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鎖定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是南宋學者呂本中的詞作。此詞寫月夜江邊送別友人。上片前二句,回憶去年今夜與友人歡聚,飲酒談心,同醉於明月花樹之下;中間四句敍述今年今夜送別故人登舟遠行的情景;下片末二句,遙想來歲花開時節,思念故人,又將象今年回憶去年那樣。詞中從別前、別時寫到別後,構思巧妙,三層意思環環相扣,重疊復沓,表達了對故人的深摯友情。 [1] 
作品名稱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作品別名
《減字木蘭花·憶舊》 [2] 
作    者
呂本中 [6] 
創作年代
宋代 [3] 
作品出處
全宋詞 [4] 
文學體裁
[5]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作品原文

減字木蘭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1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2去。來歲3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7]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註釋譯文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詞句註釋

1、月暗:昏暗,不明亮。
2、江外:指長江以南地區。因從中原看出來,江南地帶地處長江以外。故稱“江外”,亦作“江表”。
3、來歲:來年,下一年。 [8-9]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白話譯文

記得去年的今夜,我們在月明花嬌的萬樹叢中舉杯歡飲,一同進入醉鄉。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個停立江邊,心情無比惆帳。月色朦朧,長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搖曳的陰影遮住了停靠江邊的小船。
遠遊的故人你現在何處?請江月把我的離愁帶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預想來年百花吐豔的時節,我還會像今年這樣,更加深情地追憶去年呢! [10]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創作背景

此詞約作於北宋滅亡,宋室南渡以後。 [11]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作品鑑賞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文學賞析

這首詞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讀。表層的,亦即文本的層面,可以説是寫懷念朋友、亦即詞中所説的“故人”。“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一個月明之夜的花下,這是一個非常美麗而又幽靜的環境。當時作者和友人都喝醉了,其情也是非常動人的。按照宋時的習慣,有酒宴,就一定有歌妓侍宴。大的背景是月下、花前,如此幽靜。而具體到酒宴上,卻又是紅燭光搖,翠袖持觴。正如晏幾道在他的《鷓鴣天》中説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那又是何等的旖旎。將燈紅酒綠,輕歌妙舞,置於如此清麗幽雅的環境之下,真個可謂是人間天上,無怪他們都要喝醉了。接下來卻是一跌:“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這個落差極大。今夜作者卻獨自在江邊,月亮是昏暗的,所以照見長堤也是這般的昏暗。昏暗的長堤,可謂全無生氣,別説歌筵酒宴,竟是連一個送行的朋友也沒有。而船在這柳陰之下,更顯出沒一絲生氣。因為船既是“暗”的,説明船中連孤燈也沒有一盞。
下片由自己的無聊,轉向了他所思念的朋友:“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故人在哪裏呢。説明他們之間,連信息也沒有通過。這就更加令人掛念了。他不説自己思故人之愁,而偏説是故人“帶我離愁”而去的,則雖不知故人現在何處,但作者的愁卻是長伴着他的,他在什麼地方,作者的愁也在什麼地方。“江外去”,是雖不知處,但不是在長江之邊,卻是可以肯定的了。最後想結一個光明的尾巴:“來歲花前”,希望未來的歲月,像過去那樣,能再次的醉倒在花前月下,只是恐怕“又是今年憶昔年”終是沒有信心。
呂本中的詞,不像他的詩,現實感很強,貧富對立的社會矛盾在他的詩集中,比同時代的其他詩人表現得更為深刻。而在詞中,則多寫風花雪月,離思別情。這自然是與詞作為“豔科”所決定的。但正如魯迅先生説的那樣,戰士血管裏流的總是血,作為堅定的主戰派,他寫的詞也會流露出他的這一遺恨。
南宋的形勢,大抵是戰戰和和,所以也有“月明花下”之時,這時主戰派自是“同醉’的,因為形勢喜人。然而多數的情況,卻是“月暗長堤柳暗船”,正因為如此,所以主戰派的人多數都被貶謫以去了,這就是“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的寫照。而國勢看來是無可恢復的,所以他不得哀嘆;“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昔年”。這就是深層次的解讀。正如在《宋史·呂本中傳》的最後一段“論”所説:“傳有之:‘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紹興之世,呂頤浩、秦檜在相位,雖有君子,豈得盡其志,宋之不能圖復中原,雖日天命,豈非人事乎?若常同……呂本中,其才猷皆可經邦,其風節皆可以厲世,然皆議論不合,奉祠去國,可為永慨矣。”
另外,將三種不同時空意象疊映,藉以烘托出別情之深切是此詞突出的藝術特點。上片猶如兩個蒙太奇鏡頭,對比中生出無限悲愁。同是月夜,去年月明花香,人聚同醉;今年卻是月暗柳昏,人別船離。過片直寫離別。結句寫“來歲”思念,妙在“來歲”又包含“今年憶去年”之聚散憂樂。在時間的三維(過去、現在、未來)上表現出三種不同的事態情思,而又相融相生,用筆極簡練而情思極豐富。 [11]  [12]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名家評論

許昂霄《詞綜偶評》:呂本中淡語自佳。
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二:數十字中紆徐反覆,道出三年間事,有虛有實,運筆甚圓矣。
吳世昌詞林新話》:是本色詞人語。《花菴詞選》此首小題為“憶舊”,亦誤。只是送別。 [13]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作者簡介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號紫微,壽州(今安徽壽縣)人。靖康初,官祠部員外郎,紹興六年賜進士出身,歷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贊成恢復事業,也要求政治清明,因得罪秦檜被免職。學者稱東萊先生。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自言傳江西詩派衣缽。作詩先學黃庭堅陳師道,後受李白蘇軾的影響,風格尚稱明暢。也有一些悲慨國事的作品。其小詞較清新、俚俗,具有民歌風味。有《東萊先生詩集》、《紫微詞》、《紫微詩話》等。 [14] 
參考資料
  • 1.    韋滔.《婉約詞》.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03:125
  • 2.    鄭福田.《名家藏書·第十卷:〈花菴詞選〉》.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0:248
  • 3.    鍾尚鈞.《中國曆代詩歌類編》.開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566
  • 4.    陳明源.《常用詞牌詳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70-71
  • 5.    王國欽.《雲中誰寄錦書來·宋代合集卷》.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5:80
  • 6.    鄧國光,曲奉先.《中國曆代詠月詩詞全集》.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772
  • 7.    李克和.《歷代名詩一萬首·第四冊:詞散曲》.長沙:嶽麓書社,1996:147
  • 8.    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156
  • 9.    王友勝.《唐宋詞選》.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160
  • 10.    陸林.《宋詞(白話解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161
  • 11.    成綬台,程序.《歷代長江詞曲賞析》.北京:長江出版社,2008:65-66
  • 12.    王兆鵬,劉尊明.《宋詞大辭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772-773
  • 13.    陶然.《唐宋詞彙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440-1441
  • 14.    朱宏恢.《中國古典文學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