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鎖定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成立於1979年,是覆蓋全校研究生的羣眾性組織。
中文名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外文名
Graduate Un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主管單位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概覽與淵源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英文名:Graduate Un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成立於1979年,是覆蓋全校研究生的羣眾性自治組織。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在校黨委的領導下,接受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團委的指導,並在校研究生團委的具體幫助和指導下開展工作。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以團體會員的身份參加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宗旨與理念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以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和學校建設發展為主要目標,以服務廣大研究生為根本宗旨,全面及時地反映全校研究生的呼聲。立足“黨領導下的主要學生組織”和“學校聯繫廣大同學的橋樑和紐帶”的自我定位,推進思想政治素質和學術、體育、文化、心理素質的培養,推進面向廣大研究生同學的科技、生活、信息等各方面服務的發展,推進研究生會和各院(系、所)研究生分會的自身建設,在學校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部門與分工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下設內聯部、學術部、文體部、生活部、數據論壇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等六個部門。
歷經多年積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創建了“學術新秀”評選、“良師益友”評選、“學術人生”講壇、“學術之路”講座、“學科史話”講座、“真人圖書館”項目、博士生學術論壇、“微沙龍”、兩岸清華研究生學術論壇、“U計劃”項目、研究生“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會、文新論壇、西階論壇、“清樂華章”演出、研究生運動會、研究生體育俱樂部、研究生師生趣味運動會、“巔峯對話”講座、“巔峯學者”項目、“Top Talk”講座、“iTalk”沙龍、“Friday Talk”沙龍等在校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與活動。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通過參與校領導接待日、研究生新生入學迎新、畢業生長跑等活動的組織工作服務校內研究生同學和其他廣大師生。
2020年春季學期,由於受到抗擊疫情的特殊影響,清華大學研究生舉辦了雲上學堂、雲上博士生論壇、雲上學術之路、第二體育課堂以及雲上體能聯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研究生提供了豐富的線上活動。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的主要對外宣傳平台有門户網站“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微博“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抖音“清華大學研究生會”、B站“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以及微信公眾號“清華大學小研在線”、“Xianyan Online”和“清華大學小研在身邊”等。
1.內聯部
內聯部是連接校研究生會與各院系研究生分會的橋樑和紐帶,並在校研會制度建設、骨幹培養、會務協調等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在與院系聯絡方面,內聯部擔負着信息雙向傳遞、促進院系交流、培訓校系骨幹、支持和指導院系研會工作等職能;在校研會內部建設方面,內聯部承擔了制度建設、骨幹培養以及校研會常委會日常運行、會務組織、人員協調等工作。內聯部主要工作包括:負責研會系統全週期骨幹培養和管理工作,以繁星培養方案等形式為骨幹提供稀缺培訓資源;搭建多層次、立體化的校系研究生會溝通平台;組織開展院系研會評獎評優工作,以評促建,推動全校研究生會系統的工作交流和學習進步;組織召開校研究生代表大會,負責校研會常委會日常運行,統一安排校研會常規工作會議,積極服務於校系研究生會系統民主化建設。
內聯部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的綜合辦事機構,協調各上級組織、研究生會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關係,在研究生會內部起到承上啓下、綜合協調的中樞和紐帶作用。從“財、物、會、信、文”等五個方面,負責對研究生會的各項公共事務進行制度化建設和管理;負責研究生會財務管理及工作培訓;負責管理研究生會內部多個層面的會務籌備及物資管理;負責研究生會文件歸檔管理和年鑑編纂;負責研究生會的工作信息管理和網絡化辦公平台維護;負責推進研究生會內部團隊建設,以內部拓展、文體娛樂活動等形式促進研究生會各部門之間的工作交流;配合各部門承擔大型活動和會務的組織工作。
內聯部還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對外的窗口,是校研會和企業、高校、研究生校友溝通聯絡的橋樑與紐帶。通過資源發掘和關係維繫,為研究生會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為研究生校友送去關懷,也為在校研究生提供最切身的福利。這裏是一個鍛鍊溝通表達能力、展示個人魅力的廣闊天地,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校研究生會各類活動提供財和物的保障支持;聯絡線上和線下商家,為在校研究生同學挖掘消費福利資源;聯絡國內外兄弟院校研究生組織,維持組織間常規活動往來,推進各類校際合作;負責研究生會會友的日常聯絡工作與重大活動研友的邀請與保障工作;負責對接學校校友會,聯繫各界校友舉辦西階論壇活動,推動優秀校友與在校研究生深入交往互動。
2.學術部
人才培養是清華大學的根本任務,學風學術建設不僅是研究生人才培養中的一項關鍵內容,更是和同學們的課業、畢業、就業等問題息息相關。學術部有着優良的傳統,這裏氛圍寬鬆向上、思想碰撞激烈,這裏可與名師大家攀談、可同朋輩榜樣交流,這裏有着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學術活動體系,是大家施展才華、實現創意、提升能力、結交摯友的絕佳平台。“良師益友”評選活動於1996年至今歷經24個春秋,通過樹立教書育人典範,書寫師生真情、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已成為清華乃至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教師評選活動;“學術新秀”評選活動起始於1998年,旨在加強研究生學術建設,培養創新學術人才,強化朋輩激勵作用。每年評選10位學術新秀,是我校研究生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學術標杆;“學術人生”講壇品牌活動讓同學們聆聽院士教誨,探究學術前沿、啓迪科研人生、堅定學術理想;“學術之路”講座邀請校內外優秀的科研工作者,與同學們分享科研方法技巧,激發科研興趣,提升科研能力;“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邀請廣受同學歡迎的老師、校友作為可借閲的“真人書”,為同學們提供近距離、深層次與大師交流的機會。“沐清華之風,做篤學之人”,學術部期待與你一起體驗不一樣的學術之旅,共同建設校園學術軟環境。
同時,基於“互聯網+”學術交流的理念,以“讓交流成為一種習慣”為宗旨,以構建小規模、跨學科、常態化的學術交流體系為目標,“微沙龍”平台應運而生。作為新型校園“O2O”學術交流平台,“微沙龍”與校內14家咖啡廳合作,為每位參與學術討論、讀書社羣、教師開放交流時間(OOH)的師生提供咖啡消費券,老師和同學們則可以在“微沙龍”小程序隨時線上發佈學術交流話題、尋覓學術夥伴,相約線下開展自由、充分的跨學科學術交流,進而營造開放、輕鬆、多元、交叉的清華學術氛圍。“微沙龍”還邀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里斯、邱勇、陳旭等名師大家參加品牌微沙龍活動,與同學們面對面深度交流學術學風問題。“微沙龍”小程序着力打造社羣板塊和OOH板塊,推進小程序雙語化建設,在促進學科交叉創新的同時,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國際勝任力。為應對線上、線下全方位交流的社交趨勢,“微沙龍”也將繼續探索“線上會議與線下空間”相結合的新模式。在線上依託“微沙龍”小程序打通線上會議渠道,在線下開拓Eureka咖啡廳,打造校園文創宣發陣地及微沙龍活動大本營。在這裏,你既可以是技術大咖,進行平台開發;又可以是產品經理,運營品牌活動;還可以是咖啡廳管理員,施展室內設計的想法、體驗咖啡廳運營。
3.文體部
文體部主要負責校園文化工作和體育工作。
文以弘道,藝以陶情。文體部作為清華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文化氛圍的建設者,始終以“文化服務、文化引領、文化育人、文化塑造”為目標,致力於打造清華多元校園文化、服務清華學子文化需求、發揮文化育人作用。通過文藝活動、文化論壇、文創作品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增強文化育人功能,加強文化建設,引導同學們樹立青年使命責任,推動文化強校,培育多樣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繁榮,構建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文體部在綜合體育館組織過十餘場大型活動(3000人規模),其中包括一年一度的研究生“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會,是目前學生活動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影響程度最深的特色活動,以及研究生迎新晚會向研究生新生們展現清華園內繽彩紛呈的校園文化生活,激勵同學不負青春年華、開啓人生全新篇章,在校園中有着廣泛影響力和傳播度,已經成為清華研究生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清樂華章”大型文藝演出,將高雅藝術、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引入校園,已上演“開心擰麻花”、“李寅飛的十載笑緣”等活動,豐富研究生同學的課餘文化生活,代表着清華文藝演出的最高水準;“文新論壇”系列活動涵蓋文學、歷史、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向清華學子傳遞人文精神,其中“國家寶藏進清華”、“聲臨其境進清華”等精品論壇受到廣泛熱議,增強同學的文化體驗感;曾孵化創作出音樂作品《水木道》全網播放量超1000萬,微信瀏覽量超過10萬,獲得人民日報、紫光閣、共青團中央等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原創歌曲《可我不想走》講述清華園裏發生的點滴生活,在同學間引起廣泛共鳴,微信瀏覽量超過10萬;疫情期間創作改編清華版《達拉崩吧》,展現清華同學在家不停學的學風精神。同時,文體部開展廣泛文獻調研,完成《百載清華卷》長圖等重點文化項目,挖掘清華校園文化,賦予其新時代生命力。此外,文體部將探索開展美育教育,從多個維度開展沉浸式體驗學習,使藝術觸手可及;建立文化社羣,營造繁榮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文化生活成為同學們校園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新時代下,文體部將加強校園文化與時代精神的融合,兼容幷包,蓬勃發展,不斷服務同學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
充分展示競技體育風采,營造全民體育健身氛圍。文體部還負責研究生體育活動的策劃、籌備和組織以及“清動圈”體育信息化平台的運營,一年一度的研究生運動會已經成為全校研究生師生的一場體育盛會,“無體育,不清華”的運動會口號,更是成為清華體育的代表口號之一;研究生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俱樂部聯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眾多研究生師生的積極參與;同時,文體部先後組織了“師門杯”體育聯賽、清華畢業生長跑等活動,讓全校研究生師生在參與運動的同時,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此外,2018年清華人的體育互動社區——“清動圈”正式上線,開創了體育信息化模式,深入挖掘體育運動精神,助力研究生全週期運動習慣的養成。2019年,三期“第二體育課堂”活動的成功舉辦拓展了我校體育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研會文體部把握核心資源,通過對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和外聯資源的整合,打造出研究生新生體育第一課;同時基於“清動圈”體育運動線上平台的數據以及院系體育工作的實際情況開展主題調研,為學生們最實際的體育支持。
文體部管理協調全校各院系研究生體育俱樂部,工作重點在於營造校園體育氛圍,發展基層體育建設,幫助院系新建體育俱樂部並完善體育俱樂部運營體系。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研究生同學都能實現“三個一”,即“參加一個體育俱樂部,掌握一項體育技能,養成一種體育鍛煉習慣”。同時,管理研究生體育鍛煉特色基金,支持體育俱樂部組織相應體育項目的培訓和輔導活動,協助開展與其他俱樂部的經驗交流活動和友誼比賽,舉辦俱樂部理事長沙龍等特色活動,整合全校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給廣大清華研究生創造更多的體育鍛煉的平台、相互交流的機會。
4.生活部
生活部以維護研究生生活權益和服務研究生生活需求為工作基礎,通過開展系列生活服務工作,加強學校與研究生的溝通聯繫,助力有温度和有人文關懷的校園建設。
權益維護是生活部工作的基礎,旨在解決研究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服務研究生成長成才需求。生活部常態化地開展校領導接待日、部處下午茶和院系生活權益沙龍等多樣化的權益提案徵集活動,調研、反饋和推動解決研究生普遍關注的生活權益問題。近年來,由生活部主要推動解決的權益提案包括校園網免費流量額度提升、9價HPV疫苗引入、研究生集中體檢、學生宿舍區快遞自提櫃建設、研究生新版錄取通知書設計發放等,在同學中引發了積極反響。
生活服務是生活部工作的核心,旨在聚焦研究生對於生活服務的切身需求,提升研究生校園生活品質。生活部常態化地開展研究生迎新、“清華緣”大型交友活動、“研途有你”系列沙龍、畢業衫設計徵訂及社區建設等生活服務工作,主題囊括戀愛心理、美容美妝、求職就業、防治脱髮、美食廚藝等多樣化範疇,吸引了在校同學的廣泛參與。
宣傳運營是生活部工作的延伸,旨在拓展信息覆蓋範圍,增進研究生對於校園生活服務工作的瞭解。 “清華大學小研在身邊”微信平台以“打造校園生活服務一站式平台”為目標,分為小研在身邊、食在清華、行在清華、學在清華、健康清華等八大板塊,關注用户超過3萬人,多篇推送閲讀量突破10萬。“水木匯”小程序“求助”板塊為同學們提供了線上提案提交平台。所有提案由生活部分撥給學校部處,並由部處在一週內反饋處理,大大提升了提案解決效率,是同學們校園生活的好幫手。
5.數據論壇中心
數據論壇中心主要負責研究生會的信息化工作,設計並運維“水木匯”與“雲上小研”兩大信息平台,併為“微沙龍”和“清動圈”等平台和研究生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和服務,同時着力打造學術交流的平台。
“水木匯”是面向清華師生的生活服務平台,旨在滿足校內師生的資訊發佈與獲取、二手交易與線上社交、校園生活權益線上反饋等日常生活需求,意在建立一個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服務全面的“校內雲上生活一站式服務平台”。“水木匯”目前主要有三大板塊:“活動”、“友貨”與“求助”。活動板塊提供活動發佈瀏覽及報名功能,友貨板塊彙集校園二手物品交易信息以及線上社交信息,求助板塊提供生活權益提案發起及各部處反饋對接通道,兼有“清你説”欄目傾聽同學們對校園熱點話題的聲音。水木匯上線以來已積累17000多名用户,230餘場各色校園活動通過水木匯活動板塊報名與通知,友貨版塊上架3700餘條交易信息,廣泛覆蓋在校師生,全面推進研究生生活軟環境建設。在疫情期間,“水木匯”上線了校內防疫信息實時播報專欄,為同學們提供及時的校內重要工作動態、防疫動態和假期生活資源盤點。
“數據輔助決策,數據賦能工作”是未來學生工作決策科學化、發展創新化的重要趨勢。藉助“雲上小研”信息平台,可以實現研究生信息服務的貫通和數據資源的共享。一直以來,我們為同學們提供了各類信息化服務,也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數據論壇中心將繼續致力於平台數據整合,推進面向工作重點的數據專題分析,挖掘有價值的可視化複合指標,服務科學決策,刻畫羣體特徵,精準服務同學,構建全量化的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能用、好用、管用的數據輔助研判平台。
學術交流是促進學術成長、激發科研靈感、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數據論壇中心着力營造崇尚創新的學術交流氛圍,自2002年創辦首屆博士生學術論壇起,逐步形成了以院系論壇為基礎,以校級論壇(兩岸論壇、全國論壇、國際論壇)為延伸,以專題論壇為補充的研究生學術交流體系,迄今已舉辦各類論壇600餘期,開展學術報告近19200場,累計參與師生58000餘人,與會嘉賓包含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20餘位校內外院士。2020年春季,針對疫情帶來的不便,數據論壇中心創新性的推出“雲上博論”活動,先後開展各類學術報告1100餘場,吸引近7500名師生參與其中,全面保障疫情期間學術交流不斷線。未來,數據論壇中心將持續加強博論信息化建設,助力博論更規範、更科學、更高效。
2018年10月,為期3天的亞洲大學聯盟(簡稱AUA)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順利舉辦,“一帶一路”沿線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15所高等院校的百餘名研究生參與論壇。2019年11月,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學術論壇於清華大學順利舉辦,來自55所國內外高校的150餘名研究生共同暢談地球明天,思考人類未來。2020年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回信,對大家就關乎人類未來的問題給予的共同關切表示讚賞,期待同學們為呵護好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積極作為。未來,數據論壇中心將進一步促進和世界高校合作發展、推動世界青年溝通交流,持續提高清華同學的全球勝任力。
2020年,師門論壇/學術人生/學術之路/真人圖書館系列特色論壇將持續開展。特色論壇活動主要邀請著名教授、知名學者、科研牛人等作為嘉賓,分享他們的科研經歷與人生故事,從科研、學風、就業等多維度展示導學關係,給同學們帶來激勵和指導。未來,數據論壇中心將持續探索特色論壇活動品牌化和線上化,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和覆蓋面。
6.國際交流中心
國際交流中心是研究生會打造研究生國際交流平台,承擔宣傳服務的職能性部門,是推動清華大學校園國際化建設、打造新時代全媒體傳播矩陣的重要陣地。國際交流中心以“持續提升中外學子全球勝任力,勇於承擔校園國際化建設使命”為工作目標,助力提升研究生全球勝任力,並以校園建設為基礎,促進國際學生本土融入;同時,以“信息樞紐”和“宣傳中心”為基本定位,承擔校研究生會信息交流和宣傳互動工作,在校研究生會的對外宣傳、公共形象建設及對外信息交流等方面發揮作用。
國際交流中心通過品牌化活動,致力於國際化交流契機的創設與互動氛圍的營造。巔峯對話(Top Talk)邀請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等世界頂尖的學術大師與清華學子進行面對面的學術對話,打造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術交流平台,鼓勵同學挑戰學術權威,培養批判性學術思維;iTalk邀請校內朋輩導師登台演講,以全英文的方式講述其在科研、文化、藝術、公益、創業等領域的故事,為清華學生搭建全英文演講與互動平台,在故事分享中促進中外學生的互動交流。“漢語説”活動通過招募中國學生志願者,為有需要的國際學生提供漢語教育和主題交流的機會,促進國際學生的本土融入。Xiaoyan Online是全國高校中首個面向國際學生的全英文微信平台,通過發佈活動信息與便利貼士,為國際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實現對國際學生的宣傳覆蓋和國際化軟環境的提升。
“清華大學小研在線”、“Xiaoyan Online”平台、抖音和B站是國際交流中心重點運營維護,服務於清華學子發展需求,展現清華學子時代擔當與國際視野的核心陣地。國際交流中心將堅持以多樣化媒體矩陣為載體,以專業化宣傳技能為手段,實現資訊指導服務與思想引領工作。對內與學校各部處、研會各部門、院系研會及其他研究生工作羣體緊密合作,實時傳遞校園資訊,服務清華學子校園生活,力爭提供多功能網絡社區式學生服務;對外發布優質原創宣傳作品,引領傳媒風尚,肩負主流擔當,展現清華學子精神風貌。負責運營校研究生會五大媒體矩陣;組織協調校研究生會各類常規和大型活動的新聞採編和報道;負責統籌重大活動的外宣方案及臨時性宣傳機構;負責統籌規劃、管理校研究生會的對外工作信息交流;依託“研創夢工廠”實現清華原創作品孵化與宣發等。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學術與學風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將學術學風建設與培養創新品格、堅定理想信念、塑造高尚人格相結合,幫助研究生同學將學術夢融入清華夢、中國夢的時代洪流中。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積極發動同學,通過組織一系列學術活動,為學術交流提供平台,為思想碰撞創造條件,引導廣大研究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勇於探索,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慾望,提升研究生的研究熱情,力求搭建以道德素養為基礎、以創新理想為追求、推崇學科交叉、倡導平等交流、鼓勵挑戰權威的學術軟環境。
“學術新秀”與“良師益友”評選
清華大學研究生“學術新秀”評選於1996年開始,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在研究生院和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導下統籌組織各院系研會開展活動,評選在各個領域做出傑出成就的研究生,實現“以評促建”的目的。“學術新秀”評選是加強校內研究生學術建設、提高研究生學術水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截至2020年,“學術新秀”評選活動已累計舉辦24屆,共表彰“學術新秀”200餘人。評選活動本着“以評促建”為宗旨,24年裏,“學術新秀”們為樹立校園學術先進模範、營造校園積極的學術學風氛圍做出了突出貢獻。
為樹立教書育人典範,加強師生交流,清華大學從1998年起開展研究生“良師益友”評選活動,由全校研究生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辛勤育人、為人師表的優秀導師代表,其出發點是促進導學關係的良性發展。從2010年起,“良師益友”評選由每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2014年創立“名人堂”制度,獲評“良師益友獎”7次及以上的老師可以進入名人堂。在2020年 “良師益友”評選活動中,研究生會加強學風宣傳,拍攝“師途”主題微紀錄片,講述“良師益友”導學故事,展示清華優良學風;注重品格傳承,收集往屆“良師益友”老師資料,編寫師門故事集;開展信息化建設,對接“微沙龍”平台,以“良師OOH微沙龍”等形式為廣大師生提供互動交流平台。2020年是“良師益友”走過的第22年。22年裏,研究生會通過深入挖掘、廣泛宣傳“良師益友”們的典型事蹟,舉辦頒獎晚會,將每位獲獎老師的感人故事生動地展現給廣大同學,以故事弘揚師德,以真情打動人心,傳播“良師”風範,共建“益友”氛圍。一屆又一屆“良師益友”的傳承,為營造校園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導學氛圍做出了重大貢獻。
博士生學術論壇
博士生學術論壇 博士生學術論壇
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自2002年3月30日正式啓動,至今已經走過18年的光輝歷程,至今累計舉辦600餘期,開展學術報告近2萬場,累計參與師生近6萬人。楊振寧、安東尼·萊格特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顧秉林、倪維斗、陳吉寧、吳良鏞、錢易、薛其坤、施一公、張希等90餘位校內外院士曾作為嘉賓參與交流。在歷屆博士生論壇的籌備和正式活動中,始終體現着百年清華“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的優良學術傳統。除在校內有序開展博士生論壇外,2011年,為迎接清華大學百年華誕,由北京清華大學發起,海峽兩岸清華大學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以“百年卓越·合作發展”為主題的“兩岸清華研究生學術論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兩岸清華大學的學術交流,推動學術合作。之後每年,“兩岸清華研究生學術論壇”以北京清華大學和新竹清華大學交替舉辦的形式開展,論壇的主題根據兩校的優勢領域以及共同關注的問題確定。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以清華大學博士生論壇體系為基礎,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學術交流不停歇,推出“雲上博論”系列學術交流活動,探索特殊時期保證學術交流“不斷線”的長效化機制,嘗試為戰勝疫情貢獻清華智慧。
學術沙龍
“清華大學研究生學術沙龍-微沙龍”(原名“咖啡廳學術沙龍”)於2004年3月創辦,旨在在全校範圍內促進師生之間、不同研究領域研究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在學校各級領導和研究生院的關懷下,經過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和各院系研會的共同努力,“微沙龍”推動校內自由討論學術的氛圍由“星星之火”逐漸轉為“燎原之勢”,眾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許多教師開始參與並舉辦“微沙龍”學術交流活動。“微沙龍”活動不僅吸引了校內多家媒體的報道,也引起了《科學時報》《青年週刊》《中國研究生》等社會媒體的關注,在校內外樹起了清華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討論的新品牌。
“學術人生”與“學術之路”
“學術人生”講壇於2006年創辦,是融思想性、學術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系列訪談活動。活動以“探究學術前沿,啓迪科研人生”為口號,以“推崇名師,追求學術,感悟人生,點燃理想”為宗旨,曾邀請楊振寧、丘成桐、王大中、吳良鋪、錢易等數十位學術大師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講述學術研究方法,探討科學發展動態和研究前沿,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學術之路”科研技能講座於2006年創辦,是以“探究學術前沿,激發學術興趣,提升學術能力,啓迪學術人生”為口號的系列化學術活動。活動邀請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等榮譽的校內外優秀科研工作者,與同學們分享科研方法、論文撰寫、彙報展示等技能技巧。講座着重培養研究生在科研各階段的可遷移能力,為研究生提供學科內和學科間的學習、交流機會。在疫情防控期間,以線上的形式舉辦系列“雲上學術之路”活動,為廣大研究生同學“在家做科研”提供有力的幫助。
“真人圖書館”
2013年,以“讀有故事的人,閲會行走的書”的理念為指導,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圖書館聯合推出了“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項目。活動秉持“分享經驗,傳播智慧,增進交流,鼓勵閲讀”的信念,邀請歷屆“良師益友”和“學術新秀”獲得者以及各界學者加入圖書館資源庫,並將其打造成“真人圖書”,供同學借閲。“真人圖書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閲讀模式,以一種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讓讀者來完成“圖書”的閲讀,從而實現與“真人圖書”零距離的互動溝通,也讓讀者借閲了“真人圖書”的別樣人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閲歷。
“學科史話”與“實驗平台”
“學科史話”是學術部精品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科史話”的各項活動建立在對各個院系、學科的基本歷史資料整理和調研基礎之上,通過對相關圖書、多媒體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一套能夠與各項活動相匹配的資料體系。同時,通過與各個院系合作,使其主動發掘自身重要學科歷史資料和具有代表性的學科故事,向廣大同學進行展示。
“實驗平台”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博士生工作委員會主辦,以“零距離接觸實驗儀器,百分百見證科研魅力”為主題,旨在為廣大清華學子開放校內實驗平台資源,提供跨學科實驗資源信息共享,以增進對不同學科的研究活動的瞭解。
“巔峯對話”
為給清華學生提供一個發散思維、敢於質疑、鍛鍊創新能力的平台,2013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發起了多學科學術論壇巔峯對話。巔峯對話論壇廣泛邀請各學科國際學術大師(以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為主),為清華學生與相關領域學術大師搭建同台對話的平台。巔峯對話鼓勵清華學生質疑學術權威、挑戰現有學術範式,培養同學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力求“對話激發創新”,為實現培養具備開闊國際視野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的目標而努力,引起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等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
“巔峯對話” “巔峯對話”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溝通與服務

校領導和各部處老師面對面溝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校領導接待日”(原“校長接待日”)已成為學校發展和管理過程中的特色活動。2010年以來,校領導接待日每學期定期舉辦1-3次。校領導接待日採取由校學生會和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輪流承辦的模式,每次活動邀請一位副校長(或副書記)和學校各部(處)老師出席並討論處理3-4個提案。參會各方就校學生會和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提交的各類提案進行現場討論並即時反饋,同時對同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問題予以及時解決,在解決同學困難、加強師生互信、促進學校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校領導接待日現場同學彙報提案情況 校領導接待日現場同學彙報提案情況
迎新和研究生搬家服務
迎新工作是幫助研究生新生儘快瞭解學校概況、感受清華氛圍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每年研究生新生報到之際,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均會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站點設置接待處並在校內設置服務點,並在校內張貼標識牌和海報等各類宣傳品,引導新生完成報到、註冊、宿舍入住等入學事務。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與學校接待中心合作,安排專車為新生以及家長提供乘車便利。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還會製作併發放《研究生新生入學指南》,介紹在清華的學習規劃、衣食住行。
在每學期末,配合學校的研究生宿舍的調整方案,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在校內設立服務點,為研究生同學搬家提供便利,受到廣大研究生的好評。同時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還及時瞭解搬家同學的各方面情況,將同學的意見或建議反饋給學校相關部門。
宿舍區文化建設
宿舍生活在在校學生成長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積極迎合同學的需求,以宿舍區文化建設為重點,為研究生同學的科研學術營造良好的宿舍生活環境。
紫荊研究生樓三角屋為研究生提供交流平台,是我校寢室文化建設的亮點和支撐點。三角屋具有學術交流、組織生活、團體會議、休閒娛樂、健身鍛鍊等多項功能,體現了校會從同學需求出發的工作宗旨,促進了同學間的融洽相處,為構築和諧校園做出了貢獻。
紫荊研究生樓三角屋 紫荊研究生樓三角屋
其他活動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利用教師節、勞動節等契機,以多種方式看望慰問學校各個崗位的教職員工,促進師生交流。教師節時,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代表研究生同學向老師們贈送鮮花和賀卡,把《健康生活手冊》等精心製作的電子書郵件發送給全校教師,並向全校研究生髮出“敬師以心,愛師以行”的倡議;勞動節時,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和學生會向學校後勤部門的勞動者們送去同學們的慰問和祝福。
遇到重大突發事件的時,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盡最大努力為同學們提供表達自己感情的渠道。2016年楊絳先生去世當晚,校研究生會就與校學生會一道組織同學開展緬懷悼念活動。第二天清晨,校研究生會組織同學們將連夜摺疊的千餘隻紙鶴懸掛在圖書館老館門前兩側的樹上,以寄託哀思。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文化與體育

傳承百年精神,堅持以文化冶靈魂;發揚清華傳統,傳承清華優秀文化。近年來,在清華大學邁向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的征途中,學校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底藴不斷得到提升。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舉辦各類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資源,倡導健康向上、創新進取的校園文化。
文化活動
“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會是清華大學為紀念“一二·九”運動而舉辦的一項文化藝術活動。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組織全體研究生同學參加“一二·九”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旨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廣大同學的課餘文化生活,增強清華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清樂華章”活動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負責具體實施,通過舉辦一系列精品文化演出活動,旨在將高雅藝術、民族文化、傳統文化進一步引入校園,培養清華同學的文化情結,提高清華同學的文藝素養和綜合素質。
文新論壇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自2005年起推出的系列活動,旨在通過系列精品人文論壇,邀請著名大師在清華講堂上從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人文與社會等多個角度向清華學子傳遞人文精神,啓迪人生智慧。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期望文新論壇能為清華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提供一個與大師切磋琢磨、交流人文精神的平台,為清華人文之日新盡一份綿薄之力。
西階論壇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於2010年開展的、由清華校友總會與清華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主辦的高端研究生論壇。西階論壇緊密圍繞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緊扣時代脈搏,通過邀請業界名人與同學近距離接觸交流,引導廣大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青年學子的全面成長。
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一直致力於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氛圍,除上述活動外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體現校園趣味文化的男女生節系列活動,豐富研究生課餘生活的知心沙龍、水木心曲系列活動,推動研究生人文素養提高的“書香百年”、名師導讀等活動,以及面向全校女生開展的“清馨佳人”時尚培訓等活動。
體育活動
“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工作五十年”是清華的體育精神,與“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教育理念一脈相承。半世紀以來這一理念已經融入了一代代清華人的血脈之中。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一直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工作和活動,積極探索推進羣眾體育工作新方法,營造體育鍛煉氛圍,傳播體育精神,傳授科學鍛鍊方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年一度的校研究生運動會早已成為研究生的一項品牌活動,經過幾年的不斷髮展,已經發展成為競技比賽,校園彩跑,熒光夜跑,趣味體育,冰雪世界等多種體育項目並存的綜合體育盛宴,豐富着一屆又一屆的清華研究生生活,傳承着“無體育·不清華”的清華體育精神。
除了日常的各類體育聯賽外,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還舉辦新生定向越野、拔河比賽、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更加註研究生常態化體育習慣的養成,探索研究生體育習慣,設立體育俱樂部專項基金,支持鼓勵各院系體育俱樂部百花齊放;在校級層面,開展了“師門杯”羽毛球賽、百人減肥團,越冬悦跑等一系列覆蓋面寬、影響範圍廣的羣眾性體育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研究生體育生活,對營造良好體育鍛煉氛圍也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
2018年春季學期,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開始成立了“第二體育課堂”項目,力求與研究生稀缺的體育課資源形成補充。2020年春季,面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突發情況以及項目長遠發展的內在要求,對項目內容形式進行調整。在教練方面,面向全校師生進行招募。朋輩教練員將根據自己擅長的運動,面向全體清華師生教授課程。每名教練需要完成2-4課時的教學任務,每個課時在60-90分鐘左右。在教學方式上,疫情期間,為體育鍛煉的系統性、連續性,將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教練員通過騰訊會議等軟件平台直播授課。
畢業長跑作為畢業紀念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校學生部、研工部、校團委共同主辦,校研究生會、學生會共同承辦。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參與清華大學畢業長跑活動,並與參加活動的學子親切交談,表達了自己的殷切囑託。畢業長跑這項新興傳統給畢業研究生留下了富有紀念意義的畢業記憶,加深了研究生新生對清華傳統精神的理解,在同學的研究生生活中留下了清華優良體育傳統的烙印。
此外,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還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舉辦體育講座,邀請校內外知名運動員、運動員團體、康復教練、體育產業公司等前來與研究生同學交流,例如:“奧運女排進清華”,“龐清佟健帶你走入冰雪世界”等講座產生了良好的體育精神傳播效應,這些活動受到研究生同學的廣泛好評。
“Top Talk+”與“iTalk”
Top Talk+於2015年創辦,是專注於政界、商業、文化等領域的非學術對話交流活動,邀請國際社會各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業界精英、治國棟樑等,旨在為清華大學學生的職業選擇、個人成長規劃以及性格塑造提供借鑑和幫助,拓展同學們的國際化視野。往期嘉賓包括美國第二十四任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女士、美國第三十四任商務部部長唐納德·埃文斯先生等。2020年,在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巔峯對話+”配合學校的安排與要求,開展了全新的線上舉辦模式,並邀請到了崑山杜克大學學術事務副校長、杜克大學Henry Newson物理學講席教授高海燕教授就“科研之路”、“學術前沿”、以及“創學和教育”等三個方面與同學們進行了分享。讓我們看到一位優秀的校友是如何從清華走向世界,在科研之路上執着堅守,並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對21世紀的教育進行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先進教育理念。
iTalk是2013年新推出的展現清華人勇氣與自信的大型英語演講類學術活動。iTalk旨在向清華學子提供一個向全校、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增進交流的舞台,同時展現清華在科研、文化、藝術等領域的獨特魅力。每期iTalk演講者上台前都會由專業的英語團隊對其進行演講培訓。2016年舉辦“國際化之夜”,邀請蘇世民學者進行分享。2020年3月15日晚,第24期“iTalk”暨首期“雲上iTalk”如期舉行,吸引了90餘名清華學子與活動嘉賓雲上暢聊。該期“iTalk”以“無體育,不清華:清華人的體育人生(Inside the Sports Life of THUers)”為主題,邀請了四位分別來自葡萄牙、加拿大、秘魯和中國的清華體育名將分享他們探索運動、堅持運動並愛上運動的體育故事。
“Friday Talk”
Friday Talk是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國際部主辦的常態化英文交流活動。每期Friday talk都會設置一個主題,中外學生在嘉賓引導下,圍繞該主題開展學習、討論或實踐環節,進行深度的交流。Friday Talk的特色在於其隨意性,即活動選擇在咖啡廳或者非正式的場地舉行。咖啡的香氣、愉悦的氛圍能顯著減弱學生在公共場合用英語發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