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淺海長尾鯊

鎖定
淺海長尾鯊(學名:Alopias pelagicus)是長尾鯊科、長尾鯊屬鯊魚。體長可達3米多。體頗粗大,亞圓筒形,背面圓凸,腹面平坦。頭較長,略側扁,亞圓錐形,約為全長的1/6。尾特別長,比頭和軀幹長1.5倍餘。吻短而鈍尖。眼大,圓形。吻長比眼徑大1.8倍,位於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橫,內側位。噴水孔微小。鰓孔5個。盾鱗具3棘突1縱嵴。第一背鰭頗小,鰭高小於基底加下角。第二背鰭很小,幾位於臀鰭與腹鰭中央上方。尾鰭很長,腰刀形。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腹鰭比第一背鰭稍小。胸鰭鐮刀形,前緣圓凸,比第一背鰭前緣長2.16倍。體黑褐色,腹面淺褐色;背鰭、尾鰭下葉、腹鰭、胸鰭邊緣都細狹黑褐色。
淺海長尾鯊棲息在公海的表層水域,從水面到至少150米深。有時也棲息於涼爽的近岸水域。活潑善泳。性温和。可以利用其長形尾擊昏獵物,主要捕食小型羣游魚類及頭足類。分佈於廣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紅海、東非洲,東至加拉巴哥羣島、加州灣,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新加勒多尼亞。在中國分佈於台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廣東沿海和海南島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淺海長尾鯊
拉丁學名
Alopias pelagicus
別    名
淺海狐鯊
淺海狐鮫
遠海長尾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鼠鯊目
長尾鯊科
長尾鯊屬
淺海長尾鯊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Nakamura,1935
外文名
Pelagic Thresher
保護級別
(IUCN)2018年 ver 3.1——瀕危(EN) [3] 

淺海長尾鯊動物學史

淺海長尾鯊最初是由日本魚類學家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根據三個總長度在2.9-3.3米之間的大型標本描述描述的。雖然中村拓志在1935年8月發表的題為《來自中國台灣水域的兩種長尾鯊》的論文中説明了這三種鯊魚中的一種和另一種胚胎鯊魚(1.0米),但這些標本都沒有作為淺海長尾鯊的示例(稱為“類型標本”)。奇怪的是,根據圖中所示的形態,所示胎兒實際上可能是不同種類的長尾鯊,即狐形長尾鯊Alopias vulpinus)。
淺海長尾鯊的有效學名是Alopias pelagicus Nakamura,1935年。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出現的淺海長尾鯊僅有的另外兩個學名是Alopias vulpinus Bonnaterre 1788年和Alopias superciliosusus Lowe 1841年;兩者都是對狐形長尾鯊(Alopias pelagicus)的誤認。屬名Alopias源自希臘語alopex,意為“狐(fox)”。種名pelagicus源自希臘語pelagios,意為“海洋(sea)”。 [1] 

淺海長尾鯊形態特徵

淺海長尾鯊
淺海長尾鯊(10張)
體長可達3米多。體頗粗大,亞圓筒形,背面圓凸,腹面平坦。頭較長,略側扁,亞圓錐形,約為全長的1/6。尾特別長,比頭和軀幹長1.5倍餘。吻短而鈍尖。眼大,圓形,瞳孔垂直,無瞬膜。吻長比眼徑大1.8倍,位於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橫,內側位;前鼻瓣具一細小三角形突出,距口比距吻端為近。口弧形,口前吻長比口寬約大1.3倍;唇褶內側位。上唇褶狹長,口閉時半露,約為上頜長之半,下唇褶很短,僅口開時可見,長約等於上唇褶的1/4。齒小,中齒頭斜三角形,向外傾斜,外側具1-2小齒頭;2行在使用,無正中齒。上半頜和下半頜每行都20齒,在前方者較大,後方者很小。噴水孔微小,細狹,裂縫狀,位於眼後口角上方,與眼的距離比眼徑為小。鰓孔5個,頗小,第三鰓孔與眼徑約相等,最後2個距離較近,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第三和第四鰓孔最寬,最後一個約與第一個等寬。盾鱗具3棘突1縱嵴。 [4] 
第一背鰭頗小,鰭高小於基底加下角,起點後於胸鰭裏角有一相當距離,前緣微凸,後緣下部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很小,幾位於臀鰭腹鰭中央上方,上角圓,下角尖突。尾鰭很長,腰刀形,大於全長之半;上葉不發達,僅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作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續近尾端,後部作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合,中部與後部間無缺刻。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起點後於第二背鰭基底,後者的后角伸達於其基底中部上方。腹鰭比第一背鰭稍小,後緣深凹,外角鈍圓,裏角尖突,鰭腳管形,略平扁,後端細尖。胸鰭鐮刀形,前緣圓凸,比第一背鰭前緣長2.16倍,外角鈍圓,後緣凹入,裏角圓突。 [4] 
體黑褐色,腹面淺褐色;背鰭、尾鰭下葉、腹鰭、胸鰭邊緣都細狹黑褐色。 [4] 

淺海長尾鯊棲息環境

淺海長尾鯊屬環熱帶大洋上層鯊,棲息在公海的表層水域,從水面到至少150米深。有時也棲息於涼爽的近岸水域。 [1]  [4] 
淺海長尾鯊 淺海長尾鯊

淺海長尾鯊生活習性

淺海長尾鯊活潑善泳。性温和。 [4]  可以利用其長形尾擊昏獵物,主要捕食小型羣游魚類及頭足類。 [5] 
淺海長尾鯊能夠通過使用一個特殊的循環系統將其體温升高到周圍水的温度以上。這種循環系統被稱為視黃質,它通過一個由小動脈組成的網絡,將經過鰓毛細血管冷卻的動脈血輸送出去,從而保持體温。這些小動脈非常靠近含有從器官和組織中排出的温暖血液的靜脈。熱量從靜脈擴散到動脈血液中,再循環回組織和器官中。該系統可使淺海長尾鯊生活在冷水中,並使其肌肉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以加快游泳速度。這種先進的熱保存循環系統也被其他的鯊魚使用,如鼠鯊Lamna nasus)、鯖鯊(Isurus spp.)和白鯊(Carcharodon carcharias)。 [1] 
淺海長尾鯊與所有長尾鯊一樣,幾乎只以魚類為食,尤其是特別是鯡魚(鯡魚科)、飛魚(飛魚科)和鯖魚(鯖魚科)。它還以浮游魷魚為食。攝食是通過長帶狀尾鰭上葉來完成的,用尖鋭的打擊擊昏獵物。長尾鯊在用上尾鰭尖擊打誘餌後,常被釣到長繩上,尾鰭鈎在鈎上。淺海長尾鯊像其他長尾鯊一樣,有時會繞着一羣獵物游來游去,從而縮小半徑,並用長長的上尾鰭來收緊魚羣。通過濃縮魚羣或魷魚羣,淺海長尾鯊更容易捕食獵物。 [1] 

淺海長尾鯊分佈範圍

海域:分佈於廣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紅海、東非洲,東至加拉巴哥羣島、加州灣,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新加勒多尼亞。在中國分佈於台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廣東沿海和海南島海域。 [4-5] 
國家:分佈於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孟加拉國、英屬印度洋領地(查戈斯羣島)、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香港、台灣、南沙羣島、西沙羣島)、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羣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庫克羣島、哥斯達黎加、、吉布提、厄瓜多爾(厄瓜多爾大陸、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厄立特里亞、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關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印度(安達曼羣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日本、肯尼亞、基里巴斯、韓國、澳門、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毛里求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桑比克、緬甸、瑙魯、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紐埃、諾福克島、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琉球羣島、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團圓、薩摩亞、沙特阿拉伯、塞舌爾、新加坡、所羅門羣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圖瓦盧、美國(夏威夷羣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約翰斯頓島、豪蘭貝克島、中途島、美國列島、威克島)、瓦努阿圖、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也門。 [3] 
淺海長尾鯊分佈圖 淺海長尾鯊分佈圖

淺海長尾鯊繁殖方式

卵胎生,又稱為無胎盤型胎生,即幼體在卵黃用盡後,可攝食子宮裏的其他卵。每產至少2仔,胎兒在子宮有自相殘殺吞食習性。剛產下之幼鯊體長可達96釐米左右。雌性和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年齡約為8齡,雌性和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長為140-144釐米。 [4-6] 

淺海長尾鯊保護現狀

淺海長尾鯊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瀕危(EN)。
2009年,《印度洋金槍魚委員會》(IOTC)禁止保留、轉運、着陸、儲存和銷售所有長尾鯊。
2014年,所有長尾鯊物種都列入了《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的附錄Ⅱ,這反映了締約方致力於在區域內開展保護工作的承諾。CMS的《移棲鯊魚諒解備忘錄》也涵蓋了該物種,該備忘錄旨在促進保護。
2016年,所有長尾鯊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該公約要求CITES締約方的出口須附有許可證,並要根據發現部分來自合法和可持續漁業的結果。 [3] 

淺海長尾鯊瀕危原因

淺海長尾鯊是商業和小型遠洋延繩釣、圍網釣和刺網釣的目標和兼捕物。大部分捕撈被視為近海和公海水域中上層工業船隊的兼捕物。它也被捕獲在沿海延繩釣網、刺網、t有軌電車網,甚至有時是拖網中,特別是在大陸架狹窄的地區。
該物種受到大型遊戲休閒垂釣者的高度重視,儘管許多捕撈活動都進行了實踐捕撈和釋放,但休閒垂釣可能是一個威脅,因為釋放後的死亡率被同類捕食者估計為78%。對於商業性漁業而言,同類深海長尾鯊在船上的鈎掛死亡率很高,發現被捕獲的個體中有49-68%在拖回時死亡。 [3] 

淺海長尾鯊保護措施

為使恢復,建議至少在全球數量被列為瀕危物種的情況下,禁止所有長尾鯊的保留和着陸。迫切需要採取主動行動,以防止捕撈,最小化兼捕物死亡率,促進安全釋放和改進捕撈(包括丟棄物)報告,以及全面執行通過國際條約商定的其他承諾的舉措。 [3] 

淺海長尾鯊主要價值

主要以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