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

鎖定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是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批准成立的全國首家以“商善“促進為核心服務的樞紐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中文名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
組織性質
樞紐型非營利社會組織
註冊地址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
成立日期
2016年2月25日
服務範圍
商善促進
宗    旨
促進新時代商業文明,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越來越多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中心簡介

百業商善促進中心首屆發起理事 百業商善促進中心首屆發起理事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是在深圳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 [16]  指導下由十一位發起理事加三位監事以及眾多行業資深顧問、愛心人士參與,在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全國首家以“商善”促進為核心服務,致力於打造CSR3.0公益慈善生態圈並落地在前海特區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1] 
中心資源
市民政局侯伊莎副局長啓動公益項目 市民政局侯伊莎副局長啓動公益項目
促進中心立足深圳前海特區的區位與政策優勢,彙集海內外華人華僑社團、科研院所、商協會、新農村小康建設、健康養老社區建設、金融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基金會、企業等相關社會資源,制定了促、聚、鏈、金、善由近到遠的目標規劃,由“促”進中心匯“聚”企業與公益組織資源,並利用集羣優勢,將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融為一體,然後根據各組織的屬性打造生態“鏈”上中下游閉環。 [2] 
商善物資管控
在商善物資流通的環節,通過對前海神農百業動態供應鏈技術的應用,將企業捐助與公益慈善組織的接收、志願者服務、受眾者確認等環節結合,實時瞭解平台上的企業物資與公益慈善組織的運行狀況,動態地經營管理指標,達到降低行業運營成本,提升效率和公信力的作用,實現從捐助到公益組織到受助者的可追溯系統,改善公益慈善行業整體的經營運作水平。
CSR3.0企業社會責任生態圈建設
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作為慈善領域的主體貢獻力量,只有很好的存活並贏利的情況下,才能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百業商善生態鏈平台通過促進中心+商協會+集團公司三架馬車的運行機制打通文化傳播、實體產業、金融資本之間的壁壘,以公益組織七個現代思維和企業5.0商業模式為指導思想,以信息流平台為紐帶,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對符合商善標準的企業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並引入供應鏈“金”融,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問題,延伸銀行的縱深服務,為中小企業贏得更多商機的同時進行整個CSR3.0企業社會責任生態圈建設,從而推進政府、企業、銀行、社會組織、志願者、受助者、民眾相結合的可持續互助發展模式,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共同持續發展,最終延續炎帝神農氏開拓、進取、創新、大愛的精神,打造一個具有誠信商善基因的產業鏈集團事業共同體和鏈內計劃經濟模式,讓好人能得到好報,讓好人越來越多,使商善文明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中,代代傳承。 [3]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中心宗旨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促進商善文明,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越來越多。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業務範圍

搭建企業、商協會與公益慈善組織的信息交流平台;
舉辦促進企業在商業善時代與公益慈善結合發展的研討論壇;
探索政府、企業、公益慈善組織、志願者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促進企業誠信,企業社會責任及商善組織建設。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社會背景

政府導向
2015年9月18日第四屆中國慈展會“善商發展與全球減貧”論壇,由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廣東省政府副省長鄧海光以及國內外公益慈善領域的精英共同參與開啓了商業善時代。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在致辭中説:“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試驗田,深圳既是一座改革之城,創新之城,也是一座慈善之城,關愛之城。”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就中央企業開展公益慈善事業提出四點看法:“一是要將公益慈善融入企業理念,培育企業慈善基因。二是要積極發揮表率作用,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成為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表率。三是要緊密結合企業核心優勢開展慈善事業,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能力、經驗和資源,有效解決相關社會環境問題。四是要堅持規範運作,建立健全公益慈善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規範,堅持公開透明,陽光操作,不斷提升企業公益慈善的公信力。”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在致辭中説:“一個企業有更高的追求,以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的生存方式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努力促進社會更加美好,他們的產品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得到大家的尊敬,成為偉大的企業。商業善時代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公益慈善是民營企業家打開精神事業的一把鑰匙。要引導更多的民營企業家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事業觀,一方面將公益慈善事業融入企業職能中,另一方面培養企業社會責任和社會認同,形成一整套規範化、制度化的運作機制,提升行善的效率,打造良好商譽,樹立公眾形象,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 
企業痛點
中國粗放的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的方式帶來的是資源約束、成本約束、生態約束,嚴重影響整體經濟的運行效率與質量。中國經濟經過 30 年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原始積累階段,產品進入過剩時代,引起價格戰、惡性競爭,出現毒奶粉、瘦肉精、洋快餐、地溝油、殭屍肉、血汗工廠、偷逃税款等等趨利舍義、唯利是圖的事情,導致嚴重的社會誠信問題。低價惡性競爭導致的假冒偽劣產品橫行;民以食為天,如今卻難以辨別,不敢下口;嚴重的霧霾、空氣、土地、河流污染正在導致環境的惡化,癌症的增加;同時新興互聯網金融工具蠶食傳統銀行市場,銀行風險管控難、三角債、金融資本與實體產業的脱節又使得中小企業舉步為艱,倒閉、跑路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在信息化時代把相關資源與公益慈善事業整合壯大形成共贏,是企業和社會發展解決內外問題的一條捷徑。
公益慈善行業現狀
公益慈善事業是一個國家和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一種有益於社會與人羣的公眾事業,是在政府主導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必要的補充,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之一。 [5] 
但是隨着近年來公益組織的大量崛起,伴隨着很多機構的管理混亂、信息不透明,各種“美美”事件的發生,讓公眾對公益慈善組織的信任也降至冰點;信息化時代網絡傳播工具的便捷性使得騙捐事件層出不窮又增加了民眾對受眾者真假信息的辨別難度;不敢扶、扶不起的社會現狀鞭撻、糾結着善良人的心靈,威脅者受助者的生命;眾多隻知道伸出手來索要的道德募捐又使民眾產生了捐款疲勞或是厭惡排斥;而一些傳統的愛心企業基本上也都有自己固定的合作對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又給眾多的中小公益組織在獲取社會資源、募捐和志願者的過程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很多組織的專職人員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業上升的體系,造成了嚴重的人才流失,使公益慈善行業無法有效創新,整體上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
如何推動公益慈善行業標準化運作,如何保障“好人”的權益,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越來越多”;如何讓受助者“授人以漁”,用他(她)們自己的能力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跨界的組織系統來解決。 [3]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中心領導

理事長郭小亮;
副理事長:鄧明山、肖寧;
理事:張傑、陳建清、原梓容、楊斌、施春峯、譚祈奎、趙湘鄂、鄧小明
監事長:李敢
監事:陳香、袁子清

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發展進程

2015年8月7日,現任百業商善促進中心理事長郭小亮以”全民普法運動“入圍第四屆中國慈展會第一批入選參展方 [6] 
2015年9月18日,參加第四屆中國慈展會,同時由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等參與開啓”商業善時代“元年。 [7] 
2016年1月23日,參加在京召開的“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究會”,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鬍蘇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王震中,台灣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交流學會理事長葉宏燈等出席研討會並講話。 [8] 
2016年2月25日,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在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 [9] 
2016年3月17日,發起”好人守護愛心基金“行動,並在同類活動中勝出,入圍第五屆中國慈展會首批網上項目。 [10] 
2016年3月19日,第九屆深圳社工宣傳週活動與民政局副局長侯伊莎一起啓動中國慈展會網上公益項目儀式。 [11] 
2016年5月14日,理事長郭小亮先生以受邀專家身份參加“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研討會”與“海峽兩岸同胞炎帝故里民間祭祀大典”, [12]  並獲得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秘書長王偉中、台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等領導會見。 [13] 
2017年5月04日,理事長郭小亮先生組織海峽兩岸專家學者近百人在山西高平炎帝陵共植同心林,通過種樹活動紮根尊祖、關注環保。 [14] 
2017年9月9日,在深圳市龍華區舉辦“龍華區首屆社會組織嘉年華”,據活動承辦方負責人、深圳市百業商善促進中心理事長郭小亮介紹,以龍華為起點,嘉年華只是一個開始,作為全國首家以“商善”促進為核心服務的樞紐型社會組織,接下來將針對各參展機構的公益服務方向,採取365天常態化的線上服務,做更加全面、精準的對接。未來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探索公益慈善組織與善商共同成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逐漸從深圳走向全國,為中國的草根社會組織與善商企業服務。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