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人的一天

鎖定
“深圳人的一天”屬於城市公共藝術雕塑,其主體是以1999年11月29日這一天,被雕塑家們在深圳街頭隨機尋訪的18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職業的市民翻製成青銅等大的人像,輔以四塊雕刻着當天深圳城市生活的各種數據:股市行情、農副產品價格、天氣預報,以及當天深圳晚報版面等的黑色大理石浮雕牆。 [1] 
該雕塑羣及浮雕牆位於園嶺社區居住區南側,由紅荔路、園嶺三路、園嶺東路圍合而成,佔地6487平方米。 [1] 
中文名
深圳人的一天
建造時間
自1998年5月始至2000年5月完成 [1] 
類    別
雕塑
地    址
深圳園嶺社區居住區南側 [1] 
作    者
深圳雕塑院
加拿大戚楊建築與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1] 
尺    寸
18位人物雕塑與真人模特等高等大,四面浮雕牆 [1] 
材    料
青銅、花崗岩 [1] 

目錄

深圳人的一天環境佈局

地王大廈的西邊就是深圳大劇院,大劇院的西邊過馬路就是鄧小平畫像,畫像背後就是荔枝公園,向北穿過荔枝公園,就來到了公園的大門,大門的右邊不遠就是少兒圖書館。那套佔地面積不大的藝術作品,就在圖書館的斜對面的園嶺社區公園內,作品的名字就叫“《深圳人的一天》羣雕”。
《深圳人的一天》是一個極富創意的藝術佳作。作品用一組羣雕——人物雕像、圖文浮雕——藝術地展示了1999年11月29日那一天在深圳這座城市裏所生活着的各行業各階層的人物和那一天所定格的與社會生活相關的事件、數據等。
作品中的這十七八個青銅人物雕像,均是根據“那一天”在深圳大街小巷中活動的普通人物而隨機選定並翻模後雕刻而成的。其中有外來求職者、打工妹、中學生、銀行職員、外來退休老人、兒童、諮客(服務員)、醫生、工程承包人、股民、保險業務員、抱狗的女人、政府公務員、港商、清潔工人、設計師等,雕像與真人的高矮、大小、外貌、衣着、裝扮等幾乎完全一致,個個形神畢肖,栩栩如生,而又各具形態。而且,每個人物雕像旁邊都有一個銘牌,上面記錄了該人物的真實姓名、年齡、職業、原籍貫、何時來深等個人相關信息。藝術家們力求使作品體現出歷史的真實性和其羣雕在立意方面所追求的平民化。
人物羣雕的背景是幾塊大小不一的黑色磨光花崗岩浮雕,浮雕內容是根據電腦雕刻複製雕琢完成的。其圖文內容主要為“那一天”的生活資料,如《深圳特區報》的版面,當天的天氣預報,空氣質量報告,股市行情,農副產品價格,當天的電視節目表,中國甲A風雲錄,外匯牌價,另外,還有一幅深圳地圖,等等。這便是《深圳人的一天》羣雕主體的第二部分內容。

深圳人的一天評價

當你置身在這些雕像羣中,你的耳邊還會傳來那一天深圳電台正在播報的內容,這是當天電台播音的錄音。就這樣,你躑躅在深圳淺淺的歷史與匆匆的現實之間,你看到的確乎是一個凝固了的歷史,你聽到的又確乎是一個流動着的歷史。於是,你不經意的徜徉便在無形與有形中變幻成了一次時光隧道的穿梭。當遊人在現場與雕像中的歷史人物來一次近距離的合影,這一神奇的對比中便能體現出生活的情趣,你的嘴角邊流露出的那一絲淡淡的笑意,就是歷史與現實相互碰撞後所迸濺出的小小的火花。
這一組羣雕已經在這裏佇立良久了,從2004年的6月16日至今。七年過去了,而表現其中人物及事件的“那一天”,即1999年的11月29日,離我們更是有十二年之久了。雕像中的這十幾位曾經的人物今天安在?浮雕上那一條條社會記錄又當如何看待?再短的記憶它也是歷史。回望那時、那人、那事,不禁感慨良多。對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來説,這十來年算不得很長久,但對於一個人、一個單個的人來説,這十來年就可能意味着他或她生命中的一次漫長的跨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啊!
因此,可以説,《深圳人的一天》羣雕,它所代表着的不僅僅只是一個隨意的時間段,它所代表的應當是一個嶄新意義上的歷史時期。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只要你給它足夠的時間,那麼,它所能體現出來的意義與價值就一定會與日俱增。五十年後或者一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們會在這一羣“老朽”的身上,找出許多陳舊的快樂與回憶,儘管這種曾經有過的快樂與回憶,讓後人咀嚼起來會有一些生澀與曖昧。
《深圳人的一天》目前正在遭受附近修路、拆建等問題的困擾,髒亂的周邊環境現在有些令人擔憂。昔日穿梭其間、嬉鬧紛攘的人流早已消散,原有的電台廣播聲音現在也已不復存在,而今的雕像們時刻都要面對現實的尷尬。但我相信,這也只是目前形勢下人們暫時對它的疏忽或冷落。只要有關心和熱愛深圳的深圳人,只要我們還敢於直面歷史,那麼,在這裏,《深圳人的一天》將會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深圳人的一天獲獎

2004年,《深圳人的一天》獲建設部、文化部十年一度的“全國城市雕塑優秀作品特等獎”;2009年,又獲得了建設部“新中國六十年100件優秀雕塑”的殊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