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河水利史

鎖定
古代淮河下游經今盱眙淮陰淮安漣水、到雲梯關獨流入海。南宋初,黃河南徙,侵奪泗水及淮河下游河道。後來,泗水上游和淮陰以上的淮河成為黃河的支流。由於黃河泥沙的淤積,下游河牀增高,淮河入黃困難,在匯流點之上形成洪澤湖。淮河成為沒有尾閭的河流。1855年,黃河自河南省銅瓦廂決口,北徙山東,對淮河的直接干擾雖已基本解除,但留下一條淤高了的黃河故道,已不能再作為淮河的入海通道。沂、沭、泗各河被阻而分流入海,全河仍無尾閭,水災十分嚴重。這是三個自然條件不同的時期,各時期的治淮內容也安全不同。
中文名
淮河水利史
類    別
歷史
相    關
淮河

目錄

淮河水利史簡介

淮河獨流入海時期(1128以前)獨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闊,水流通暢,受海潮頂託,潮流可上溯到今洪澤湖區一帶。中下游沿岸有眾多的湖泊窪地,洪水季節可以自然調蓄,洪災記載也很少。淮河地處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之間,是南北來往的通路,南北分裂時,是軍事爭奪的重點場所,所以,古代淮河流域的航運和農田水利都很發達。
航運公元前486年,吳國開挖邗溝,溝通了淮河和長江間的航運。公元前482年,吳北上爭霸,在山東魚台和定陶之間開挖了菏水,溝通了淮河支流泗水與濟水間的航運,淮河由泗水經濟水通黃河,第一次溝通了淮河和黃河。公元前361年,魏國開鴻溝,與淮河的支流丹水(後來稱汴水)、睢水、水、沙水、潁水相通,在黃淮間形成了水運網。長時間內,淮河通過這些水道與黃河、長江,進而與海河、錢塘江和珠江各流域保持交通聯繫。東晉南北朝時,也曾開過自泗水北通濟水、黃河的運河。隋代統一全國,修鑿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其中,自洛陽開通濟渠入黃河,再由黃河引水向東南入淮河,也稱汴渠,代替了舊汴水,成為全國交通的主幹線。淮安與泗州間的淮河成為運河中的一段(見中國運河史)。北宋,在此段的右岸又先後開鑿了沙河、洪澤新河、龜山運河,避開了淮河中的風險。歷代,鴻溝水系和淮河支流潁、渦等河都是經常使用的航運通道。
農田水利歷史上,淮河流域曾修建了許多陂塘蓄水工程用於灌溉。其中,芍陂建於春秋楚莊王時,至今已近2600年。同時,河南固始一帶引期思水(史灌河)建有期思陂。還有鴻隙陂位於今河南省淮河干流與汝河之間的正陽、息縣一帶。三國時,淮河是孫曹相爭的前線,魏多次實行水利屯田,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從正始二年(241)開始由鄧艾主持的淮潁水利屯田,共組織五萬士兵參加,由黃河引水到潁水流域各陂塘,既用於蓄水灌溉,又可通航,淮南灌區長達四百里。南北朝至隋唐,今洪澤湖附近,盱眙有破釜塘,寶應、淮安有白水塘、石鱉屯等有名灌區。所描寫的淮河南北多項人工渠道和蓄水陂塘,大多與屯田有關。唐代淮南還有富人、固本等大型塘堰灌區。
人為水災在淮河流域利用水作為戰爭攻防手段自春秋時已有記載。三國至南北朝期間就有十餘次,以梁、陳與北魏對峙時期最為頻繁。規模最大的一次是梁在淮河干流上為軍事目的修築浮山堰,當年為洪水沖毀,給下游人民帶來巨大災害。
黃河奪淮入海時期(1128~1855)黃河南決奪淮入海,自西漢就有記載,但持續時間短。南宋建炎二年(1128),黃河開始南徙,侵奪了淮河下游河道。以後400餘年間,雖不斷修築堤防,堵塞決口,但河道一直分合不一,主流常在潁水、渦水、睢水、泗水等河道間不斷變換,匯淮河入海,從此,淮北地區水災嚴重、頻繁,淮南農田水利也衰落萎縮。明代萬曆初年,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大築兩岸堤防系統,把黃河固定在開封、商丘、碭山、肖縣至徐州入泗水一線上,由清口(今淮陰西)入淮河,經漣水至雲梯關入海。在黃河奪淮的歷史中,淮河干流和潁水以下的支流都受過侵奪,河牀淤高,水系打亂,流域內災害頻繁。明清時,京杭運河在清口與黃淮相交,成為整治黃淮運三河的焦點,並以保證運河通航作為前提,工程複雜艱鉅。潘季馴時,加高高家堰,形成綿亙數十里的洪澤湖大堤和20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工洪澤湖水庫,用以調蓄淮河來水,以清口作為出水口沖刷黃河河槽內的泥沙,“蓄清刷黃”,“束水攻沙”,以期解決黃河的泥沙問題,使運河不受倒灌之害,黃淮能順暢入海,但未獲預期效果。此後,在高家堰上曾建閘,分泄淮河洪水入運河,在淮揚運河南段開減水壩與減水河,泄水由芒稻河入長江,是導淮入江的開始。清代靳輔、張鵬翮等仍採用大築高家堰,大挑清口,在洪澤湖下游開引河,引洪澤湖水沖刷黃河河牀;在高家堰上做減水壩,在運河上做歸海、歸江各壩,分減淮河洪水。以上措施也曾起過一些作用,但因清中期以後,黃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最終不能流出清口,只靠歸海、歸江各壩排泄,洪水來臨,江蘇裏下河地區一片汪洋,災難深重。
黃河北徙後時期(1855~1949)1855年,黃河北徙,與淮河分離,但原淮河下游河道已被黃河泥沙淤塞,形成分水嶺地形,沂、沭、泗水系受阻而分流入海。於是,自清末開始,為解決淮河出路,開發淮河水利,出現了多種導淮議論,制定了多種方案。內容可以歸為三類:全部入長江計劃、全部入海計劃和江海分疏計劃,先後成立了一些導淮機構。1931年,經當時政府批准,制定了一個“導淮工程計劃”,但工程實施不多。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即停工。
1938年 6月在鄭州花園口決開黃河南堤(見花園口堵口),造成淮河流域黃泛區人民的深重災難。歷時九年,黃河才回歸原道。淮北水系衝淤不一,給以後的治理帶來許多困難。
這一時期,淮河流域的一些地區進行了部分防洪工程、農田水利以及運河工程建設,修築了洪澤湖大堤、淮北大堤,整治蘇北運河,興辦蘇北除澇灌溉工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着手根治淮河,杜絕淮河水患,開發治理淮河的水利工作開始全面實施。(見流域規劃)

淮河水利史參考書目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史稿》編寫組:《中國水利史稿》,上冊,水利電力出版社,1979。
傅澤洪撰錄:《行水金鑑》,商務印書館
黎世序等纂修:《續行水金鑑》,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