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南中十場

鎖定
明代,境內鹽業生產進入黃金時代,當時境內設泰州鹽運分司(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設)駐東台場,管轄栟茶場、角斜場富安場、安豐場、梁垛場、東台場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等10場,史稱“淮南中十場”。即今栟茶鎮角斜鎮富安鎮安豐鎮梁垛鎮東台鎮草堰鎮、小海鎮,涉及今如東海安東台大豐等區市縣。 [1] 
中文名
淮南中十場
外文名
Ten salt farms in Huainan

淮南中十場歷史背景

據《史記》載,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吳王劉濞在封國(古揚州),“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海煮海水為鹽”(《史記.吳王劉濞列傳》)以增加財源,擴張勢力。從此,開創了東台境內鹽業生產的歷史。漢武帝即位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實行國家壟斷鑄錢,鹽鐵官營。在鹽鐵產製旺地設置鹽鐵官署,並沒收私人煮鹽鑄鐵器具,將鹽鐵產運銷之權統一收歸朝廷。煎鹽開始成為一種正式職業。漢時的產鹽方式是直接煎煉海水結晶為鹽。這一時期,生產工具較為笨重,,生產技術較為落後。但隨着鹽丁的增多,規模的擴大,沿海煎鹽逐漸興起。
唐代,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在堤岸沿線的南北地帶相繼建立了虎墩場(元代改稱富安場)、小陶場(北宋改稱安豐場)、東台場等。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全國產鹽區設五國十監管理鹽場,東台鹽區歸屬海陵縣海陵監(監署設於今泰州)。劉晏任兩淮轉運使以後,改革鹽法,廢官營專賣製為官商專賣制。既調動了鹽民產鹽的積極性,又引來了一批四方遊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鹽業生產的發展,故而,淮南鹽異軍突起,東台鹽業也從此走向興旺,而成為淮南重產鹽區。公元937年,南唐主李璟於海陵建立泰州,管轄揚州以東的大片土地,並就近設海陵監於東台場,專司鹽政,。海陵監也成為國家設於東台的的第一家食鹽專賣的管理機構。廣大灶民開溝引潮,鋪設亭場(亭户之名始此),創造了“刺土成鹽法”。此法不僅成鹽快,而且出鹽率高。據唐《元和郡縣誌》曰:“今海陵縣官置鹽監一,歲煮鹽六十萬石。而楚州鹽城、浙西嘉興、臨平兩監所出次焉。”足見當時東台境內的鹽產總數已相當可觀。
宋代的鹽業生產承唐、五代舊制,揚州設鹽轉運院,產鹽區的管理機構大為監,監管場。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海陵監移撤後,在西溪設鹽倉監管轄何垛、東台、丁溪、草堰、白駒、劉莊各場。此時的灶民在“刺土成鹽”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曬灰採滷法”。不僅出鹽率更進一成,而且鹽質“色白、粒大、幹”,時有“淮鹽甲天下”之稱。。據《宋史·食貨志》載:淮南有楚州鹽城監(轄7場),年產鹽41.7萬擔;通州豐利監(轄7場),年產鹽48.9萬擔;泰州海陵監(轄8場),年產鹽65.6萬餘擔。由此可見,東台宋時已為淮南產鹽之冠。
元代,東台、栟茶、角斜、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白駒等場均已建成,各場沿范公堤設立場公署,其轄地由范公堤逐漸向東直線輻射至10多公里之外的近海海灘。
明代,境內鹽業生產進入黃金時代,當時境內設泰州鹽運分司(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設)駐東台場,管轄栟茶、角斜、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等10場,史稱“淮南中十場”,各場均在東台老政區內。明朝鹽產量大幅度提高,鹽業市場進一步活躍。東台境內的鹽業生產也從此進入鼎盛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僅東台、何垛、安豐、梁垛、富安等5場,多數年份鹽產量近200萬擔,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達到最高峯,實現年產量225.8萬擔。鹽業的興旺,吸引了四方遊民,紛紛來到各場煎鹽為生。一時間,出現了“煙火三百里,灶煎滿天星”的壯景。
清朝中葉,新生陸地泥沙含鹽量開始減少,而海岸線東移的速度仍然較快,黃海公路以西的廣大灶區,潮汐不至,土滷日淡。加之清王朝的逐漸衰敗,整個淮鹽都走向衰落。境內從唐至清跨越5個朝代興旺發達的鹽業生產至此也由鼎盛時期跌落下來。據統計,嘉慶七年(1802年)東台、何垛、富安、安豐、梁垛5場產鹽225.6萬擔,道光六年(1826年)產鹽69.84萬擔,年產量以4.77%的速度逐年遞減。清末民初,曹䥕、三倉、唐洋一線以東地區土壤含鹽量也日淡,民初,實業家張謇在沿海興辦鹽墾公司,大規模開墾植棉。鹽業生產的衰落加劇,但東台沿海的鹽業生產直至20世紀50年代,在淮南都佔居一定的地位,泰屬總場公署及以後的兩淮鹽務管理局、淮南鹽務管理局等均曾設駐東台城。新中國成立後廢灶興墾的步伐加快,至1961年鹽民全部轉農,僅剩6副鹽灶、亭場續煎作為副業,年產鹽僅有6000多擔。1984年,重新組建江蘇省鹽業公司東台支公司,並加掛東台鹽業管理局的牌子,擔負起全縣鹽政管理和供應生產生活用鹽的雙重任務。1987年全部息火停煎。至此結束了東台兩千年餘的產鹽歷史。

淮南中十場歷史評價

東台地處黃海之濱,自古盛產鹽,歷史上曾是全國的重點產鹽區之一,也曾因老政區內的“淮南中十場”而聞名下。
北宋年間,兩淮產鹽居全國之冠,而東台產鹽又稱雄兩淮,因此素有"淮鹽甲天下"的美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