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豐區

鎖定
大豐區,隸屬江蘇省鹽城市 [18]  位於江蘇省東部,鹽城市東南,北與鹽城市亭湖區交界,南與東台市接壤,西與興化市毗鄰,東瀕黃海,總面積3059平方千米 [32]  。截止至2022年3月,大豐區常住人口64.56萬人 [32]  。截至2022年3月,大豐區下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省級開發區,江蘇省屬農場3家、上海市屬農場1家。 [32] 
“大豐"之名,源於境內有大中、新豐兩鎮,各取一字而得名。 [2]  民國31年(1942),建台北縣。1951年,台北縣改為大豐縣。1996年,撤銷大豐縣,設立大豐市。 [2]  2015年,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21] 
2021年,大豐區地區生產總值為759.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5.3%,好於2019年5.1%的增速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1.06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53.21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394.94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6︰33.4︰52.0。 [33] 
中文名
大豐區
外文名
Dafeng District
別    名
麋鹿故鄉
行政區劃代碼
320904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江蘇省鹽城市
地理位置
江蘇省東部,鹽城市東南
面    積
3059 km² [32] 
下轄地區
2個街道、11個鎮
政府駐地
大華東路1號
電話區號
0515
郵政編碼
224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4.56 萬(2022年3月常住人口) [32] 
火車站
鹽城大豐站大豐西站
車牌代碼
蘇J
地區生產總值
759.21 億元(2021年) [33] 

大豐區歷史沿革

大豐區地名由來

“大豐"之名,源於境內有大中、新豐兩鎮,各取一字而得名。 [2] 

大豐區建置沿革

西漢,廢東陽郡,立臨淮郡,轄淮陰射陽鹽瀆縣海陵等29個縣和侯國。
晉代,復置射陽、鹽瀆、海陵3縣。大豐境(時成陸部分)屬海陵縣,隸徐州廣陵郡
唐,置海陵監、鹽城監,境域鹽場多隸海陵監
北宋,楚州鹽城監"鹽場九所,在縣南北五十里至三十里,俱臨海岸"。《太平寰宇記》載,其九場是:丁溪、竹溪(竹子)、南八遊、北八遊、紫莊、七惠、四安(四海)、伍佑、新興。
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因王晌措置,創添五場,其中就有劉莊場。紹興三十年(1160),吳獻將新添置場合並,"丁溪至劉莊地裏接連、合稱丁溪劉莊催煎場,並屬西溪買納場”。
元代,兩淮設29鹽場,其中就有丁溪、小海、草堰、白駒、劉莊5鹽場名稱。
明代,沿襲元制,大豐鹽區仍為丁溪、小海、草堰、白駒、劉莊5鹽場。洪武元年(1368),兩準鹽運司設泰州、南通、淮安3個分司,其時,丁溪、小海、草堰3鹽場,隸於泰州分司;白駒、劉莊兩鹽場,則隸於淮安分司。但在行政隸轄方面,丁溪、小海、草堰、白駒、劉莊5鹽場,統屬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洪武二十五年(1392),各場設立鹽課司署,配備場大使,分管各場鹽務。萬曆四十七年(1619),曾將白駒、劉莊兩場的行政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
清代,在行政方面。清初,丁溪、小海、草堰等場行政上屬興化管轄,後來白駒、劉莊兩場也從鹽城縣劃屬興化縣管轄。 [34]  乾隆三十三年(1768),泰州東部析置東台縣,丁溪(小海並場)、草堰兩場改隸東台縣。鹽政方面,乾隆元年(1736),淮安分司改為海州分司後,劉莊、伍佑兩場由淮安分司改隸泰州分司。是年,白駒場撤併於草堰場,小海場撤併於丁溪場。至此,境域有丁溪(小海並場)、草堰(白駒並場)、劉莊3場和何垛場東北部、伍佑場東南部鹽區。
行政區劃圖(2017) 行政區劃圖(2017)
民國初,劉莊市、白駒鎮隸屬興化縣,丁草市、沈灶市、小海市、四團市以及潘饊鎮、川岸鎮隸屬東台縣;鬥龍港以北地區和串場河以西地區均隸屬鹽城縣。民國18年(1929年),何垛場劃為東台縣一區管轄,潘鍬、川岸屬之。丁溪、小海、草堰3場劃為東台縣九區管轄。劉莊、白駒兩場屬地及老圩東部地區劃屬興化縣六區。伍佑場劃為鹽城縣二區,鬥龍港以北地區屬之。民國29年(1940年),新四軍與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後,台北地區獲得解放,時為東台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九區。民國30年(1941),台北地區淪陷,東台縣政府建立台北行署。
民國31年(1942),台北行署劃建台北縣,隸屬蘇中行政公署第二專員公署(二分區)。民國33年(1944),撤銷台北縣,所轄區、鄉全部並歸東台縣,隸屬蘇中行政公署第四專員公署(四分區)。民國34年(1945)9月,大中集解放。11月,台北與東台第二次分治,成立台北縣,隸屬蘇皖邊區政府第一專區。民國36年(1947),華中工委成立,蘇中一地委改稱華中一地委,台北縣屬華中一地委、一專署管轄。民國38年(1949年)4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5月,泰州專員公署成立,台北縣隸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專區
1950年,台北縣改隸鹽城專區
1951年,台北縣改為大豐縣。
1983年,鹽城專員公署改稱鹽城市,大豐縣隸屬鹽城市。
1996年,撤銷大豐縣,設立大豐市。 [2] 
2015年,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21] 

大豐區行政區劃

大豐區區劃沿革

1949年,興化縣劉莊鎮劃歸台北縣堤東區。
1954年,射陽縣方強區劃歸大豐縣。
1956年,鹽城縣岡南區的民主,西南、圩西、圩東、圩北5個鄉劃歸大豐縣。 [2] 

大豐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大豐區下轄2個街道、11個鎮:豐華街道大中街道草堰鎮白駒鎮劉莊鎮西團鎮小海鎮大橋鎮草廟鎮萬盈鎮南陽鎮新豐鎮三龍鎮,另有3家農場:大中農場、方強農場、東壩頭農場,3個開發區:大豐經濟開發區大豐港經濟開發區、大豐常州高新區。 [3]  上海市屬農場1家:上海農場 [21]  208個村、57個社區。 [21] 

大豐區地理環境

大豐區位置境域

大豐區,位於江蘇省東部,鹽城市東南,介於北緯32°56’~3336'、東經120°13’~120°56'之間,海岸線長112千米。北與鹽城市亭湖區交界,南與東台市接壤,西與興化市毗鄰,東瀕黃海,總面積3008平方千米。 [21] 

大豐區地質

大豐位於蘇北坳陷帶構造單元內,是在震旦繫到中生界三迭系海相、陸相交替沉積的基礎上,發生於燕山運動的坳陷區,一直延續到現代。 [2] 

大豐區地形地貌

大豐區,是長江黃河東流入海泥沙長期淤積而成的濱海平原,地形南寬北窄,呈不規則三角形。東西寬44千米,南北長63千米,地面高程1.8米~4.5米。除沿海灘塗外,全區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21] 

大豐區氣候

大豐區屬於亞熱帶與暖温帶的過渡地帶,適宜喜温作物的生長。常年平均氣温14.4℃,無霜期203.8天,常年降水量1066.7毫米,日照2214.4小時。 [21] 

大豐區水文

大豐區境內河流分為裏下河和墾區兩個水系,較大河流有40餘條。裏下河水系為水網圩區,河網密度大,流域面積118.44平方公里,為裏下河區泄洪通道。 [2] 

大豐區土壤

大豐區土壤有鹽土,潮土,水稻土三大類,6個土屬,22個土種。 [2] 

大豐區自然資源

大豐區水資源

大豐區常年自然降水量約1067毫米,豐水年有2000多毫米,欠水年有500毫米左右。區境內有川東港河、疆界河、王港河、四卯酉河 [35]  、鬥龍港河、南直河、西潮河、大豐幹河等入海水道,平均地面年徑流量5.1億立方米,客水過境量約25億立方米。地下淡水資源豐富,根據實鑿眼井觀察,深160米左右的可供人畜飲用淡水日湧量約200立方米,深400米左右的熱淡水(水温約27℃)時湧量約60立方米。 [21] 

大豐區生物資源

2020年,大豐區其他木本、草本、地被植物500多種,藥材除人工培植的80多種外,還有羅布麻、茵陳、龍膽草、益母草、墨旱蓮、蒼耳子、馬鞭草等野生藥材200多種。陸上脊椎動物100多種。
2020年,大豐有世界珍稀麋鹿5681頭,其中野生麋鹿1820頭。區內有丹頂鶴、天鵝、白尾海雕、牙獐等4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近海資源豐富,潮間帶浮游植物145種,浮游動物68種,底棲固着性藻類47種,水生動物中有各種魚類20種,其中黃鯽、銀鯧、小帶魚等優勢品種10多種。貝類以青蛤、四角蛤、鮮嶧、泥螺、牡蠣等為多,年產3.89萬噸左右。 [21] 

大豐區土地資源

大豐區有耕地13.19萬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19公頃。沿海灘塗1000多平方千米,另有輻射沙洲東沙島1000多平方千米。 [21] 

大豐區人口

2020年,大豐區户籍人口70.10萬人,比上年減少5657人。其中,城鎮人口45.77萬人,農村人口24.33萬人;男性人口35.01萬人,女性人口35.09萬人;0-17歲人口8.00萬人,18-34歲人口12.03萬人,35-59歲人口29.51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20.56萬人。出生人口4072人,人口出生率5.79‰,死亡人口6573人,人口死亡率9.34‰,人口自然增長率-3.55‰。 [4] 
大豐區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共有33個少數民族,分別是侗族苗族壯族、土家族、彝族、白族、布依族、回族、瑤族、滿族、蒙古族、傈僳族、水族、哈尼族、朝鮮族、納西族、黎族、布朗族、傣族、拉祜族、景頗族、藏族、仡佬族、維吾爾族、土族、錫伯族、畲族、高山族、怒族、毛南族、基諾族、撒拉族、東鄉族,約3000餘人。 [2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豐區常住人口645603人。 [18] 
截止至2022年3月,大豐區常住人口64.56萬人。 [32] 

大豐區經濟

大豐區綜述

2021年,大豐區地區生產總值為759.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5.3%,好於2019年5.1%的增速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1.06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53.21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394.94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6︰33.4︰52.0。 [33] 
物價水平
2020年,大豐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6%,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八大類商品價格呈現“三升五降”態勢:其中,食品煙酒上升13.6%,教育文化和娛樂上升3.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升5.7%,衣着下降4.5%,居住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4.3%,交通和通信下降3.8%,醫療保健下降0.3%。
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大豐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31.7%;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4.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7.7%。基礎設施投資148.5億元,增長11.2%。其中鐵路、道路和水上運輸業大幅增長370.9%;水利、生態保護、公共設置管理業增長31.4%。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0.0億元,增長30.7%,佔全部投資的比重15.3%,比上年同期提升2.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完成投資43.5億元,增長15.5%,佔全部製造業投資的35.8%,比上年同期提升10.3%;高技術服務業完成投資16.5億元,增長100.7%,佔全部服務業(不含房地產)投資14.1%,比上年同期提升1.6%。 [4] 
財政
2020年,大豐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57億元,增長5%。其中,税收收入41.80億元,税佔比78.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60億元,增長17.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住房保障、教育、衞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25.93%、14.58%、12.97%、10.68%、4.99%。
居民收入
2020年,大豐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72.8元,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5.1元,增長3.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4.1元,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53,比上年縮小0.04。 [4] 

大豐區第一產業

2020年,大豐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2.22億元,增長2.7%;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4.76億元,增長2.7%。
2020年,大豐區糧食播種面積202.63萬畝,增長1.0%;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2.54萬畝,增長3.1%;藥材播種面積1.26萬畝,增長5.0%;蔬菜瓜類播種面積106.11萬畝,下降0.4%。糧食總產量91.34萬噸,增長0.4%。其中,夏糧總產36.99萬噸,增長1.8%;秋糧總產54.35萬噸,下降0.5%。油料總產量2.51萬噸,增長3.7%。糧食單產450.77公斤/畝。
2020年,大豐區造林面積2.16萬畝,比上年減少0.06萬畝。肉類總產量8.47萬噸,比上年下降24.2%;蛋類總產量7.34萬噸,增長21.1%;牛奶總產量10.82萬噸,增長10.4%。水產品總產量17.36萬噸,比上年下降0.1%,其中,淡水產品10.36萬噸,增長1.4%,海水產品7.00萬噸,下降2.1%。
2020年,大豐區新增省級以上休閒農業品牌2個,累計30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95.4%,比上年提高14.8%,累計建成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15個。累計建成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3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個。新創建區級示範家庭農場44家,累計145家;新創建市級示範家庭農場19家,累計70家;新創建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家,累計27家。累計創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9家、市級30家。
2020年,大豐區農機總動力90.23萬千瓦,農機化作業收入4.96億元,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保有量分別達到3488台、3198台、763台(其中乘坐式501台),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166.35萬畝。 [4] 

大豐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0年,大豐區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1143.42億元,增長10%。其中,規上工業開票銷售946.25億元,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110家,其中開票銷售10億元以上的17家。工業用電量56.80億千瓦時,增長17.2%。
2020年,大豐區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開票銷售295.1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比重31.2%,增長21.8%,比規上工業開票銷售增速高11.1%。
建築業
2020年,大豐區資質以上建築企業85家,其中,總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7家,超10億元的企業4家。建築業總產值99.5億元,增長3.1%,其中,建築工程產值96.5億元,增長3.3%。建築業企業在外省產值35.4億元,下降3.2%;簽訂合同額126.4億元,下降20.8%。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80.8萬平方米,增長11%。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353萬平方米,增長23.3%。 [4] 

大豐區第三產業

房地產業
2020年,大豐區房地產開發投資54.2億元,增長34.3%,其中住宅投資35.5億元,增長14.9%。商品房銷售面積110萬平方米,增長24.7%,其中住宅100.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8.3%;商品房銷售額85.3億元,增長28.6%,其中住宅銷售額77.6億元,比上年增長43.3%。
旅遊
2020年,大豐景區接待遊客752.6萬人次,景區綜合收入2.15億元,景區門票收入0.77億元,旅遊業總收入71.5億元。
截至2020年,大豐區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6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2個,四星級鄉村旅遊區4個,工業旅遊區2個,省市級旅遊度假區各1個,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各2個。 [4] 
國內貿易
2020年,大豐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85億元,增長1.4%。限上消費品零售額37.1億元,增長10.1%。分規模看,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34.5億元,增長13.6%;限額以上個體經營户零售額2.6億元,下降7.1%。
對外經濟
2020年,大豐區進出口總額28.7億美元,增長21.8%。其中,出口14.3億美元,增長26.7%;進口14.4億美元,增長17.3%。實際使用外資11181萬美元,增長117.6%。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9個,增長26.7%,其中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個。
金融
2020年,大豐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017.99億元,比年初增加182.83億元,其中,儲蓄存款462.74億元,比年初增加62.17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56.46億元,比年初增加146.87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420.09億元,比年初增加64.73億元。 [4] 

大豐區交通運輸

國家一類口岸——大豐港 國家一類口岸——大豐港
2020年,大豐區等級公路里程3572.827千米(不含地方自主實施農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5.566千米。公路客運量588.27萬人,公路貨運量742.15萬噸。公共汽(電)車運營車輛185輛,公共汽(電)車客運總量970.2萬人次,出租汽車200輛。
2020年,大豐港貨物吞吐量5309.73萬噸,增長0.1%;集裝箱26.20萬噸標箱,增長2.3%;外貿量1714.83萬噸,增長6.2%。內河碼頭吞吐量283.7萬噸,增長24.8%。 [4] 
大豐港,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開通至韓國仁川港等國際集裝箱直航航線,至上海港、寧波港外貿內支線,開通上海港—大豐港—大連港的內貿滾裝航線,與中國台灣基隆港實現直航。萬噸級以上泊位19個, [21]  入列鹽城港“一港四區”組團。 [17] 
204國道、S314線劉裕公路、S204線陳李公路、S314線疏港公路、新長鐵路 [2]  鹽通高速鐵路 [21]  穿過大豐區。

大豐區政治

現任領導
區委書記:
區長:
戴勇
參考資料: [5] 

大豐區社會事業

大豐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大豐區共有普通中學32所,其中,高中4所、少年體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1456人,畢業學生7135人;小學32所,在校學生27814人,畢業學生4256人,入學率和鞏固率均為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2442人,畢業學生911人;幼兒園50所,在園幼兒13546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100%。全區專任教師5692人,其中普通中學2477人、小學2013人、中等職業學校254人、幼兒園917人、特殊教育學校31人。 [4] 

大豐區科學技術

2020年,大豐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54家,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專利申請量284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451件。專利授權量168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15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22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18件,比上年增加2.1件。 [4] 

大豐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大豐區圖書館。 [22] 
2020年,大豐區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人次4.01。 [4] 

大豐區體育事業

2020年,大豐區舉辦第三屆鹽城市大豐區“風中足跡”半程馬拉松,組隊參加江蘇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獲得女子七項全能冠軍。參加鹽城市中小學生田徑比賽,共獲得41塊金牌,團體總分、金牌數和獎牌數均獲第一名。 [4] 

大豐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0年,大豐區共有衞生計生機構363個(含村衞生室216個,門診、診所、醫務室等87個)。其中:醫院、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衞生機構1個。各類衞生機構擁有牀位3893張,衞生技術人員454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71人(含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註冊護士1745人。 [4] 

大豐區社會保障

2020年,大豐區新增城鎮就業26254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652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69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7%。
2020年,大豐區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50萬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8.8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9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1.23萬人。企業退休人均養老金2821.8元/月,鹽城各縣(市、區)最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190/月。城鄉低保標準從620元/月提高到670元/月。 [4] 

大豐區風景名勝

江蘇大豐麋鹿國際級自然保護區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豐市境內的黃海之濱,佔地2666.67公頃,擁有麋鹿總數2027頭,其中野生麋鹿205頭,是中國最大也是唯一的野生麋鹿種羣。除麋鹿外,被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還有丹頂鶴、白鸛、大白鷺、黑嘴鷗、河麂、狗獾等30多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鳥類有93種,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3] 
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
大豐上海知青紀念館,坐落於鹽城市大豐區上海農場境內。依託近70年北上海建設發展歷史,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0萬上海知識青年開墾荒原開發沿海歷程而創設。2008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量已突破200萬人次,先後建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長三角“歲月餘味”知名景點、江蘇省社科普及示範基地、“鹽城最美景區”等。 [24] 
大豐烈士陵園
大豐烈士陵園,位於大豐區幸福東大街20號。始建於1958年。1999年,烈士陵園與人民公園合併。現佔地201畝,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現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烈士英名牆、烈士碑林園、著名烈士英烈園等烈士紀念設施,現為鹽城市文明單位、鹽城市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江蘇省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 [25] 

大豐區地方特產

裕華大蒜
裕華大蒜,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大中鎮裕華有大蒜之鄉的美譽,所產大蒜純天然無污染。大蒜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徽量元素,是優質上乘的綠色保健食品。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裕華大蒜是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2009年11月2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裕華大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6] 
大豐東沙紫菜
大豐東沙紫菜,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大豐東沙紫菜是中國首個海藻類地理標誌產品,色澤深褐,光澤明亮,厚薄均勻,無僵斑、菊花斑,死斑,味鮮香,柔韌性好。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豐東沙紫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7] 
恆北早酥梨
恆北早酥梨,果形端正,皮色光滑,肉質白細、酥脆可口,汁多、味甜,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等作用,適合多數人食用,是盛夏防暑養顏的保健果品。獲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連續兩年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稱號。 [21] 

大豐區著名人物

黃鎮東
黃鎮東,1941年生,江蘇大豐人。198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畢業於江蘇省南京航務工程專科學校數學物理專業。後在上海海運學院學習航運。曾任交通部部長、黨組書記,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市委書記。 [28] 
李春芬
李春芬,江蘇興化白駒鎮人(現屬大豐縣)。區域地理學家。1933年考入中央大學外語系,曾任浙江大學史地系教授。1951年浙江師專成立,兼任地理科(原杭州大學地理系前身)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同時還是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常委。 [29] 

大豐區榮譽稱號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 
緊密型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縣 [6]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2]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4] 
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5] 
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19] 
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30] 
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 [31] 
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創新單位 [21] 
2019—2020年度畜牧業統計監測工作綜合考評優秀生產監測縣 [21] 
2020年度江蘇省水生動物病害測報工作績效評估一等獎 [21] 
第三批江蘇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縣 [21] 
2020年度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縣級綜合排名第一等次 [21] 
江蘇省畜牧業優秀生產監測縣 [21] 
首批江蘇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10] 
2019年“四好農村路”江蘇省示範縣 [13] 
2020年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優秀縣 [16] 
2017年工業百強區 [7] 
2019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8] 
2019年全國新城(區)發展指數100強 [9] 
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11] 
2021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 
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36]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82。 [3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