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液壓鉗

鎖定
液壓鉗指的是專門用於電力工程中對電纜和接線端子進行壓接的專業液壓工具。有整體式、分體式、電動式、手動式等。
中文名
液壓鉗
外文名
Hydraulic clamp
類    別
整體式、分體式、電動式、手動式
屬    性
液壓工具

液壓鉗分類

液壓鉗分為分離式/整體式電纜液壓鉗、機械電纜接線鉗、鋼芯電纜液壓鉗、手動液壓鉗、電動液壓鉗等幾大類。

液壓鉗結構原理

液壓鉗由油箱、動力機構、換向閥卸壓閥、泵油機構組成,泵油機構由油泵體、高、低壓油出油孔、偏心軸、偏心軸承、從動齒輪和一對高壓油泵以及一低壓油泵構成,油泵體懸固於油箱蓋上,高、低壓油出油孔開設在油泵體上,與卸壓閥油路連接,偏心軸呈縱向設置,上端樞置於油泵體中央,下端固設偏心軸承,從動齒輪固置在偏心軸頂部,與動力機構聯結,高、低壓油泵懸固在油泵體上,各具一與偏心軸承相觸的作動件,高、低壓油泵的泵腔分別與高、低壓油出油孔相通。將泵油機構與動力機構的連接為垂直連接,可充分利用空間而小化佔地面積,有利於作業及運輸;將高、低壓油泵的泵油形式變為偏心軸承的作動形式,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利於裝配的優點。

液壓鉗充電液壓鉗

充電液壓鉗是一種最輕便設計的充電式液壓工具,可單手操作,運用於配電作業端子壓接,輕巧,耐用性高,維修幾率為所有液壓工具最低,到達設定壓力自動卸壓,頭部可旋轉適用於不同的工作場所,機械式液壓頭確保壓接的質量。

液壓鉗操作規程

作業前準備
上班必須穿戴好勞防用品,進入廠房要戴安全帽
站內必須保持整潔,地面及所有設備不得有油污,做好設備的“五3”工作。
開停機作業
液壓開泵前應檢查液壓系統範圍內,所用開泵閥門是否打開。
開泵後應定時檢查每種自動裝置是否達到規定值,能否動作和達到技術及完全檢測要求。
開泵後應立即檢查系統壓力升至電接點壓力錶上限時能否自動停取。
正常作業
蓄能器內只允許填充氮氣,絕對不能充裝其它氣體。
液壓站內系統上的各種安全閥,溢流閥、電接點壓力錶、壓力發訊器等經調定後不行隨意調動調定值,如有誤差和總是應由當班負責人進行調整,並彙報到車間負責人,原則上值人員也不得隨意調整。
開機時,在滿足生產工藝的前提下,不允許開兩台泵,並禁止關閉回油開關。
故障處理
出現緊急情況,需關送液時,應嚴格執行液壓站關送液操作規定,以免造成設備及人身事故。
站內工作油壓不得低於4.8Mpa,儲液箱液麪上下不得低於600mm標度尺,否則應充氣或補液。
停機時,每動作電磁閥均應至需位。
檢修安全
在檢修液壓系統,液壓元件、油缸、管路捉漏,必須停泵,並需放散壓力至零,才能進行檢修,以免發生事故。
在與其它工種配合時,應嚴格遵守其它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液壓站除值班人員及專職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不準進入,不準亂動設備,以免危險,若有檢修任務時,應由值班員陪同,並做好進出入時間登記。
液壓站屬設備重地,危險源,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明火作業必須採取安全防範措施,並配備適當的滅火設備。
精煉爐、連鑄機液壓系統參照本規程。罐車軌道內不得逗留。
事故應急措施
遇到失壓時,首先跟爐前聯繫,禁止所有缸體動體,然後按關液規程進行關液,處理相關事情。
遇到停電時,通知爐前,然後關閉所有閥門。
液壓鉗壓不到位,沒力度怎麼辦
檢測油量夠不夠,不夠加油。
檢查液壓油有無污染及混有雜質,當油液中混有雜質時,往往在進油時造成油缸內鋼珠與弧口密封不嚴,達不到需求壓力。解決辦法,換油,清洗油缸。
如清洗換油後還不夠壓力,可以調節高壓壓力閥,有時高壓閥會鬆動,使液壓鉗高壓未到要求時即開始泄壓。
如調壓閥也調不到需求壓力時,需考慮油缸內鋼珠磨損,彈簧無力或折斷,壓油活塞磨損,密封件失效,及油缸磨損等。此時需更換相關配件或研磨修復等。

液壓鉗技術參數

1. 電力電纜導線用,油壓式壓銅、鋁接線端子與連接管;
2. 採用六角型模具、壓接緊密導電良好,不容易脱落與導熱;
3. 二段速高、低壓,進油迅速操作容易回油方便,採用旋轉式壓擠方式迅速回油;
4. 當壓力到達700kg/CM²(12TON)時所設計安全卸壓裝置會有“咔嚓”聲警告操作者,停止動作;
5. 玻璃纖維操作絕緣棒,可耐電壓20Kv,持續分鐘;
6. 壓接頭部可以做180°的旋轉;
7. 體外壓力調壓閥,毋需整體結構拆除;
8. 包裝方式採用美觀實用的一體成型塑膠材料盒;
9. 標準配模九組:50、70、95、120、150、185、240、300、400,其他模具可外加如16、25、35。
10.大噸位液壓鉗叫做分體式液壓鉗,國際通用稱呼為Hydraulic compression tools,帶泵浦(手動泵,腳踏泵,電動液壓泵都可)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