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珠石

(廣州市越秀區境內的白堊紀時期礁石)

鎖定
海珠石[Hǎizhū Shí]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與新堤一橫路附近。原是珠江河道中由白堊紀紅色砂礫岩構成的礁石,長約 150 米,寬約 50 餘米,因長期受江水沖刷而渾圓如珠,隨潮流變化浮沉海上(廣州人稱較寬江河為海),故名。據宋方信儒《南海百詠》載,舊傳異域商人遺珠於此,曾名走珠石,與海印石、浮丘石並稱為“羊城三石”,為歷代遊覽勝地。宋代石上建有慈度寺,為宋羊城八景之一,稱“珠江秋色”。南宋吏部侍郎、龍圖閣待制李昴英及第前常在此讀書,後人把他讀書處稱為“探花台”。明代又在慈庭寺旁建有文溪祠,為明羊城八景之一,稱“珠江晴瀾”。據古書記載,海珠石廣袤二畝,上有“古榕 10 餘株,四邊蟠結,遊人往往息舟其蔭”。清雍正年間,廣東布政使王士俊等在此建文昌閣。清同治時,曾在此建炮台。護法運動時期,曾在此設立海軍辦事處。1925 年闢為海珠公園。1931 年擴築新堤(今沿江西路)時,海珠石沉埋地下。附近有海珠路和海珠廣場等,均源於此名。 [2] 
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3] 
中文名
海珠石
位    置
廣州珠江
長約100米
寬50米

目錄

  1. 1 歷史

海珠石歷史

“珠江”之名最早見諸文字的是明嘉靖年間學者黃佐所作的《雨後珠海登望》裏的“珠江煙水碧朦朦”。不過,有學者考證,在南宋時,就有珠江的名稱了,當時也把珠江叫做“珠海”或“小海”。其實,珠江得名於一塊石頭。康熙的《廣州府志》説“粵江、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發,必由於此”。《廣州府志》同時記載:“沉珠浦,在府城南三里,江中有石號‘海珠’”。 [1] 
海珠石就是珠江中的一塊大礁石。據康熙年間的記載,當時的海珠石高出江面4米多,周邊面積有1300多平方米,故而廣州人稱之為“海珠島”。南宋寶慶二年,史上第一位廣州籍探花李昂英(1201-1255)在海珠島上建了書院。南宋寶祐三年(1255),李昂英回到廣州,又捐資重建了慈度寺。 [1] 
宋朝時海珠石仍居江中,後因泥沙沖積,與珠江北岸陸地相連,為歷代的遊覽勝地。宋代時石上慈度寺稱“海珠晴瀾”(以海珠石一帶的珠江河段),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佔廣州城。當時主政廣東的兩廣總督佟養甲為了加強廣州城防,在海珠島上修築炮台,這是清代廣州府城南珠江上第一座炮台。按當時的文字記載,炮台、海珠寺共存一島,島上榕樹茂盛,花開時紅彤彤一片。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島上炮台被英軍摧毀。 [1] 
海珠石位置地圖 海珠石位置地圖
1905年,廣州市始設水警。清政府在珠江水上設水巡總局,直屬於廣東水師提督衙門。中華民國成立後的1912年,隸屬廣東省城警察廳的水巡總局改稱警察第十二區署及第一、二、三、四、五分署。警察第十二區署也設於海珠島。 民國六年(1917年)十月,以孫中山為大元帥的中華民國軍政府海軍艦隊,在海珠島設立海軍辦事處。
1928年建成海珠公園。公園原來通過浮橋與陸地的長堤大馬路相連。由東至西的建築或景點有程璧光像、銅壺滴漏、牌坊、李忠簡公讀書處、玻璃屋(南)、音樂亭、噴水池等。
1931年擴築新堤(俗稱新填地、今沿江西路)時,海珠石沉埋地下,成為新堤的一段,現在的新堤一橫路、二橫路(以東)就是原來海珠公園的所在地。原來的程璧光像被移至永安堂(現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東面前安放,在填海前,海珠公園的東端是胡文虎的永安碼頭。在新建馬路後,海珠公園並未被完全清拆。
新中國成立後,永安堂被充公,成為廣東省總工會所在地。永安堂前的程璧光像遂被毀,換成今日見到的工人雕像;在1950至60年代,公園剩下的亭台樓閣建成了海珠花園餐廳,成為該餐廳的園林景觀。
1990年代初,時任廣州市長的黎子流號令大拆廣州城以興建廣州地鐵。在這股風氣下,當局又對原海珠公園的建築進行清拆,但此後又無力開發一直丟空,曾有一面圍牆將這些殘桓斷壁封閉多年。
2000年,在長堤下水道改造工程中,意外發現深埋地下近七十載的海珠石。市政府曾規劃將顯露部分(30至60米)保護起來,在海珠石的遺址上面用透明鋼化玻璃鋪砌觀光道,重現海珠石風采。不過該計劃後來並沒有實現,海珠公園已被髮展商興建高層的住宅樓盤愛羣薈景灣,海珠石的部分就是被大廈壓在底下,剩餘部分的則被繼續掩埋在沿江西路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