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氏刺尻魚

鎖定
海氏刺尻魚,Centropyge heraldi,屬於觀賞魚類,又名海爾氏蓋刺魚、赫氏棘蝶魚,俗名黃新娘,蓋刺魚科刺尻魚屬。
海氏刺尻魚(Centropyge heraldi)別稱黃新娘,是西太平洋近海比較習見的魚類。海氏刺尻魚屬於珊瑚礁魚類羣,活動於珊瑚礁繁茂,含有豐富有機質碎屑的地區。它們屬於羣居性動物,擁有鮮亮的黃色體色,作為觀賞魚受到人們的喜愛。
中文學名
海氏刺尻魚
拉丁學名
Centropyge heraldi
別    稱
海爾氏蓋刺魚、赫氏棘蝶魚,黃新娘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刺尻魚屬
海氏刺尻魚
英文名稱
Yellow angelfish

海氏刺尻魚簡介

為輻
海氏刺尻魚 海氏刺尻魚
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本魚分佈於太平洋區,包括台灣、日本南部、印尼、菲律賓、越南、馬里亞納羣島、關島、澳洲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亞、密克羅尼西亞、帕勞、馬紹爾羣島、庫克羣島、斐濟、薩摩亞羣島、東加等海域。水深為10至45米,喜歡棲息在水質乾淨、珊瑚礁密生的水域,常單獨或成羣在海底活動,以藻類、珊瑚蟲或小型甲殼類為食。

海氏刺尻魚特徵

本魚體橢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頭背於眼上方平直。吻鈍而小。眶前骨遊離,下緣凸出,後方具棘;前鰓蓋骨具鋸齒,具一長強棘;間鰓蓋骨短圓。上下頜相等,齒細長而稍內彎。體被稍大櫛鱗,軀幹前背部具副鱗。魚體呈一致的金黃色,頭部顏色較暗,在眼睛周圍有許多黑褐色斑紋,除此身上則無其他斑紋。尾鰭後緣圓形。幼魚體色和成魚相似。背鰭硬棘15枚,軟條15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7枚;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尖形;腹鰭鈍尖形;尾鰭圓形。體長可達15釐米。

海氏刺尻魚品種簡介

黃新娘是一種很常見的小型神仙魚,因為廉價常被人們錯誤地當作入門品種飼養。如果你購買到150px以下的幼體,則十分幸運,多半那條魚可以成功地在你的水族箱裏成活下來。但如果是飼養250px的成年魚,就沒那麼簡單了。個體太大的魚很難適應人工環境,而且它們往往是用不合法手段捕撈來的,死亡率基本是百分之百。 [1] 

海氏刺尻魚產地分佈

黃新娘分佈地域很廣,很多地域種間存在差異。如菲律賓的個體多半在成年後眼睛周圍是黑褐色的,而印尼和馬來西亞海域的個體則沒有黑褐色的眼圈。一些印度洋地區的個體會在背鰭、尾鰭的末端出現紅色或褐色邊緣,各鰭還可能有淺綠色花紋。通常建議你選擇印尼的個體,從經驗上那裏的個體質量更好一些。 [1] 

海氏刺尻魚飼養方法

飼養幼體的黃新娘,可以先用豐年蝦誘導它開口吃食,待穩定後再逐步讓其適應人工飼料。薄片飼料很容易被接受,但接受顆粒飼料是有難度的。雖然這種魚很容易獲得,如果你願意,可以在捕撈豐收的季節信手購買到10條或20條。但飼養在一起後就要麻煩地關注它們是否毆鬥,而且不會有任何配對或產卵的徵兆出現。 [1] 

海氏刺尻魚注意事項

不要同時混養兩條黃新娘在的水族箱中,它們生性比較好鬥,一不留神就可能造成傷亡。如果是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請不要混養軟體動物和紐扣珊瑚,那些是它們喜歡的開胃菜。但是如果用純魚缸飼養,它們又會十分緊張,這讓人很頭疼。 [1] 
參考資料
  • 1.    白明.《海水觀賞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