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杧果屬

鎖定
海杧果屬(學名:Cerbera Linn.)是夾竹桃科下一個屬,喬木,具乳汁。葉螺旋狀互生,具柄,羽狀脈,無毛。花白色,喉部紅色或黃色;花多朵集成頂生的聚傘花序,具長總花梗;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無腺體;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具稜,喉部膨大,具被短柔毛鱗片5枚,基部縮小,花冠裂片5。約9種,分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及亞洲太平洋沿岸為多。我國產1種,分佈於南部海岸。
中文名
海杧果屬
拉丁學名
Cerbera Lin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捩花目
夾竹桃科
亞    科
雞蛋花亞科
蘿芙木族
海杧果屬
分佈區域
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澳大利亞
模式種
Cerbera manghas Linn.

海杧果屬形態特徵

喬木,具乳汁。葉螺旋狀互生,具柄,羽狀脈,無毛。
花白色,喉部紅色或黃色;花多朵集成頂生的聚傘花序,具長總花梗;花等5深裂,內面基部無腺體;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形,具稜,喉部膨大,具被短柔毛鱗片5枚,基部縮小,花冠裂片5,在花蕾時向左覆蓋;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筒喉部,花絲短,花葯內藏,與柱頭分離,卵圓形,頂端短尖,基部圓;無花盤;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絲狀,柱頭球形,基部環狀,頂端2裂;每心皮有胚珠4顆。核果2個,離生或單個,闊卵圓狀或球狀,外果皮纖維質或木質,內有種子1~2顆;無胚乳,子葉薄或厚,肉質,胚根很短。 [1] 

海杧果屬分佈範圍

約9種,分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及亞洲太平洋沿岸為多。我國產1種,分佈於南部海岸。 [2] 

海杧果屬下級分類

海杧果 Cerbera manghas L. [2] 

海杧果屬代表植物

海杧果Cerbera manghas L
喬木,高4-8米,胸徑6-20釐米;樹皮灰褐色;枝條粗厚,綠色,具不明顯皮孔,無毛;全株具豐富乳汁。葉厚紙質,倒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稀長圓形,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長6-37釐米,寬2.3-7.8釐米,無毛,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中脈和側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凸起,側脈在葉緣前網結;葉柄長2.5-5釐米,淺綠色,無毛;花白色,直徑約5釐米,芳香;總花梗和花梗綠色,無毛,具不明顯的斑點;總花梗長5-21釐米;花梗長1-2釐米;花萼裂片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頂端短漸尖或鈍,長1.3-1.6釐米,寬4-7毫米,不等大,向下反捲,黃綠色,兩面無毛;花冠筒圓筒形,上部膨大,下部縮小,長2.5-4釐米,直徑:上部7-10毫米,下部約3毫米,外面黃綠色,無毛,內面被長柔毛,喉部染紅色,具5枚被柔毛的鱗片,花冠裂片白色,背面左邊染淡紅色,倒卵狀鐮刀形,頂端具短尖頭,長1.5-2.5釐米,寬:上面1.5-2.5釐米,下面約8毫米,兩面無毛,水平張開;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喉部,花絲短,黃色,基部肋狀凸起,花葯卵圓形,頂端具短尖,基部圓形,向內彎;無花盤;心皮2,離生,無毛,花柱絲狀,長2.3-2.8釐米,柔弱,無毛,柱頭球形,基部環狀,頂端渾圓而2裂。核果雙生或單個,闊卵形或球形,長5-7.5釐米,直徑4-5.6釐米,頂端鈍或急尖,外果皮纖維質或木質,未成熟綠色,成熟時橙黃色;種子通常1顆。花期3-10月,果期7月-翌年4月。
產於廣東南部、廣西南部和台灣,以廣東海南分佈為多。生於海邊或近海邊濕潤的地方。亞洲和澳大利亞熱帶地區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印度。
果皮含海杧果鹼、毒性苦味素、生物鹼、氰酸,毒性強烈,人、畜誤食能致死。樹皮、葉、乳汁能製藥劑,有催吐、下瀉、墮胎效用,但用量需慎重,多服能致死。喜生於海邊,是一種較好的防潮樹種。花多、美麗而芳香,葉深綠色,樹冠美觀,可作庭園、公園、道路綠化、湖旁周圍栽植觀賞。
本種久與印度和馬來西亞產的Cerbera odollam Gaertn. 相混;根據最近多人的觀察,認為後者的花冠白色,喉部染黃色,花冠裂片長過花冠筒;雄蕊着生在冠筒中部,二者確然有明顯的區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