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地彩龜

鎖定
海地彩龜(學名:Trachemys decorata):澤龜科、彩龜屬下的一種淡水龜。甲殼長度8-14.5釐米,體重378-240克,具性二態性,雌性往往比雄性大。雄性甲殼扁平,尾巴長而粗壯,基部粗,指甲發達。雌性甲殼圓形,尾巴和爪子短。
喜歡的棲息地是湖泊、池塘和水生植物豐富的緩流泥濘河流。雜食性,以水生植物、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為食。分佈於多米尼加和海地境內。
中文名
海地彩龜 [4] 
拉丁學名
Trachemys decorata
別    名
伊斯帕尼奧拉島彩龜
西班牙島彩龜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龜鱉目
亞    目
曲頸龜亞目
澤龜科
彩龜屬
海地彩龜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arbour & Carr, 1940)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1] 
同義學名
Pseudemys decorata Barbour & Carr, 1940
外文名
英文 Hispaniolan Slider
西班牙文 Jicotea

海地彩龜形態特徵

海地彩龜甲殼長度8-14.5釐米,體重378-240克,具性二態性,雌性往往比雄性大。雄性甲殼扁平,尾巴長而粗壯,基部粗,指甲發達。雌性甲殼圓形,尾巴和爪子短。海地彩龜與紅耳彩龜不同,它們的頭上沒有紅色斑塊。脖子、腳和尾巴上有明顯的淺色和深色條紋。它們的背殼棕色,底殼黃色。 [3] 
圈養個體明顯大於野捕個體。基於甲殼長度小於10釐米的個體,性別比例與野外捕獲或圈養個體的胎次沒有差異。雌性往往比雄性更大更重。大約10%的個體顯示出橙色的顳上條紋,這表明海地彩龜與安的列斯彩龜紅耳彩龜雜交。 [5] 
海地彩龜

海地彩龜生活習性

喜歡的棲息地是湖泊、池塘和水生植物豐富的緩流泥濘河流。夏天,當池塘的水乾涸時,該物種就在泥濘中挖洞或躲在樹林或高草叢中。是一種淡水龜,可以生活在陸地和水中,但更喜歡靠近淡水。雜食性,成體以水生植物、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為食。年幼的海地彩龜主要是食肉動物,食物包括昆蟲(蟋蟀)、魚、植物等。在圈養時,和其他彩龜相同,以龜丸、胡蘿蔔、西紅柿、去皮葡萄和菠菜等為食。 [3] 

海地彩龜分佈範圍

分佈於多明尼加共和國和海地。 [1] 
海地彩龜分佈圖 海地彩龜分佈圖 [4]

海地彩龜繁殖方式

求偶期間的雄性採用北美和西印度羣島彩龜屬動物的典型儀式,在雌性口吻前振動前腿。產卵發生在4-7月之間,孵化在7-9月之間。出生時,小龜的甲殼長約3釐米,與成體相比,背殼更拱形,顏色更亮。 [3] 

海地彩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 ver3.1——易危(VU)。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