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羅非魚

鎖定
海南羅非魚,海南省所轄海口市、儋州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白沙縣、瓊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海南地處熱帶-亞熱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温22-25.5℃,年光照1750-2650小時,太陽總輻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降雨量約1639毫米,適宜羅非魚生長。海南羅非魚體型呈紡錘型,體被圓鱗,肌肉豐滿,體表紋理清晰,光澤鮮豔,口緣有細密的小齒;體色為灰黑色、藍黑色或橘紅色,且體色深淺隨棲息環境而變化;體側有黑色橫向帶狀條紋7-9條,尾鰭有放射狀或環狀條紋;背鰭和臀鰭有斑點。體表光滑,肌肉結實且富有彈性,其臀鰭、腹鰭、背鰭具有堅鋭的鰭棘。水煮試驗魚肉呈白色,肉味清香,肉質細嫩鮮美,彈性好,無土腥味 [1]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海南羅非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海南羅非魚
產地名稱
海南省
品質特點
紡錘型,體被圓鱗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8年2月12日

海南羅非魚產品特點

海南羅非魚品質特性

海南羅非魚
海南羅非魚(6張)
海南羅非魚體型呈紡錘型,體被圓鱗,肌肉豐滿,體表紋理清晰,光澤鮮豔,口緣有細密的小齒;體色為灰黑色、藍黑色或橘紅色,且體色深淺隨棲息環境而變化;體側有黑色橫向帶狀條紋7-9條,尾鰭有放射狀或環狀條紋;背鰭和臀鰭有斑點。體表光滑,肌肉結實且富有彈性,其臀鰭、腹鰭、背鰭具有堅鋭的鰭棘。水煮試驗魚肉呈白色,肉味清香,肉質細嫩鮮美,彈性好,無土腥味 [1] 

海南羅非魚營養價值

海南羅非魚理化指標: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脂肪;富含多種礦物質。
項目
指標
蛋白質
17%-21%
膽固醇
36毫克/100克-37.8毫克/100克
脂肪
1.5%-2.5%
393.5毫克/100克-397.5毫克/100克
254毫克/千克-260毫克/千克
5毫克/千克-6毫克/千克
200毫克/100克-206毫克/100克
50毫克/100克-65毫克/100克
0.3毫克/千克-0.4毫克/千克

海南羅非魚產地環境

海南羅非魚氣候情況

海南地處熱帶-亞熱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温22-25.5℃,年光照1750-2650小時,太陽總輻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降雨量約1639毫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養殖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羅非魚幾乎全年都可以生長 [1] 

海南羅非魚土地資源

海南土地資源充沛,適宜開挖養殖羅非魚的低窪地、半荒地、山塘等水域面積較大,可開發面積1.5萬公頃,可改造的低產舊池塘約6000公頃,未充分利用的山塘約6000公頃,這給海南進一步擴大羅非魚養殖面積提供了有利的空間。除此之外,海南省普遍羅非魚養殖環境都是沙底(內地大部分以泥巴、泥底為主),使得海南羅非魚沒有淡水魚普遍有的土腥味 [1] 

海南羅非魚水源水質

海南省雨量充沛,淡水資源豐富,河流眾多,全省獨流入海的河流154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8條,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條。海南地處海島,工業污染源少,擁有良好養殖生態環境,有“健康之島”和“綠色之島”的美譽,因此水質環境優良。海南環境監測部門對該省內陸水域水質監測分析表明,絕大部分水質達國家漁業用水標準的第一類水質標準,使得羅非魚養殖產品的質量安全係數高 [1] 

海南羅非魚歷史淵源

海南省是中國羅非魚的養殖地區,羅非魚養殖歷史悠久。
1956年,海南省從越南引進莫桑比克羅非魚,開始了羅非魚在中國的養殖歷史 [3] 
2014年9月11日,海南省在海口市舉辦羅非魚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4] 

海南羅非魚生產情況

2003年,海南省羅非魚養殖面積15萬畝,產量近10萬噸 [5] 
2011年,海南省羅非魚出口量10.3萬噸,出口值3.2億美元,羅非魚產量30.7萬噸,從事羅非魚產業的人員超過3.5萬人,羅非魚池塘養殖面積28.4萬畝,產量19.4萬噸;水庫養殖羅非魚面積14.7萬畝,產量5萬噸。全省從事羅非魚魚苗繁殖和苗種培育生產的企業40多家,年生產苗種54.7億尾。全省有水產品加工出口企業34家 [6] 
2018年,海南省羅非魚年產量35萬噸,年出口羅非魚產品超過10萬噸 [7] 

海南羅非魚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海南羅非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海南羅非魚地理標誌

海南羅非魚地域保護範圍

海南羅非魚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海南省所轄海口市、儋州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白沙縣、瓊中縣共計11個市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08°56′-111°03′,北緯18°35′-20°10′ [2] 

海南羅非魚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品種:尼羅羅非魚(吉富系列羅非魚)或雜交奧尼羅非魚
2、養殖生產流程:
(1)養殖產地選擇
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供電保障、排灌方便、水源沒有對漁業水質構成威脅,並且遠離工業“三廢”、農業廢棄物、醫療機構污水的無污染地區作為海南羅非魚生產地。池塘養殖要求東西走向,通風向陽,面積5畝以上,30畝以下,水深2-3米,排灌分離,養殖淤泥小於30釐米;網箱養殖要求背風向陽,水體微流,水深4米以上。
(2)水源水質要求
養殖水體透明度維持在25-30釐米,水色為爽、嫩、滑狀態。pH在7.5-8.7之間,氨氮0-0.2毫克/L以下,亞硝酸鹽0-0.15毫克/升以下。
(3)苗種的選擇與合理的放養密度
①從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苗種生產企業選購苗種,可採取一次性放養或分級標粗輪養的養殖模式。
②建議吉富系列羅非魚畝放養量為1500-2300尾不等,搭配少許濾食性魚類,既可增加產量,又能達到生物調節池水的作用。
(4)漁業設備的配置
每5畝精養水面需配置1.5千瓦的增氧機一台,有條件可以同時配備耕水機一台。供電系統能正常提供電力,尤其是羅非魚精養的中、後期更要注意增氧系統的正常運轉。
(5)飼料的選購
飼料是保障羅非魚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飼料的選購必須來源於合法的生產企業。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飼料的保鮮性良好,不得使用黴變或超期的飼料。
(6)飼養管理
在飼養管理中應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生產過程中的“三項記錄”,堅持做到科學管理,科學操作,並把管理工作細化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①水質調節,正常水深要求2米以上。在高温季節,中午開增氧機,同時適當增加換水次數,使池水保持清、爽、嫩。平時每1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1/3,可使用沸石粉、微生物製劑、石灰、底質改良劑等改善底質、水質。
②巡池,每天巡池一次,觀察水質,水温變化和親魚的活動情況。
③檔案管理,堅持專人專管,親魚登記檔案制度。即記錄親魚來源地、品種名稱、放養、投飼、用藥、水温、溶解氧、pH值、每次篩選時間、巡池觀察情況等。
④定時投飼,每日二次,上午8-9時、下午5-6時。
⑤飼料要求,粗蛋白質含量30%以上,配合飼料應符合NY 5072-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的規定。
⑥投飼量,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3%,同時視魚攝食情況適當調節。
(7)商品魚的出售
嚴格實行抽樣檢測與休藥期的工作程序,堅持做檢測不達標不上市,尤其加強對曾經使用限用藥品的產品或休藥期未到期的產品的監管,凡使用違禁藥品的產品一律不允許上市出售,只有這樣才能從基本上保障產品質量的安全。
3、用藥原則
(1)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2)用藥前查清藥品的批准文號,用法用量、藥理藥效等以及是否來源於合法的生產企業,同時索要票據存底。
(3)儘量選購高效、速效、毒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漁用藥,嚴禁人用藥用於治療羅非魚病。提倡使用生物性藥或生物製劑。
(4)對症下藥,防止亂用或增大用藥量,延長用藥的時間。
(5)不得使用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藥物或添加劑,也不得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抗菌素類藥物。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1、親魚來源:種苗生產企業需持有市縣級以上(含市縣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發放的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並向國家級或省級羅非魚良種場購買良種親本。親本的選擇執行SC/T 1027-2016尼羅羅非魚和SC/T1045-2001奧利亞羅非魚親魚的標準。
2、苗種:海南羅非魚苗種的培育方法、質量應符合SC/T 1008-2012 淡水魚苗種池塘常規培育技術規範和DB 46T 94-2007 羅非魚苗種繁育技術規程。雜交奧尼羅非魚的制種和苗種培育方法還應符合SC/T 1046-2001 奧尼羅非魚制種技術要求和SC/T 1120-2014奧利亞羅非魚苗種的要求。
3、飼料:飼料安全衞生指標應符合GB 13078-2017 飼料衞生標準、NY 5072-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和SC/T 1025-1998 尼羅羅非魚配合飼料營養標準的規定。
4、成魚飼養及養殖管理:池塘成魚飼養參照NY/T 503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獸藥使用準則、DB46T 52-2006 無公害食品 奧尼羅非魚養殖技術規範和DB46T 130-2008 吉富尼羅羅非魚養殖技術規程的要求執行;網箱成魚飼養管理參照SC-T 1006-1992 淡水網箱養魚通用技術要求和SC/T 1006-1992 淡水網箱養魚 通用技術要求的規定執行。
5、安全要求:嚴格按照GB 11607-1989 漁業水質標準、NY/T 5361-2016 無公害農產品 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NY 5051-2001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2-2001 無公害食品 海水養殖用水水質、NY/T 503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獸藥使用準則、NY 5070-2002 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NY 5071-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2-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 5073-2006 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SC-T 9101-2007 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等標準為總體基準要求,組織和開展羅非魚親魚培育、苗種培育和成魚飼養等系列養殖生產管理。
6、運輸、儲存:活魚運輸宜用活魚運輸車或其他有充氧裝置的運輸設備;活魚貯存可在潔淨、無毒、無異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體中進行;裝運和貯存活魚用水水質應符合NY 5051-2001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規定。

海南羅非魚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嚴格來自登記確定的地域保護範圍;
(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並在有效監管下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4)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責任義務。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標誌使用人收取使用費。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1)可以在產品及包裝上同意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海南羅非魚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或委託方)的檢測和督導:
(2)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3)正確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養殖管理和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