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南崖豆藤

鎖定
海南崖豆藤(Millettia pachyloba Drake)是豆科崖豆藤屬植物,巨大藤本,長達20米;樹皮黃色,粗糙,縱裂。花期4-6月,果期7-11月。
中文名
海南崖豆藤
拉丁學名
Millettia pachyloba Drake [3] 
別    名
毛瓣雞血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崖豆藤屬
海南崖豆藤

海南崖豆藤形態特徵

海南崖豆藤線稿圖 海南崖豆藤線稿圖
巨大藤本,長達20米;樹皮黃色,粗糙,縱裂。小枝挺直,密被黃褐色絹毛,漸脱落,皮孔大,散佈,莖中空。羽狀複葉長25-35釐米;葉柄長6-8釐米;托葉三角形,長3-4毫米,宿存;小葉4對,間隔2-2.5釐米,厚紙質,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7-17釐米,寬3-5.5釐米,先端短漸尖或鈍,有時呈淺凹缺,基部圓鈍,上面光亮無毛,下面密被黃色平伏絹毛,漸脱落,側脈13-17對,平行直達葉緣,細脈在側脈間垂直連結,上面微凹,下面明顯隆起;小葉柄長5-6毫米;小托葉針刺狀,長約3毫米,被毛。總狀圓錐花序頂生,或2-3枝近枝梢腋生,長20-30釐米,密被黃褐色絹毛,漸脱落,生花節長4-5毫米;花3-7朵着生節上;苞片和小苞片均小,三角狀線形,密被黃色絹毛,脱落;花長1.2-1.5釐米;花梗長2-3毫米;花萼杯狀,長約3毫米,寬4-5毫米,密被絹毛,萼齒尖三角形,短於萼筒,上方2齒幾全合生;花冠淡紫色,花瓣近等長,旗瓣密被黃褐色絹毛,扁圓形,長10-12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截形,無胼胝體,瓣柄短,翼瓣長圓形,具1耳,龍骨瓣闊長圓形,先端粘連,翼瓣和龍骨瓣的外露部分均密被絹毛;雄蕊二體,離生的1枚花絲上有稀疏柔毛;無花盤;子房密被絹毛,花柱成直角上彎,柱頭點狀,胚珠4-6粒。莢果菱狀長圓形,長5-8釐米,寬3-4釐米,厚約2釐米,腫脹,先端喙尖,基部圓鈍,密被黃色絨毛,後漸脱落,木質,瓣裂,有種子1-4粒;種子黑褐色,具光澤,擠壓成棋子形。花期4-6月,果期7-11月。 [1]  [4] 

海南崖豆藤分佈範圍

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南部)及雲南。生於溝谷常綠闊葉林中,海拔1500米以下。越南北部也有分佈。 [1] 

海南崖豆藤主要價值

【藥 名】:海南崖豆藤
【拼 音】:HAINANYADOUTENG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海南崖豆藤的根莖、種子。
【功 效】:祛風除濕、殺蟲消腫。
【主 治】:治風濕痹症、筋骨、關節疼痛、麻痹。
【性味歸經】:辛、苦,温。肝、腎、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根莖煎湯6一12克。外用:種子搗敷。
【考 證】: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説一豆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