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崖豆藤屬

鎖定
崖豆藤屬(學名:Millettia Wight et Arn.)是豆科下一個屬,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或喬木。羽狀複葉互生;圓錐花序大,頂生或腋生,莢果扁平或腫脹,線形或圓柱形。約200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35種,產西南部至台灣,西南部最盛,有些可為殺蟲劑,有些供藥用,有些供觀賞用。
中文名
崖豆藤屬
拉丁學名
Millettia Wight & Ar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崖豆藤屬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目
薔薇亞目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灰毛豆族
分佈區域
分佈熱帶和亞熱帶的非洲、亞洲和大洋洲

崖豆藤屬形態特徵

奇數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或喬木。羽狀複葉互生;托葉早落或宿存,小托葉有或無;小葉2至多對,通常對生;全緣。圓錐花序大,頂生或腋生,花單生分枝上或簇生於縮短的分枝上;小苞片2枚,貼萼生或着生於花梗中上部;花長1-2.5釐米,無毛或外面被絹毛,花萼闊鍾狀,萼齒5,上方1齒較小,或為4齒;花冠紫色、粉紅色、白色或堇青色,旗瓣內面常具色紋,開放後反折,翼瓣略小,龍骨瓣前緣多少粘合面稍膨大,但不作距形,也不具喙,瓣柄較長;雄蕊二全(9+1),對旗瓣1枚有部分或大部分與雄蕊管連合成假單體,花葯同型,縫裂,中部以下揹着,花絲頂端不膨大;具花盤,但有時甚至不發達;子房線形,具毛或無毛,無柄或具短柄,胚珠4-10粒;花柱基部常被毛,中上部無毛,圓柱形,上彎或弧曲,柱頭小,頂生,盤形或頭狀。
莢果扁平或腫脹,線形或圓柱形,單粒種種子時呈卵形或球形,開裂,稀遲裂,某些種的子房柄在果期伸長成明顯的果頸,有種子2至多數;種子凸鏡形、球形或腎形,擠壓時成鼓形,珠柄常在近軸一側,呈肉質而膨大,腫臍周圍常有一圈白色或黃色假種子,一側延長成帶狀纏繞於珠柄上。 [1] 

崖豆藤屬分佈情況

約200種,分佈熱帶和亞熱帶的非洲、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35種,11變種。 [1] 

崖豆藤屬下級分類

寬果組 Sect. Acinacicarpae Z. Wei
棒果組 Sect. Corynecarpae Z. Wei
曲柱組 Sect. Curvistylae Z. Wei
短柱組 Sect. Eurybotryae Dunn
碩果組 Sect. Macrospermae Dunn
崖豆組 Sect. Millettia [2] 

崖豆藤屬代表植物

長梗崖豆藤MillettialongipedunculataZ. Wei
藤本。莖皮褐色,平滑,無皮孔,枝細柔,初密被黃色絨毛,後禿淨。羽狀複葉長30-35釐米,葉柄長5-6釐米,和葉軸均被黃色絨毛,後漸脱落,葉軸粗硬,上面無溝;托葉披針形,錐尖,長4-5毫米,具3脈;小葉(2-)3對,紙質,披針形,頂生小葉較大,長12-20釐米,寬3.5-6釐米,下部1對較小,長4-8釐米,寬2.5-3.5釐米,先端尾尖,基部闊楔形至近狹心形,綠黃色,上面被平伏細柔毛,中脈及葉緣較密,下面密被平伏柔毛,側脈7-10對,直達葉緣環結,細脈橫向連成網狀,兩面均清晰;小葉柄粗短,長約2毫米;小托葉刺尖,長3-4毫米。圓錐花序細柔而長,長20-40釐米,多分枝,具總花梗,密被黃色絨毛;花疏生;苞片線狀錐形,長5-7毫米,宿存,小苞片線形,離萼生;花長1.5-1.7釐米,花梗長約5毫米;花萼杯狀,長約6毫米,寬約5毫米,萼齒短於萼筒,上方2齒合生成闊三角形,最下方1齒狹尖;花冠紅色,旗瓣和萼同被密絹毛,倒卵形,基部截形,具2耳,無胼胝體,翼瓣短,長為旗瓣的五分之三,基部具耳,龍骨瓣闊鐮形,具耳;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花盤杯狀;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旋曲,柱頭下指,胚珠6粒。莢果菱形至長圓形,長3.5-8釐米,寬約2.2釐米,密被深褐色絨毛,漸脱落;頂端具彎喙,常扭曲,種子間稍縊縮,有種子1-3粒;種子紅褐色,長約1.5釐米,寬約2釐米,厚約0.8釐米,種臍偏於一邊。花期5-8月,果期7-10月。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