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浣花

鎖定
浣花是一種草本植物,開白色小花,呈味苦。在古時民間多用作藥品,其中含有避孕藥品成分。
中文名
浣花
外文名
Hua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生長環境
路邊、水邊

目錄

浣花簡介

浣花 浣花
電視劇《浣花洗劍錄》中提到的浣花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開白色小花,味苦,是古時宮廷和民間常用的藥。長期服用由浣花草熬製的湯藥,可以達到避孕的目的。也有人把浣花草作為流產的藥物,但效果不明顯。
通常被稱為迎春花。 通常被稱為迎春花。
其生長在路邊、水邊。顧名思義,就是能“浣洗”女性身體(“花”),使之不遭玷污、保持純潔的一種草。其包含的成分有避孕作用。對於那些沒有愛情、被迫結婚的女人常使用它來達到不給男方生子,讓其“絕後”令男方狼狽的目的。重慶奉節白帝鎮的一個叫浣花的小鄉村就生長着很多浣花草。奉節白帝城就在浣花溪畔。著名詩人杜甫曾經在浣花這裏作過不少詩篇,除了成都杜甫草堂,長滿浣花草的浣花也有杜甫居住過的另一草堂。
浣花 浣花

浣花浣花溪

浣花溪因為詩人杜甫而聞名,杜詩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茅廬為秋風所破歌》便成文於此,這裏除了含蓄婉約的景緻之外,浣花溪的背景是悠遠的文化,詮釋它的是一首首優美的詩句,茅廬、小溪、竹林,樓閣、小橋、卵石,就是當時浣花溪的寫照。杜甫的茅廬常常被掀起了三重茅,雨夜難熬,嬌兒也為此不能睡好,只能奔波於修復茅廬的工作中,所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彼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定是杜甫發自內心的呼喊。
這裏還流傳着一個浣花夫人的故事。傳説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邊一個農家的女兒,她年青的時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個遍體生瘡的過路僧人,跌進溝渠裏,這個遊方僧人脱下沾滿了污泥的袈裟,請求替他洗淨。姑娘欣然應允。當她在溪中洗滌僧袍的時候,卻隨手漂浮起朵朵蓮花來。霎時遍溪蓮花泛於水面。浣花溪因此聞名。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7張)
今日的浣花溪是怎樣的呢?
梧桐掩映的林蔭道兩旁是成都有名的園子。左邊是紀念杜甫的杜甫草堂,紅色花牆蜿蜒前行,滿園子翠綠竹子不甘寂寞,從花牆的空隙中伸出來,從牆頭越出來,清風徐來,枝葉就颯颯搖擺發出沙沙的聲音,更襯出這條路的靜謐。右邊是去年才落成的“草堂之春”別墅區,倚着流水淙淙、碧綠清澈的浣花溪而建,鐵花低牆被金銀花藤蔓纏繞,牆內的竹林疏疏朗朗。低調古樸的灰色系建築,被烏木色的房檐、柱子和窗欞勾畫出輪廓,落地玻璃鑲嵌在雕花的窗欞上,顯得更加清透。抬眼望去園子裏的銀杏林、樟樹林挺拔婆娑,滿園子不見大片的草坪,只有蜿蜒曲折的拼石小路和道旁錯落有致、鑲嵌相宜的花卉。常青的黃秧被修剪成各種形狀,呈弧線種植的杜鵑嬌羞而嫵媚,白色卵石鋪就的溪岸與碧綠的溪水相映成趣,襯着岸上精緻的園藝小品,在梧桐樹蔭下靜靜流淌。
小溪從一座廊橋下淌過,河面頓時變得寬闊,南來的溪流也匯聚於此,形成小湖泊。白色鵝卵石佈滿了斜坡的河堤,三兩頑童嬉戲其上,白天鵝依然昂首悠遊碧波上。東去的流水陡然從大岩石上跌落,便成了小小的瀑布,為滿眼的綠色添了生動和情趣。其實,不知不覺中,已經入了另一個大園子—浣花溪公園。它佔地兩百畝,多為坡地,利用坡地本身的形勢,將樹木、草坪、花卉鋪陳其間,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拼石的道路、木石結合的台階、從斜坡上流淌下來的花卉,少了人為的雕飾,刻意的佈置,顯得爛漫而隨性。大片的香樟、銀杏、楠木槐樹林各自佔領着領地,不管在山坡下、道路旁、林子裏都有供遊人休息的木凳,和顏悦色的老人,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擺龍門陣、聽鳥叫、逗鸚鵡、喝茶、讀報,從容安詳,一派天倫之樂
百花潭公園為浣花溪公園所包圍,大園子裏套小園子。雖然隔着一道矮牆,一扇門,可是對樹木來説根本不成為阻礙。它們樹冠相接,稍起風就能相互撫摸,它們的樹根相連,一起吮吸着養分,默默傳遞着情意。
浣花溪公園
成都浣花溪公園是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的核心區域,位於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環路與二環路之間,北接杜甫草堂,東連四川省博物館,佔地32.32公頃,建設總投資1.2億元,於2003年建成。浣花溪公園以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為背景,運用現代園林和建築設計的前沿理論,將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觀,古典園林和現代建築藝術,民俗空間和時代氛圍有機結合,以自然雅緻的景觀和建築凸現川西文化醇厚的歷史底藴,是一座集將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觀、古典園林和現代建築藝術有機結合的城市公園。
園內山水交融,花草樹木綠陰蔽日,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組成,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是成都市迄今為止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的開放性城市森林公園。形象演繹了杜甫的詩意韻味.被評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級公園。
看點
梅園 園以水為主,種植有梅花、竹子,水、橋、綠樹交融為一體。
綠波湖 是成都最大的人工湖。湖上大小島嶼與道路相連,湖光山色,充滿了詩情畫意。
萬樹園 從“風雨廊橋”入園,便是萬樹園,園內遍植銀杏、桂花、玉蘭、梔子樹…… 壩調茶園, 浣花溪和幹河在此交匯,是觀賞河景的最佳場所。
萬竹廣場 為竹藝休閒區,以四川傳統的竹加工工藝體現川西文化特色。廣場上由全鋼化玻璃製成的玻璃屋,是夜晚看星星的絕佳場所。
白鷺洲 充滿“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的意境,獨特的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景觀。在觀鷺區有大片喬木林地,在水邊設有觀鷺步道,山丘上建起了一個川西民居風格的“觀鷺軒”,從此可看到“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杜甫詩意。
浣花溪公園毗鄰杜甫草堂,總佔地面積為553.8畝,園內有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公園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組成,園內山水交融,花草樹木綠陰蔽日。市民不出二環路就可享受到“一座青山、一汪綠水、白鷺齊飛”的美景。
浣花溪公園內由萬樹園、梅園、白鷺園三園組成。萬樹山、一個人工湖--滄浪湖、陽光草坪、一處濕地--白鷺洲、兩幢景觀建築、四個大型休閒觀演廣場,浣花溪公園有濃郁的川西文化特色,景區星羅棋佈於三園之中。園內綠化面積達到21萬平方米,百年古桂、香樟、銀杏、芙蓉竹枝繁葉茂,五彩繽紛的鮮花競相開放,綠茵茵的草坪散發出陣陣清香。
從浣花溪廊橋到杜甫草堂南大門照壁,這段388米長的詩歌大道是詩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長廊,這裏記錄了從杜甫、李白和屈原,到當代共計300名左右著名詩人的形象、朝代、生卒年,以及著名詩句。
花香鳥語、濕潤的新鮮空氣環境中,晨煉、遛鳥、呼吸新鮮空氣的市民隨處可見。特別是每到週末、節假日,市民相邀親朋好友休閒聚會的好去處,悠閒自得的品茶,觀景嘗花慢步遊。浣花溪公園現已逐步變成市民免費的“綠色氧吧”,吸引了中外遊客慕名前往遊覽,給人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心情。
浣花箋
薛濤(約759-834)唐著名女詩人。
曾居成都浣花溪,這個女校書喜歡在自己住處,成都浣花溪造紙,採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的精美小彩箋,常用於寫小詩酬和,人稱“薛濤箋”或“浣花箋”。由於浣花溪水清滑,所造紙箋光潔可愛,為它處所不及。關於“浣花箋”有很多題詠,韋莊有詩曰:“浣花溪上如花客,綠暗紅藏人不識。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手把金刀劈彩雲,有時剪破秋天碧。不使紅霞段段飛,一時驅上丹霞壁。”李商隱也有詩讚曰:“浣花溪紙桃花色,好好題詩掛玉鈎”。薛濤死後,很少再有人能用溪水造箋紙了。
浣花日
1.亦作"浣花天"。
2.成都舊時習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遊於浣花溪畔,稱"浣花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四月十九日, 成都 謂之浣花,遨頭宴於 杜子美草堂 滄浪亭 。傾城皆出,錦繡夾道。自開歲宴遊,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時。予客 蜀 數年,屢赴此集,未嘗不晴。 蜀 人云:‘雖戴白之老,未嘗見浣花日雨也。’”
宋 陸游 《初夏》詩:“已過浣花天,行開解粽筵。”亦省稱“ 浣花 ”。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遊西湖》:“藍尾忽驚新火後,遨頭要及浣花前。”自注:“ 成都 太守自正月十日出遊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
宋 陸游 《敍州》詩:“ 楚 柂 吳 檣又遠遊,浣花行樂夢 西州 。”
應該都由浣花夫人的故事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