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

鎖定
馥莉基金會全稱“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由宏勝飲料集團總裁宗馥莉女士發起成立,圍繞“食品安全”開展工作,以“引領中國食品安全環境改善,創新中國公益慈善模式”為使命,堅持引路式公益慈善,推動“有效公益”進程,希望作為食品安全領域的倡議人,為社會組織、個人、政府搭建起共同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橋樑,“集小力,聚大力”,共同推動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改善。
中文名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
外文名
Zhejiang Fuli Charity Foundation
成立時間
2014年5月
性    質
非公募基金會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創始人

宗馥莉,高級工程師,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中華全國工商聯執委,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常委,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
2004年,宗馥莉從美國學成歸國發展,於2007年創立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並出任總裁。2014年獲得“中國慈善推動者年度智慧推動者“稱號 [1] 
作為一名企業家,她懷揣感恩之心,熱心公益事業。2007年,年僅25歲的宗馥莉設立“馥莉慈善基金”,即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的前身。2007年至2014年期間,馥莉慈善基金主要慈善公益舉措包括慈善助學、特殊羣體幫扶、重大災難救助等。七年時間已經累計捐出5000餘萬元。在她的帶領下,宏勝集團曾獲得第四屆浙江慈善獎 [2] 
通過多年的發展與摸索,馥莉慈善基金核心慈善公益領域逐漸清晰,圍繞食品安全建設,傳播“自強式”“傳遞式”“引領式”的公益理念,進一步建立扶助此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被提上議程。2014年3月,宗馥莉作為發起人,正式向浙江省社會組織管理局提出申請,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基金會以推動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資助食品行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食品安全研究和知識普及工作為核心內容。未來,馥莉慈善基金會將圍繞“食品安全”開展各項公益行動,為保障好中國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斷努力發展目標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旨在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推動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的發展。基金會重視與政府有關部門、各大專院校、各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的合作,努力提升基金會本身服務的專業水平,通過食品安全為核心的馥莉慈善基金會系列行動,將主要包括食品源頭保護、食品安全信息普及兩大類,公益項目包括食品領域人才培養、食品安全環境優化、食品安全知識科普等類別,從而不斷推動食品行業和食品本身的安全;優化食品行業人才培養模式;增強普通公眾的食品安全與食品營養意識,為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慈善理念

馥莉基金會以“ 源始善心,馥為善行,至誠至意,如莉釋馥”為宗旨,本着簡單的慈善公益之心,以我們的首先作為,呼籲社會的關注與踐行,讓“有效公益”的概念滲透進中國社會公益,以“自強式”、“傳遞式”“引路式”公益慈善理念為項目運作指南,努力改變慈善是對貧困者的憐憫和施捨的傳統觀點,幫助自助之人,鼓勵善行延續,弘揚社會正能量,以馥莉慈善基金的善舉形成引領,建立人人有善心的公益樂土。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發展歷程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前身——馥莉慈善基金成立 [3] 
2007年9月,在浙江省慈善總會領導的支持與幫助下,宗馥莉總裁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在浙江省慈善總會設立“馥莉慈善基金” 項目。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家境貧困的學生完成學業和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
2008年六一節前,“馥莉慈善基金”發出“一本書,成就一個夢想”的倡議書 [4]  ,在蕭山開發區友誼學校等9所民工子弟小學建立了“愛心圖書室”。
2009年將馥莉助學金項目改設在高校中,並投入10餘萬元建立“浙江大學馥莉助學金愛心團隊專項活動基金”和“浙江大學馥莉助學金國際交流獎助學金”,分別用於資助社團公益活動項目和為學生(特別是貧困生)提供跨文化的交流機會和國際化的專業實踐機會。
此外,馥莉慈善基金還積極參與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給寧夏等邊遠地區的貧困學校捐贈童裝等公益行動。
期望社會共同關注食品領域困境——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成立
經過幾年的企業經營,接受了國內外雙重教育的宗馥莉看到了國內食品行業在標準、設備技術、人才培養等缺失的窘境;認識到自身作為中國食品飲料龍頭企業所應承擔的示範與引領責任。
2012年8月,宗馥莉總裁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7000萬元設立“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教育基金”,專項用於建設“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 [5]  ,支持食品學科營養與安全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為中國食品行業培養專業高端人才,改善和提升中國食品行業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此舉獲得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的高度褒揚,並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自強式”、“引路式”、“傳遞式”慈善理念的形成
在貧困助學方面,馥莉慈善基金區別於其他助學基金,只為貧困學生提供一年的助學金,因為我們認為助學不是簡單的仗義疏財,更不是對貧困學生的憐憫和施捨,而是幫助有向上之心的學生擺脱貧困環境約束而提供的啓蒙和助力。
馥莉慈善基金秉持着“自強式”慈善的理念,在為受助學生提供基本助學金的同時,還為受助學生提供在宏勝飲料集團及分公司實習鍛鍊的機會,給予受助學生親身接觸一線和工作崗位的機會,做到同時在資金幫助和培養學生的堅毅品質兩方面入手。八年來共接收了百餘名助學生來企業實習。
2012年成立的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開創了浙江大學把公益慈善捐贈直接用於本科招生培養、用於搭建食品科學專業領域研究開發平台的先例,成為中國慈善事業的一個重要創新點。
2013年10月份,馥莉慈善基金與馥莉食品研究院共同計劃,分別與貴州大學和塔里木大學合作成立了兩所西部分院 [6]  ,將馥莉食品研究院探索出的好的教學方法和成果傳播出去,將優秀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注入西部教育之中,幫扶西部院校在師資力量、學生教育上有所提高,努力踐行“傳遞式”慈善理念。
確定公益事業核心——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成立 [7] 
經過八年的發展與探索,馥莉慈善基金髮起人宗馥莉作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領頭企業,愈加感受到提升中國食品飲料地位,加強中國食品飲料綜合能力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因此成立圍繞“食品安全”工作的慈善基金會,以進一步建立扶助社會食品安全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被提上議程。
2014年3月,馥莉慈善基金正式向浙江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提出申請,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5月,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正式獲准成立。 [8]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主要工作

馥莉慈善基金會以“改善中國食品安全環境,促進食品安全教育科普”為使命,以推動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資助食品行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食品安全研究和知識普及工作為核心內容。未來,馥莉慈善基金會將圍繞“食品安全”開展各項公益行動,將主要包括飲食安全(food security)和食品安全(food safety)兩大類,公益項目包括食品領域人才培養、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貧困地區營養建設等,從而不斷推動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優化食品行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食品安全研究和知識普及工作事業的發展。馥莉基金會將為保障好中國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不斷努力。
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作為馥莉基金會關注食品安全開展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9]  ,在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緊扣人才培養、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工作任務,通過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獨具特色的科學研究,有聲有色的學術和社會活動,在“培育時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匯聚名師高人”上實現較大的突破。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運作項目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學院建設

國際化師資隊伍
聘任國際營養科學聯盟前主席、新營養學理論創立者Mark L. Wahlqvist教授為研究院第一屆院長 [10]  (Wahlqvist教授是世界著名的食品營養學專家,於1999年-2006年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食品質量、安全與營養中心主任,在國際學術界享有極高的學術聲望)。國際化管理團隊的創建,將大大提高研究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研究院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
着重師資隊伍建設,聘請國內外一流教授、副教授,注重國外一流師資的引進。
先進的課程體系
研究院成功實踐IFT 的教學理念和標準,浙江大學第一個提出國際認證的本科專業。在前期確立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引進國外名師全英文教學,採取小組討論(Workshop)、課程設計(Project)、課程實踐(Seminar)和學生報告(Presentation)等國際化的教學和考核模式,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為研究院高端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也取得了很大的業內和社會影響。
國際化培養模式
落實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成功與美國Cornell、UIUC、UCD 和Purdue 大學簽訂國際交流合作協議,進行了課程對接和學分轉換。同時,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新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就學生交流計劃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成功拓展合作伙伴。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初步建立科研合作聯繫。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學術成果

中國特色資源植物化學素數據庫
研究院啓動的“中國特色資源植物化學素數據庫”建設是目前為止中國以及世界上第一個針對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基礎數據庫,將填補國內的空白,大大促進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基礎研究及其開發利用。
數據庫內容包括了中國特色的植物資源揮發性和非揮發性組分基礎數據,已經有3000多條數據上傳,並對公眾開放。數據庫具有數據檢索、上傳下載、統計等功能,系統分為用户管理、數據上傳、數據檢索三大模塊,數據構成中包括了揮發性組分、非揮發性組分、提取分離方法、評價方法等。
科研成果
堅持圍繞“特色食品資源開發”和“食品營養與安全科學研究”兩大戰略研究任務,積極拓展前沿主題研究,強化了科研方向的頂層設計,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目前為止,研究院學術團隊已發表標註“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的SCI論文七十餘篇,申請專利30餘項

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社會影響

大型學術活動的承辦
研究院秉承着馥莉慈善基金會的慈善理念,積極履行研究院的社會責任,逐步提高研究院在業內知名度和影響力。研究院成功承辦了2012國際食品科技創新大會、首屆中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 [11]  、浙江省2014年“食品安全與營養”之江科學論壇 [12]  、“中國特色資源研究與開發”論壇和中國食品科學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 [13]  等8次多形式多層次的大型學術活動。
促進學術社會互動
2013 年11 月成立了“公眾開放實驗室”。實驗室成立目的一是設立一個食品領域學生強化動手操作能力的平台,幫助學生樹立為食品行業傳遞“正能量”,以及為國家食品安全事業盡力的社會責任感;二是秉持“嚴謹思考、分析真相”的理念與大眾媒體合作,澄清社會上關於食品安全的誤區,引導公眾從科學的視角出發看待食品安全問題,讓謠言止於科學。
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6 月,通過公眾開放實驗室實驗測定、安排專家解答等形式,研究院已與中央一套、浙江衞視、湖南衞視等國內知名電視媒體合作,陸續開展《剩菜能不能吃》等期節目錄制 [14]  。絕大多數節目由公眾開放實驗室的同學們完成實驗驗證或者測定,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取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大大提高了研究院知名度。也與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宣傳方面獲得極好的媒體口碑。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