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

鎖定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singhua, Zhejiang [1]  )是一所柔性電子相關的新型科研機構,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科技城,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清華大學共同組建的柔性電子技術科研與轉化基地,以“一院、一園、一基金”的整體建設思路推動研究院的發展。 [2] 
中文名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
外文名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singhua, Zhejiang
機構地址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亞太路906號科創CBD-17號樓
註冊成立時間
2017年11月3日 [3] 
定    位
新型高端科研機構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研究院簡介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2張)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柔電院”)成立於2017年11月3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共建的新型高端科研機構,也是清華大學柔性電子技術研究中心的校外實體。柔電院通過國家重大任務牽引,承擔大量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國家戰略領域關鍵技術來服務和支撐柔性電子技術行業的發展。 [4] 
柔電院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在科技城核心區有6萬平米辦公、實驗場地。截止2020年8月31日,柔電院有全職工作人員169餘人,碩士學位以上人員佔85%,在柔性電子相關的材料、傳感、芯片、電路及算法等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柔電院還牽頭成立了浙江省柔性電子製造業創新中心,已形成了柔性電子技術體系化發展的格局。 [12] 
柔電院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擁有獨立申報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的獲批有助於柔電院自主培養優青、傑青等優秀科研人才,同時為柔電院深入開展柔性電子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科研工作,以及柔性電子技術發展提供了高端的平台和廣闊的空間。
柔電院建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可以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平台。
現任院長:馮雪 [18-19]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發展歷程

2014年,“可延展性無機光電/電子集成器件的基礎研究”973項目啓動。
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簽訂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清華大學關於推進柔性電子技術領域合作的框架協議”。
2017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由常務副省長馮飛和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共同為“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揭牌。 [5] 
2017年11月3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正式註冊成立。 [3] 
2018年7月16日,首屆國際柔性電子學術大會在杭州召開,會議聚集了美國、德國、日本、瑞典、韓國等世界頂級柔性電子學術專家近400人。
2018年8月28日,獲批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 [6] 
2018年10月25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牽頭組建的浙江省柔性電子製造業創新中心被列入“2018年度浙江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名單 [7]  ”。
2018年11月26日,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2018年12月14日,獲批嘉興市院士專家工作站 [8] 
第二屆國際柔性電子學術大會
第二屆國際柔性電子學術大會(2張)
2019年7月13日,第二屆國際柔性電子學術大會在杭州召開,近600名世界頂級柔性電子學術專家參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科學家浙江行暨科學儀器類項目成果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科學家浙江行暨科學儀器類項目成果展(2張)
2019年11月29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承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科學家浙江行暨科學儀器類項目成果展在嘉興舉行。
2020年3月,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牽頭成立的“浙江省柔性電子製造業創新中心 [9]  ”在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授牌。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發展目標

最終形成“國際柔性電子技術看中國,中國柔性電子技術看浙江”的格局。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組織架構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組織架構圖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組織架構圖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現有5個職能部門+4個業務部門+1個產業培育部門。 [10] 
職能部門:
院辦公室、財務管理部、人力資源部、科技創新部 [13] 
業務部門:
X-Center、製造與工藝事業部、檢測與裝備事業部、柔性生物電子事業部 [14] 
產業培育部門:
規劃與合作部 [15]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所獲榮譽

2021年6月,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黨支部被授予“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11]  [16] 
2022年5月,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入選第八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