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核農所

鎖定
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
中文名
浙江大學核農所
隸    屬
浙江大學
成立於
1897年
所在國家
中國

浙江大學核農所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浙江大學核農所研究所簡介

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核農所)的前身為始建於1958年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實驗室,1960年浙江農大與省農科院合併時建立農業物理系,並設農業生物物理專業,1982年經浙江省教委批准建立核農所,1999改稱為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現在是農業部和浙江省核農學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自成立以來,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在中科院院士、中國核農學開拓者之一陳子元教授的帶領下,經幾代人四十年的艱苦創業,發奮圖強,形成了“團結、求新、務實、圖強”的優良風氣,本着“以核為本、多科結合、為農服務、有所作為”的辦所方針,致力於核農學研究,形成了以核技術在農業科學各領域中應用為主要內容,具有較強實力和優勢的科研教學實體,研究所現有生物物理學和核技術及應用兩個博士點。 生物物理專業1984年被審定為理學博士學位授予點,1989年被命名為國家級生物物理重點學科。而後,又成為我校博士後流動站學科點。1989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立項援建了核農學培訓示範中心。1993年被農業部命名為核農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同年,經評選又被批准為浙江省核農學重點研究實驗室。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核技術及應用的博士學位授予點,畢業生授工學學位,現在是全校唯一擁有兩個博士點的單位。
由於科研成績顯著,1977年被授予"浙江省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多項獎,1979年在浙江省科技工作會議上被授予全省科技工作紅旗單位。1996年由於在"八·五"期間取得的科技成果經評選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進步重大貢獻獎";同年,所直屬黨支部又被中共浙江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1999年本學科被評為浙江省優秀重點學科。
目前在編人員為20人,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研究員)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8人,外籍客座教授3名,兼職教授2名。
所 長: 葉慶富
副所長:包勁松 汪海燕
支部書記: 汪海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