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鎖定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NingboTech University),簡稱“浙大寧理(NingboTech)”,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寧波市人民政府舉辦、浙江大學支持辦學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為浙江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浙江省首批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浙江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員高校,設有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前身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始建於2001年6月,2003年3月正式獲得教育部的辦學批覆,屬於獨立學院行列,2020年1月經教育部同意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公辦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截至2024年3月,學校佔地約1116.1畝,總建築面積約38.4萬平方米;擁有先進齊全的教學、實驗配套設施,建有各類高標準教學實驗室64個;設有11個二級學院,有本科專業33個 [41]  ;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萬餘人。 [2] 
中文名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外文名
NingboTech University
簡    稱
浙大寧理(NingboTech)
創辦時間
2001年6月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2]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2015年)
浙江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2016年)
浙江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
主管部門
浙江省
現任領導
徐方(黨委書記) [35] 
楊德仁(校長) [37]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42] 
本科專業
33個 [41] 
院系設置
11個二級學院 [36] 
校    訓
明德弘毅,開物啓新 [1] 
校慶日
9月24日
地    址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首南街道錢湖南路1號
院校代碼
13022
主要獎項
寧波市級治安安全示範單位(200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歷史沿革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2001年6月25日,寧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學宣佈合作創辦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由寧波市全額出資,浙江大學進行辦學管理。7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寧波市政府與浙江大學合作創辦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2003年3月,學院獲得教育部的正式辦學批覆。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28張)
2004年2月,學院列在“教育部直屬高校試辦的獨立學院名單”中。4月,學校對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組建信息科學與工程分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分院、機電與建築工程分院、外國語分院、法律與傳媒分院、經濟與管理分院等6個二級分院,開始實行二級管理。
2006年3月,學院撤銷原經濟與管理分院、機電與建築工程分院,成立經濟與貿易分院、機電與能源工程分院、土木建築工程分院和管理分院等4個分院。9月,法律與政治學院成立。
2005年6月,浙江大學寧波博士後工作站寧波理工學院科研基地成立,首位博士進站研究。
2007年3月,學院與浙江大學研究生院聯合舉辦建築與土木工程碩士班。
2008年10月,寧波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合作共建的現代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揭牌。
2011年6月,學院與太原科技大學簽訂協議,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開展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11月,學院決定將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各分院名稱統一變更為各學院。
2015年8月,學院與波蘭比亞維斯托克理工大學聯合成立中東歐物流與服務學院。
2016年11月,原經濟與貿易學院和管理學院(不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研究所)重組升格為商學院,成立計算機與數據工程學院,原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研究所、信息與控制研究所、數理研究所以及原管理學院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研究所成建制併入計算機與數據學院。
2018年,學院成為浙江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4月,浙江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支持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6] 
2023年9月,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成立主動健康研究院。 [34]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2020年1月,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改名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系獨立設置的公辦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同時撤銷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建制。 [28]  同月,寧波市委改革辦與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正式簽約共建寧波改革研究院。5月,在原法政學院、傳媒學院的基礎上改組成立傳媒與法學院、設計學院,同月浙江省批准學校設立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 [6] 
2022年9月17日,寧波卓越工程師培養聯盟成立,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是首批成員單位。同日,寧波市人才戰略諮詢委員會正式成立,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為副主任委員 [31]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辦學條件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11個二級學院,招收本科專業33個。 [2]  [41]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學制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4
金融學
4
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美合作辦學)
4
金融學(中美合作辦學)
4
電子商務
4
財務管理
4
國際商務
4
物流管理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法學院
法學
4
新聞學
4
網絡與新媒體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英語
4
日語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
自動化
4
電子信息工程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計算機與數據工程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4
生物工程
4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4
智能製造工程
4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4
智能建造
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
4
建築學
5
智能交互設計
4
數字媒體藝術(藝術類)
4
環境設計(藝術類)
4 [8]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傑青、國家“特優人才”等各類市級以上人才工程人選246名。專任教師隊伍中42.5%教師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71.4%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擁有研究生導師19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0人),建有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 [36] 
類別
名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教育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浙江省高層次人才
高章華、龐超逸、張科鋒
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浙江省級優秀教師
張學昌、韓晶晶 [26] 
浙江省級教學團隊
信號檢測處理與實現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 [3]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建成省重點學科6個、市重點學科19個,在建“十四五”省一流學科5個。推進專業和學科一體化協同發展,現有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省重點(特色)專業11個、市級重點專業17個;1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學科方向為重點,建成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1個、國家海洋局研發與服務中心1個和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等一批高能級科創平台。 [2] 
類別
名稱
“十二五”浙江省重點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傳播學 [29] 
“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土木工程 [29] 
“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學科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傳播學 [29] 
寧波市第四批高校重點學科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機械電子工程、結構工程、區域經濟學、新聞學 [45] 
寧波市第五批高校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 [29] 
  • 知識產權培訓中心
2022年12月8日,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與浙江愛珂知識產權公司共建的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揭牌。該中心將依託三方資源優勢,打造集人員培訓、知產申報融資和法律維權於一體的大型服務型樞紐平台。主要功能是面向公眾需求開展知識產權普及宣傳,推動各領域知識產權人才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推進區域性專家智庫、知識產權人才儲備庫建設。 [32]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海洋局研發與服務中心1個;省重點(特色)專業11個;市級重點專業17個。 [2]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金融學、網絡與新媒體、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生物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 [7]  [12] 
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電與能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與化學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浙江省“十三五”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奧克斯集團新工科機械能源類實踐實習基地 [14] 
浙江省級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建設點
寧波市互聯網+生命健康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智能裝備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基地 [11]  [17] 
寧波市級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寧波市集成電路(微電子)產業人才培養基地(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13] 
重點專業
類別名稱
專業
浙江省優勢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網絡與新媒體、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商務、自動化
浙江省重點(特色)專業
物流管理、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 [20] 
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
生物工程
寧波市重點建設專業
生物工程、土木工程、新聞學、自動化、製藥工程、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機械電子工程、結構工程、區域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等 [18]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包裝機械設計 [9]  、工程圖學(A)、網絡新聞實務、飲料吹灌旋一體罐裝工藝及設備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39] 
浙江省級一流課程
新工科圖學、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等 [40] 
浙江省級線上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工程圖學(A)、包裝機械設計、工程合同管理、新編大學英語 [25]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學校累計出版教材134部,9部教材被立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態教材建設項目。907本紙質教材中,426本為“馬工程”重點教材、普通高等教育類“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其它國家級省部級獲獎教材。
2019年,學校獲得教育部產學研合作項目4項;獲得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養4大類項目立項,其中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項,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項,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9項;獲得浙江省級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8項,獲得寧波市級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11項。獲批2項教育部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
2019年,全年分四批資助學科競賽(其中A類38項,B類7項),共獲得省級以上獎項532項,其中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項目獲得國際銀獎2項,銅獎4項,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項目獲得國際二等獎1項;其他獲獎項目包括國家特等獎1項,一等獎37項,二等獎78項,三等獎120項;浙江省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43項,二等獎90項,三等獎152項。全年資助學科競賽經費達到116萬餘元。 [4] 
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實驗教學項目
項目類別
直接認定項目
阻燃改性聚合物熱氧化降解與燃燒過程測試虛擬仿真實驗
化學類
直流電機原理3D展示及整流電源系統仿真實驗
電氣類
開放式現代分析儀器3D虛擬仿真實驗
化工與製藥類
立項建設項目
飲料吹灌旋一體灌裝工藝及設備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輕工類
生物產品發酵過程優化及放大虛擬仿真實驗
生物工程類
情境感知與VR交互新媒體播報—“全息視角看世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文學類(含新聞傳播學)
計算機組成虛擬仿真實驗
計算機類
基於QEMU嵌入式Linux系統虛擬仿真環境的構建實驗
計算機類
財務管理智能雲VR仿真實驗
經濟管理類 [10]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P3特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實踐
2014年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1] 
以“4C+4P”為核心的獨立學院機械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及實踐
2016年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4] 
獨立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合作)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術研究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科研平台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15張)
截至2024年1月,現有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1個、國家海洋局研發與服務中心1個和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等一批高能級科創平台。 [43] 
類別
名稱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基地
國家海洋局研發與服務中心
新型海洋養殖裝備研發與服務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
波蘭研究中心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智慧海洋牧場裝備技術中心
浙江省重點實驗室
浙江省零件軋製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共建)
浙江省重大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浙江省寧波新型金屬材料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共建)
寧波市重點實驗室
寧波市分子設計與營養工程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優化和控制方法及應用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城鄉水污染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微生物和生化藥物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工程結構性能提升重點實驗室
寧波市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寧波市金融發展與保險創新研究基地、寧波市中東歐商貿物流研究基地、寧波市文化產業研究基地
寧波市級協同創新中心
寧波市新型海洋養殖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寧波市“3315計劃”高端創新團隊
寧波市水土保持與可持續利用“3315計劃”高端創新團隊
寧波市文化創新團隊
寧波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展示與傳播創新團隊
寧波市科技創新團隊
寧波市沿海工程結構安全與耐久性科技創新團隊、寧波市生態化海洋養殖裝備技術創新團隊、寧波市面向物聯網應用的嵌入芯片與系統創新團隊、寧波市先進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發創新團隊、寧波市手性藥物及中間體的生物製造創新團隊、寧波市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大數據工程應用創新團隊、寧波市植物活性成分高效提取、製備型分離創新團隊 [30]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科研成果

2019年,學校教師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重大項目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獲中國與烏克蘭政府間科技交流項目1項。外源科研經費8891萬元。首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1項,獲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43篇,浙大一級出版社出版著作11部,獲授權發明專利59項。 [5]  2020年,學校外源科研到款總經費9742萬元。 [2]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新聞業的救贖—數字時代新聞生產的16個關鍵問題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5] 
XYZKF-CT系列真空發生器
2019年中國液壓液力氣動密封行業技術進步二等獎
EPV系列電氣比例閥
2019年中國液壓液力氣動密封行業技術進步二等獎 [16] 
收割機自動駕駛系統
2018年浙江省農業機械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7] 
碳納米管的表面修飾及其對聚合物的改性作用
2015年浙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3] 
吉利帝豪EC718五星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2014年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2] 
浙江省物聯網產業技術路線圖研究
2013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9]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3月,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圖書館有藏書162.22萬冊(其中紙質圖書有128.64萬冊,電子圖書有33萬餘冊)。經浙大校友捐贈及陸續收藏,逐步形成了1.78萬冊珍貴的近代中國史料、民國文獻以及《四庫全書》系列的特色館藏。本館與美國亞洲基金會和“中美之橋”建立了外文原版圖書捐贈的長期合作關係,至今共收到外文原版捐贈圖書約4萬冊。圖書館整合數字資源,通過校園網共享浙江大學、寧波市數字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與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浙江省高校數字圖書館(ZADL)等國家級和省級文獻系統建立了合作關係,可共享各類數字資源,包括:中國知網、維普期刊、萬方數據、超星電子書、EBSCO、JSTOR等300餘個國內外數據庫,自建服務外包產業信息門户、海洋信息資源服務平台2個特色數據庫,可使用數字資源覆蓋全校所有學科專業。 [4]  [44]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合作交流

  • 校企地合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堅持以服務社會為使命,形成立足寧波、面向全國,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社會服務體系。實施“擁抱城市計劃”,全面(戰略)合作已覆蓋寧波所有區(市、縣)。轉設後,年均外源到款科研經費突破億元大關;承擔105項寧波市重大重點項目,服務企業500餘家(合同經費1.5億餘元)。湧現“共同富裕精準畫像”“甬行碼”“數字鄉村大腦”等解決地方迫切問題的科技成果。先後與寧波市委組織部、寧波市國資委等聯合舉辦寧波經理學院,開辦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黨政幹部培訓,年均培訓7000餘人次。 [2]  [38] 
  • 國際合作
學校堅持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形成聚焦“一帶一路”、支撐城市國際化發展的多層次對外交流合作格局。於2023年招收首屆國際本科生(生源來自8個國家),聯合舉辦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2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20個國家(地區)50餘所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與波蘭比亞威斯托克技術大學等多所中東歐高校簽訂歐盟“伊拉莫斯”(Erasmus+)師生交流項目,與英國、波蘭等國家高校簽訂學分互認、“3+1”雙學位、本碩直通車等學生交流項目。 [2]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文化傳統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為白底藍色雙圓套圓形徽標。校標的設計體現了浙江大學元素,保留了浙江大學校標中的“求是鷹”,並對“求是鷹”的造型採用了現代設計理念的表達,以展翅騰飛的姿態,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寓意學校傳承浙大精神、年青且充滿朝氣和活力。
校標以地球儀為背景,體現了全球視野的時代要求。校標上的“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採用竺可楨字體。 [1]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明德弘毅、開物啓新
明德:“明”,一為明白、清楚,二為懂得、瞭解,三為弘揚、彰顯;“德”,指品行、品質、道德。即認同、踐行和彰顯美德。《大學》開首即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德育為先”,是中國當代社會對教育功能的普遍認知和期待,也是大學的精神和價值追求。同時,它暗示了寧波的古稱——明州。
弘毅:出自《論語·泰伯》,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曾子就是孔門弟子曾參。根據南宋朱熹的解釋:弘,寬廣也,毅,堅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不能致其遠。這意味着一種以寬廣的胸懷和眼界、以堅忍的意志和毅力,去面對人生的態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同時,還意味着知識分子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自信心。
開物:出自《易·繫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開:開通,瞭解;務:事務。意即:通曉萬物的道理並奉行而得以成功。孔穎達疏:“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南齊書·崔祖思傳》:“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南宋浙東學派陳亮也曾有引用。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明〕宋應星著)即取其“創生萬物”之意。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的創建,是名城名校合作辦學的產物,是高等教育辦學機制和模式的一種探索與創新,“開物”既是對學院辦學模式創新的反映,其暗嵌一個“工”字,也是對學院“理工”特色的一種提煉和概括,同時也是對浙江大學“求是”精神的傳承,浙江大學校歌歌詞中也有“何以新之,開物前民”之句。
啓新:是對浙大校訓“求是創新”所體現的浙大文脈的繼承。暗示寧波理工學院是在浙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又有自己的新的特色;同時,也以維新、創新為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 [1]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學校領導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委員、黨委書記
徐方
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
黃光傑、楊國富
黨委委員、副校長
章獻民、魯東明胡餘波、張榮祥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胡文漢
黨委委員
陳斌、李煒
參考資料: [33]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校名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院長
2001.6—2005.7
2005.7—2009.7
2009.7—2018.7
2018.7—2020.4
黨委書記
2001.6—2005.7
孫桂銓
2005.7—2009.7
許為民
2009.7—2011.2
費英勤
2011.2—2018.7
胡徵宇
2018.7—2023.8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院長
胡徵宇
2018.7-2023.8
參考資料: [35]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優秀校友

姓名
備註
吳偉松
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管理站監督科科員 [46] 
林頎棟
寧波市交通建設工程試驗檢測中心項目負責人 [46] 
曹榮波
寧波市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46]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24年
獲評2023年度寧波市“無詐校園”示範單位 [50] 
2023年
寧波市2022年度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工作先進集體 [49] 
2018年
2018年度“省級平安單位”榮譽稱號 [47] 
2014年
2013年度市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4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