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

鎖定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中文名
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
創建年代
70年代
地    址
浙江大學
創始人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金松壽教授

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研究所簡介

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原杭州大學催化研究所)創建於70年代,創始人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金松壽教授。1964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1995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成為浙江省重點學科,1992年創建了浙江省應用化學重點研究實驗室,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浙江省特級專家鄭小明教授是該所的學術帶頭人。全所共有教授及研究員9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員5人,教師中11個擁有博士學位,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70人。主要研究方向:碳一化學研究;生物質能轉化過程中的催化劑和催化過程研究;環境保護 (汽車尾氣處理、VOCs處理、NOx消除) 催化劑研究;催化新材料合成;綠色催化合成;生物體系中複雜分子的識別與相互作用力;多相、均相催化反應動力學和表面化學研究。
研究所擁有2000多平方米的實驗用房和400平方米的生產用房,10多台套大型儀器設備,固定資產1400多萬元。先後承擔國家“973計劃”課題4項,“863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省部級基金項目等50餘項,企業委託研究100餘項。近年來年均科研經費在500萬元以上。曾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省科技進步獎多項,出版專著多部,發明專利多項,年均發表學術論文50篇以上。
團隊由浙江大學催化研究所、温州大學材料學科、紹興文理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及相關企業聯合組成。團隊集中了浙江省功能化多孔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的主要力量,有教授(研究員)12人,副教授11人,其中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省特聘專家1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1人、省特聘教授1人、博導8人,省“151”人才7人。68 %的人員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人員佔75%,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學術骨幹為主體、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隊伍。
團隊有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的豐富積累和經驗,曾為浙江省天然多孔材料—縉雲沸石、嵊州硅藻土和餘杭白土等的開發利用作出過很大貢獻。浙江大學、温州大學和紹興文理學院三大功能化多孔材料和綠色替代技術研究羣體的組合完全可以為加快提升浙江省相關產業鏈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做出新的貢獻,成為浙江省能源、資源、環境和精細化學品製造等多個行業的創新發展和綠色環境的技術支撐基地和產業化轉化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