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泥炭層

(考古學名詞)

鎖定
泥炭層,指遺址壕溝、水塘底包含大量有機腐殖質的淤泥層。 [1] 
中文名
泥炭層
所屬學科
考古學 [1] 
來源出處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1] 

目錄

泥炭層定義

泥炭層,通常指遺址壕溝、水塘底包含大量有機腐殖質的淤泥層。多呈飽水狀態,因此能夠完好保存大批炭化植物、動物骨骼,是富集動物考古、植物考古資料的寶庫。 [1] 

泥炭層作用

泥炭,也叫泥煤、草炭,是由湖泊沼澤地帶的植物的遺體在通氣困難的情況下未經充分分解而形成的。植物殘體堆積在水底,在湖水掩蓋下不能使氧化作用順利進行而逐漸進行碳化作用,因此形成了泥炭。淹沒在湖底的文物因為有湖水和泥炭的掩蓋,更不能進行氧化,因此能長期保存,不致腐蝕。 [2] 
參考資料
  • 1.    王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5
  • 2.    趙人俊.談泥炭對地下文物的保護作用[J].文物,195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