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羅的斯克

鎖定
波羅的斯克1946年前稱“皮拉烏”。俄羅斯西部波羅的海重要軍港和漁港。
中文名
波羅的斯克
外文名
Baltiysk(英語),Балтийск(俄語)
別    名
皮拉烏
人口數量
33,181(2017年)
建市時間
1686年

目錄

波羅的斯克沿革

加里寧格勒的外港(有運河相通)。1686年建市。原屬德國東普魯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歸蘇聯的俄羅斯聯邦。

波羅的斯克發展歷史

波羅的斯克Baltiysk:1945年前德語名為PILLAU,在今天是維斯杜拉(Vistula)灣與但澤灣(Gdansk)之間的海峽中的俄國的一個海港,即波羅的斯克海峽,位於加里寧格勒州,地理座標是54°39′N,19°55′E.該港是俄國最西端的城鎮.人口33,252(2002Census),其中大部分為軍人及其家屬(1900年時該鎮人口僅為3000).波羅的斯克是波羅的海俄國沿岸的兩年一週期的不凍港之一.該鎮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和一個往返於聖彼得堡的渡口之一.冷戰時期被用作空軍基地。
該鎮在17世紀發現時還是普魯士公爵領地的一個村莊,位於Frisches瀉湖的維斯杜拉沙嘴(VistulaSpit)北部,距加里寧格勒(舊柯尼斯堡,konigsberg),1945年以前已經與柯尼斯堡通公路,鐵路和輪船.經過瑞典與波蘭-立陶宛聯邦之間的三十年戰爭(thethirtywar)中的一次戰役後,該地被瑞典佔領古斯塔夫國王(KingGustavusAdolphus)在1626年5月登陸該地,並加強了當地的瑞典軍隊力量.1629年altmark停火後,瑞典繼續控制該鎮許多年,直到歸還給普魯士.該鎮在1725年被授與德國城鎮權,在一戰前PILLAU成為要塞,並重建了燈塔,由於是良港且鄰近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1904年又在PILLAU與柯尼斯堡之間開鑿出一條運河,耗資1300萬馬克,這樣可以使得吃水為21英尺的船隻停泊在首府周圍.
二戰中,PILLAU建有一所德國潛艇訓練基地.1945年紅軍攻入該城,45萬難民經引被遣返到德國中部和西部.戰後東普魯士的這塊地區被併入蘇聯,當地的德國居民被驅逐或殺害.經過這一系列的俄國化政策以後,小城的名字也被更改為波羅的斯克.直到最近該城還是封閉的,即外國人禁止進入該地,除非有特許.

波羅的斯克港口

波羅的斯克和加里寧格勒周圍海灣 波羅的斯克和加里寧格勒周圍海灣
是原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駐地,有波羅的海海軍博物館。工業有艦船修造、輕工業和金屬製造等。鐵路和航運與加里寧格勒相通,是加里寧格勒的外港。為一人工港,分外港、內港、後港、造船港、新港、卡姆斯蒂格爾灣和水上飛機場。入口處有防波堤2座,共長132米。進出港航道長約900米,寬300米,水深10米。港內共有碼頭10餘座,岸線總長約4千米,水深3~9米。主要碼頭均有鐵路相通。新港為軍港,位於外港以東,有1~4號港池,1號港池水深8.2米,2號港池水深7米。水上飛機場位於波羅的斯克沙咀東北岸,水深2.4米。錨地位於羅古島附近,外港也可錨泊。12月初至翌年3月初為結冰期,可破冰通航,航道口流強浪大,很少結冰,但影響航行。潮汐微弱,水位變化主要由風引起,強烈東風使水位下降,水位高差約1米。造船廠能建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該港地處波羅的海南部,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西出大西洋的最近作戰基地,駐有巡洋艦以下各型艦艇。東距艦隊司令部駐地加里寧格勒4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