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爾磁子

鎖定
波爾磁子(英語:Bohr magneton)是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也稱波爾磁矩或波爾磁元,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所產生,其物理意義是單個自由電子在旋轉時所產生的磁矩,是軌道磁矩的最小單元,也是原子偶極磁矩的度量。習慣上我們用μB表示波爾磁子,μB=eh/4πm=9.2732x10-24Am2 ,其中m為電子質量,e為電子電荷,h為普朗克常數 [1]  波爾磁子, 亦可寫為玻爾磁子,兩者為相同的概念。 [2-3] 
中文名
波爾磁子
外文名
Bohr magneton
地    位
原子物理學中一個重要常數 [4] 
物理意義
單個自由電子在旋轉時所產生磁矩 [3] 
學    科
原子物理學 [4] 
命名由來
用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名字命名 [5] 

波爾磁子定義

波爾磁子:原子的磁偶極矩
為原子的軌道角動量,軌道角動量通常是約化普朗克常數
的整數倍,其絕對值的最小值為
。所以原子的磁偶極矩的絕對值有一最小單位,這就是波爾磁子(Bohr magneton),即
[4] 
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在z方向的投影
的表達式為
,其中
,式中 [4] 
它是軌道磁矩的最小單元,也是原子物理學中一個重要常數。 [4] 
可改寫為:
式中
精細結構常數(1/137),
為第一玻爾半徑。顯然,
為原子的電偶極矩的量度,而
則是原子的磁偶極矩的度量 。 [4] 

波爾磁子由來

波爾磁子,或稱波爾磁元,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名字命名,是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所得。1913年夏天,基於其原子模型,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獲得了原子角動量和原子磁矩的自然單位值。1920年,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在一篇文章中給波爾磁子起了名字,也是對玻爾原子論的肯定。 [5] 
波爾磁子是與電子相關的磁矩基本單位,是一項常數,其用在電子軌道角動量及自旋角動量相關磁性的表示,電子的自旋磁矩(內稟磁矩)就是一個波爾磁子 [3] 

波爾磁子表示方法

電磁學常用的單位有兩種,一種是國際單位制,另一種則是釐米-克-秒制。因此,波爾磁子的定義也有兩種不同的定義 [5] 
在國際單位制下,其定義為: [4] 
而在高斯單位制下,其定義為:
其中e為電子電荷,
約化普朗克常數,me為電子質量,而c則為光速。 [6] 
另外,在原子物理範疇裏,有時使用原子單位制(a.u.),它的定義如下:取e=1,
=1,
=1為最基本的量,於是,波爾磁矩: [7] 

波爾磁子具體數值

單位制單位
國際單位制(SI) [1]  9.274009994(57)×10-24
釐米-克-秒單位制(CGS) [6]  9.27400968(20)×10-21
原子單位制 [7]  1/2none
參考資料
  • 1.    褚聖麟.原子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56-57
  • 2.    徐光憲.物質結構:科學出版社,1950:112-116
  • 3.    曾謹言.量子力學教程:科學出版社,2014年:145-146
  • 4.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53-154
  • 5.    保羅.狄拉克.量子力學原理:牛津大學出版社,1930年
  • 6.    張永德.量子力學:科學出版社,2017年:90-91
  • 7.    楊福家.原子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