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泉寺

鎖定
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隴上千年古剎,集佛教、道教、儒教於一寺,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園林藝術、文學藝術於一體。 [4] 
中國百大名寺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森林園。 [19] 
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南紅山岔,距靖遠火車站約十公里。泉水依崖漩流,寺崖羣山環抱,實隴上之明珠,絲綢之要衝,又是靖遠八景之首,有“法泉地靈”之稱 [15] 
而法泉寺現存有36個洞窟,是白銀市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佛教寺院,也是該市境內始建時間最早、保存洞窟最多的石窟寺。 [22] 
中文名
法泉寺
地理位置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大壩村紅山岔中 [6] 
開放時間
08:00-18:00 [6] 
景點級別
AAA級 [2] 
門票價格
5元 [23] 
佔地面積
約 3.82 km² [5] 
著名景點
紫霄樓 [19] 
著名景點
千手觀音殿
千手觀音殿
大佛殿
別    名
紅山法泉寺 [1] 
紅山石崖禪寺 [1] 
紅山寺 [4] 
文物級別
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法泉寺歷史沿革

法泉寺始建於北魏(386-534年)。 [10]  法泉寺歷朝歷代都有增修。

法泉寺唐宋時代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便派敬德監修法泉寺。 [12] 
宋崇寧元年(1102年),對法泉寺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 [13] 
宋崇寧五年(1106年),朝廷欽賜度牒五百道至古會州大紅山岔法泉禪寺,差管事僧黨真巴押赴西安州隷下景雲而給之。景雲即寧夏固原須彌山的圓光寺。

法泉寺明清時代

明正統三年(1438年),靖虜衞都閫房貴在法泉寺祈求國泰民安。據清時縣誌記載:房貴,寧夏人,正統二年任漢中守備,正統三年奏設學校、倉場、驛遞。
明正統四年(1439年),京師大慈法王徒桑迦班丹逰方到此,西行至法泉寺,喜其“山幽而林茂,石冽而泉清”,以為“修行之善地,證道之勝境”,於是籌措資材,大加修繕。拓展舊址,創建了大佛殿,整修天王殿、伽藍殿、觀音堂,以及大門、僧舍等建築,用磚石加固屋基,並在樑柱之上塗抹丹雘予以裝飾,整個寺院修葺一新,美麗壯觀。 [12-13] 
明正統五年(1440年),於法泉寺正龕前得(銅)鼎一枚,重三十斤,上鑄大元至正三年(即1343年)。 [13] 
明景泰元年(1450年),對法泉寺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
明景泰三年(1452年),靖虜衞守備房貴新建一大殿、伽藍殿,其內塑釋迦、藥師、無量壽諸佛及阿難、迦葉、菩薩及忿怒眾。 [13]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法泉寺內立《新修紅山法泉寺記》碑,以記錄桑迦班丹重修法泉寺的功德。固原兵備楊冕撰記,儒學訓導徐壽亦撰有記。 [18] 
明嘉靖年間,高僧圓明葺修廢圮。 [13] 
明嘉靖元年(1522年),對法泉寺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
明萬曆十年(1582年),固原北寺高僧寬玉(圭峯禪師)雲遊此地,喜其境幽地寂,可修戒定,同徒弟祖通(梁公)厚輸資財,集合眾多信士,招募工匠,開數孔石洞,僧舍廚庫具備,鑿地穿洞為僧院,依崖建閣,安置經藏。 [8]  [13]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圭峯禪師及其眾信士已修建數個石窟,在藏經樓周圍修建一十五間樓閣。《法泉禪林圭峯禪師道行碑》 [8]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圭峯禪師圓寂,其徒祖通與俗家信徒將圭峯禪師的柩龕供奉在法泉寺佛塔之中。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梁公募資修建地藏殿。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法泉寺內立《法泉禪林圭峯禪師道行碑》,以記錄圭峯禪師的高深道行以及功德。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王家莊將田地二段舍給法泉寺以供香火之用。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靖遠等倉同知呂老爺賞給法泉寺常住田地一百。 [8] 
明末清初,印度遊僧戈桑巴尼遠渡重洋,來到法泉寺講經説法,遠近慕名求教者絡繹不絕。 [13] 
至清朝康熙年間,開鑿石窟數十眼,時有天王洞、千佛洞、三教洞、藏經洞、鴻文洞、長者廟、覺世亭、卧橋、古塔、唐榆、宋柳、明鍾等多處景觀。寺院佔地面積達四平方里,擁有佛田千畝,分前寺後寺,僧侶多達1500之眾,鼎盛當時。 [13] 

法泉寺建國以後

20世紀50年代屬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9]  [12] 
1961年,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佈法泉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部隊進駐法泉修房建營,寺院橫遭破壞,同時也保護了一部分石窟。 [9] 
1981年,靖遠縣人民政府公佈法泉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以來,法泉寺石窟保護組織在縣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進入搶救維修,落實了“四有”管理,劃定石窟寺南至沙河、東、北、西三面崖壁外20米為保護範圍和建築控制地帶。 [11] 
1988年,成立靖遠縣法泉寺文物保護領導小組和法泉寺維修委員會,並由張玉仙負責。至1996年,修復了23個石窟,補修了大佛殿、五方佛、十方佛窟、八仙窟、無量祖師石窟、鴻文閣、演陽宮、三教洞、藥王洞、地藏王洞、雲封橋、覺世亭等,新建了靈霄殿、書香閣、紫軒閣、天橋、山門、靈台、碧玉堂、天峯塔等,補塑彩繪了大小神佛像上千尊。從九華山接來了8尊木雕像,從緬甸接來了5尊玉佛像,同時發掘出土了唐代的達摩祖師和兩個童子的塑像,極有考古價值。 [9] 
199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重新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1995年引水入寺,種花栽樹,優化環境,法泉寺在整體上恢復了本來面目,局部建築更勝昔日規模。 [9] 
2004年,法泉寺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 [12] 
2009年8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7] 

法泉寺寺院佈局

法泉寺
法泉寺(21張)
從山門進入法泉寺,依次是寺院門樓,紫霄樓,千手觀音殿,五百羅漢堂,大佛殿,天峯塔,法泉小桃園等。 [19]  還有天橋,覺世亭等,其次是王母宮、地母宮、驪山老母宮、千手千眼殿、碧玉堂、演陽宮、藥王廟、無量祖師殿、地藏王洞、八仙洞、三教洞、九天玄女洞、骨魂神洞、達摩洞、觀音殿、玉皇閣、全佛洞、靈光菩薩洞、子孫宮、大佛殿、督剛洞、五方佛窟、天王洞、十方佛窟、龍王宮、文昌閣、書香閣、紫軒閣、華字樓、山神土地、車輪將軍等50多座石窟殿閣,連置左右山崖。 [5] 

法泉寺主要建築

法泉寺山門

山門為城樓式,山門兩邊矗立着一對石獅。山門上的“法泉寺”寫於1993年 [20]  ,山門聯語“法泉地靈”及副聯“法能護體,地翠千里;泉可洗心,靈映九州”為隴上著名書法家何裕書寫。 [12]  山門上楹聯“巖前拄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隺歸”是1941年張大千去敦煌考察時經過法泉寺所題寫。 [12]  [20] 

法泉寺紫霄樓

2012年開始動工,到2016年9月9日落成,期間共用兩千多根木頭。 [16]  該樓仿照黃鶴樓樣式而建,為省內最大的純木結構建築,稱得上是法泉寺標誌性建築。 [14] 

法泉寺千手觀音殿

修建於1995年,殿內塑千手觀音塑像,這尊像高13.6米 ,11面觀音,1007隻手,1036隻眼睛。 [14] 

法泉寺五百羅漢堂

始建於2003年,2006年九月初九竣工,無論從建築規模上,還是雕塑藝術上,都堪稱國內第一。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共有塑像504尊,其中羅漢500尊,其餘4尊為釋迦牟尼、孔雀明王、瘋僧和濟公。 殿名是由時任中共甘肅省委原書記李子奇題寫。 [5]  [14] 

法泉寺千佛窟

也叫大佛殿,現大殿修建於民國時期 [19]  ,窟深14米,寬9米,開鑿於北魏時期。現由前後兩窟組成,為支提式石窟,四壁開龕,龕內有圓雕、高浮雕、浮雕佛像。窟門有跏趺坐佛二尊,入門頂部繪有花瓣朝下的覆蓮藻井一方,四周鑲嵌層層花邊,最外層綴飾彩鈴和綵帶,畫面色調以藍、紅、綠、褐為主色,色彩絢麗,構圖精美。
後窟正中佛龕內塑釋迦牟尼説法像。以及佛的近侍是迦葉和阿難。右為藥師佛結跏趺坐於蓮台之上,雙手結禪印;左為阿彌陀佛,亦結跏趺坐於蓮台上,雙手結禪印。釋迦牟尼塑像前為髮髻高綰的觀音菩薩。其左邊為頂結五髻、手持定劍、騎在一頭猛獅之上的文殊菩薩;其右邊為手持法器、側騎於大象之上的普賢菩薩。外側是兩尊菩薩,再外側是兩尊力士。東、西兩壁,前壁塑有千佛浮雕和十八羅漢。龕邊塑有維摩詰經變圖。
後窟門正中上方有一結跏趺而坐的釋迦牟尼浮雕塑像,身着瓷藍色寬大袈裟,面龐豐滿潔白,眉額正中有一硃砂紅痣,為唐代雕像。前窟正中為彌勒佛塑像,赤足結跏趺坐於蒲團之上,光頭圓臉,裸露着肥碩的前胸和肚皮,方口大開,笑容可掬,雙耳垂肩,通體乳白。 [13] 

法泉寺法泉小桃園

位於天峯塔下的前進橋的拱門。五方佛、十方佛、天王三窟藏於桃林之中,懸於右崖的有聚賢閣、魁星閣、文昌閣。文昌閣旁塑有文昌帝君上天奏事所乘白龍神駒,閣下文昌帝君洗筆之墨池泉清澈見底。聚賢閣、魁星閣並列文昌閣兩側。 [5] 

法泉寺梵王宮

即藏經樓,俗稱石樓。洞窟開於半山間,洞口為歇山式木樓。此洞開鑿於隋唐時期,樓建於中華民國初年。此洞窟原為保存佛像、畫像和經書的場所,四柱、四壁均繪有彩畫,在清代遭遇同治兵燹而被毀。洞口與樓相接處共三間,中為洞口。東間為觀音殿,塑像為千手千眼觀音。整座塑像比例協調,身軀豐滿,衣袂飄拂,色彩華麗。千手又有正大手和小手之分,千手內有千隻眼,手或收或伸,眼或睜或閉。據説因為人間的苦難和煩惱形形色色,願望和需求各式各樣,觀音為滿足眾生的各種需求,幻化出千手千眼。千手錶示法力無邊,千眼表示智慧無窮,以拔除眾生諸般苦難,廣施人間百般樂利。西側為南方增長天王及護法神韋陀殿,韋陀塑像魁梧高大,神色凝重,手持金剛杵。原雕塑已被毀,現存為今塑。 [12] 

法泉寺三世佛窟

為支提式建築。主龕內塑有三世佛祖像,即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皆為今塑。像後佛光壁畫色彩豔麗。環繞主龕有小佛龕9座,內塑有9座小佛像。南北兩壁有小佛龕塑像10尊。 [12] 

法泉寺觀音堂

窟深7.5米,寬6米,開鑿於北魏時期。原觀音塑像塑於唐代,前殿為木結構歇三式卷脊三楹,前檐斗拱呈米字型,窟頂為紅砂岩,兩壁均為紅磚砌牆。內窟塑有觀音大士坐像,高約1米,身着綠衣藍裙,體態豐腴,頸胸戴瓔珞飾物,臉如滿月,雙目半合垂,手捧斜插楊柳的綠色淨瓶。
前窟有一尊白色緬甸玉觀音站像,高約0.7米。觀音赤足立於蓮台之上,身着白色點綴黃色星光圖案的長袍,右手施禮供印,左手持寶瓶,袒胸,廣袖,裙帶結於腹前。 [12] 

法泉寺玉佛樓

佛龕內為玉雕釋迦牟尼卧像。卧佛長約6米,重達13.5噸,呈側卧狀,右手指頭,腋下枕一黃金嵌紅寶石的寶枕,左手自然放置在微微彎曲的雙腿之上,烏髮捲曲,髮髻高聳,雙耳垂肩,右臂袒露,斜披袈裟,袈裟因卧位關係褶皺重疊,衣服如流蘇般垂向右下方,其上臂、手腕均飾有黃金寶石手釧、臂釧。佛雕玉質細膩,光滑潤澤,雕工精細。 [12] 

法泉寺紫軒閣

聳立在人工湖東側的紫軒閣為近年新建。閣中塑有1尊高9米的女媧立像,身着紅衣綠裙,仰首向天。像後為假山和壁畫,內容選自女媧造人補天的神話傳説,整幅壁畫長約15米。假山上是女媧初始造人的模型,有的人面蛇身,有的獅頭人身,有的有頭無眼,有的無腳無手。 [12] 

法泉寺就安橋

也稱天橋,位於鴻文閣北面,此橋現為水泥橋,全長24米,寬4米,通過台階與鴻文閣相連。此橋在重修之前是一座木橋,修建時間無考。 [8] 

法泉寺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開鑿於楊梢溝內的山崖之上,其山門位於西南方,從山門進入,洞窟羣主要集中分佈於深溝西北、東北兩側崖壁之上。據實地調查,法泉寺石窟內保存共有22個洞窟,其中北魏時期的洞窟5個,唐宋時期的洞窟14個,明代洞窟2個,時代不明者1個。 [8] 
法泉寺石窟總錄
石窟名
位置
時代
形制及內容
演陽宮
石窟西北側崖壁中部
唐宋
演陽宮以崖建閣,前殿後窟。石窟平面呈橫長方形,佛龕約4.5平方米,平頂,坐北面南,窟深約3.5米,寬約4米。石窟一面開龕,佛龕距地面約0.81米,龕長約2.28米,龕內有浮雕。龕內塑有呂洞賓像,手拿佛塵,身後有背光。呂洞賓像前左側塑一吹簫騎鶴童子,右側塑一吹笛騎牛童子。
藥王殿
位於演陽宮西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橫長方形,平頂,坐北面南,寬8.41米。北面開三龕,中間龕距地面0.73米,進深1.12米,寬2.87米,高1.89米,龕內有高浮雕,後壁正中部位泥皮脱落,龕內塑孫思邈像,像前兩側各有一童子。石窟左側龕寬2.67米,後壁繪華佗畫像。石窟右側龕寬2.87米,後壁繪扁鵲畫像。
鬥姆石窟
藥王殿西側上方
唐宋
洞窟平面呈橫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窟深2.80米,窟寬4.08米,窟高約2.23米。洞窟內西側放置有鬥姆娘娘石雕,窟內龕基高0.45米,深1.18米。
壽星洞
鬥姆石窟西側上方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窟深10米,寬2.41米,高2.9米。北壁開龕,龕基高0.66米,內有南極壽星塑像
無量殿
壽星洞西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窟深9.8米,寬4.2米⑤,高3.1米。北壁開龕,佛龕距地面0.59米,深2.5米,內塑無量祖師像,像前左右兩側各有一童子。龕前兩側各有兩天王塑像。
八仙洞
壽星洞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窟深10米,寬3.8米。三面開龕,龕基高0.69米,有浮雕,窟內供奉八仙塑像。
三教洞
八仙洞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石窟深10米,寬7.6米,④高3.27米。三面開龕,龕基高0.85米,北壁前塑有三尊塑像,分別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均坐於蓮花座之上。窟內有四根立柱支撐,防止窟頂下陷。窟前為歇山式木樓,洞窟與木樓銜接處洞口兩側各有一殿,西側為千手千眼觀音殿⑤,東側為護法韋陀殿。
九天玄女石窟
三教洞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平頂式建築,石窟深23米,寬3.8米,高2.14米。北壁開龕,龕基高0.67米,深2.01米。龕內有九天玄女塑像,端坐在靠背為龍、扶手為鳳的龍鳳椅上,左右兩側塑有兩侍童,塑像後繪有二鳳對日壁畫。東壁及西壁繪有仙女壁畫。
骨魂神石窟
達摩石窟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拱形頂,坐北面南,窟深4.18米,寬1.04米,高2米。龕基高0.72米,深0.85米,內置骨魂神塑像,窟內北壁右上角有殘缺的背光。窟西壁開一樓梯口,寬約1.11米,通向三教洞東側。
達摩石窟
演陽宮東側
北魏
為平頂式建築,石窟平面呈橫長方形,平面頂,坐北面南,石窟深7.3米,寬10米,高3.2米。北壁開龕,龕距地面1米,龕寬1.2米,深1.72米,高1.45米。龕前有木雕龕門,上懸“道闡東土”匾額。龕內塑有菩提達摩坐像,菩提達摩結跏趺坐於蒲團之上,頭戴圓形禪帽,眉骨突出,雙眉豎立,二目深陷圓睜,雙耳垂肩,嘴闊鼻圓,眉毛頭髮捲曲,禪衣領至臍下,袒胸露腹,土黃色的裙子繫於腹部,裙帶於臍前打結。塑像後襯以牡丹浮雕,色彩豔麗。達摩塑像兩旁塑有二佇立侍童,塑像高0.75米左右。達摩右邊的侍童袒胸露臂,胸戴瓔珞,手捧供品;達摩左側的侍童寬衣廣袖,左手捂胸,右手執一麻鞋。達摩像是法泉寺的鎮寺之寶。 [14]  [21]  ,窟壁純陽真人呂祖乩書真跡。
觀音殿
法泉寺石窟西北側崖壁偏東部
唐宋石窟、明清建築
石窟平面呈六邊形,平頂,坐北面南,窟深4.75米,最寬處5.23米,高3.6米。北壁開龕,寬2.78米,基高0.91米,龕內有浮雕,內塑觀音像,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觀音像兩側各有一童子。前殿為木結構歇三式卷脊三楹,前檐斗拱呈米字型。
全佛洞
觀音殿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拱形頂,坐北面南,窟深20米,寬4.8米。北壁開龕,龕高3.17米,龕基距地面0.72米。龕內有9尊塑像,前方正中為彌勒佛像,彌勒佛左側為騎大象的普賢菩薩,右側為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彌勒佛身後六尊或為菩薩像,或為佛像,均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龕內北壁塑像身後有背光。窟內兩側安置十八羅漢塑像,窟門兩側為兩尊天王像。
靈光菩薩石窟
全佛洞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頂,坐北面南,窟深2.95米,寬2.54米,高3.14米。北壁開龕,龕基距地面0.76米,深0.8米,內安置一唐代石雕菩薩像,菩薩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
子孫宮
靈光菩薩石窟東側
唐宋
石窟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平頂,坐北面南,窟深12米,寬8米。東、西、北三面開龕,北龕內有浮雕,供奉雲霄、碧霄、瓊霄三仙。東西龕供奉紅娘、接生娘娘。石窟頂正中有一硃紅色蓮花圖案。
大佛殿
子孫宮東側
北魏
此窟為前殿後窟,平頂中心柱窟。石窟坐北面南,窟門寬2.76米,窟門左右兩側牆壁各塑有一尊結跏趺坐佛。窟門正中上方有一結跏趺坐的釋迦牟尼浮雕塑像,面相豐腴,眉額正中有一硃砂紅痣,塑像着藍色袈裟。釋迦牟尼佛浮雕兩側各隱約可見一立佛。入窟門窟頂高約3.56米,頂部繪有花瓣朝下的覆蓮藻井一方。窟門後方東西兩壁長3.78米,其上塑有千佛浮雕和十八羅漢浮雕。窟內中心柱高約3.94米,長5米,寬3.75米,南壁開龕,龕寬2.19米,深2.67米,龕內塑一佛二弟子像,佛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雙手託缽,身後有背光,兩弟子立於蓮花座上。龕內坐佛右側弟子的右側中上部有浮雕痕跡,據記載為維摩詰經變圖,如今僅存大致痕跡,具體內容模糊不清。石窟內南壁兩側各開一龕,龕內各塑有一佛立於蓮花座上。窟內東西兩壁開龕,龕內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督剛佛石窟
大佛殿東側
不明
石窟平面為縱長方形,平頂,坐北面南,窟寬2.83米,進深4.84米,高2.66米。北壁開龕,龕基高0.75米,深1.92米,木雕龕門。龕內塑一佛二弟子二天王像,督剛佛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右手結期克印,左手握一物,佛像身後有背光。
五方佛石窟
法泉寺石窟東北側崖壁北端
北魏
石窟平面近方形,平頂中心柱窟。坐東向西,窟深5.87米,寬5.16米,高3.63米。中心方柱基座高0.98米,柱高2.65米,寬2.36米,長2.5米。中心柱正面及左右兩側三面開龕,中央塑像為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佛,是釋迦牟尼的另一法身。南壁為寶生如來佛,全身金色,左手握拳,右手三四指彎曲,餘指豎立,結為禪手印。西壁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即無量佛。北壁塑蓮花世界的不空成就佛,又叫微妙聞佛。塑像均肉髻高聳,斜披袈裟,手執法寶。這五方佛在佛教世界裏分別代表五種智慧,即體智、蓮花智、大圓鏡智、平等智、成就智。 [12] 
天王洞
五方佛石窟南側
北魏
石窟平面為縱長方形,平頂中心柱窟。窟深6米,寬5米,高3.86米,坐東向西。中心方柱基座高0.66米,寬2.65米,柱高3.20米,三面開龕。中塑高約2米的天王像,龕前壁和南北兩壁為侍者和佛的畫像。兩侍者均雙手合十。畫風為典型的唐代繪畫風格。向下有長幅題詞,由於年代久遠已無法完全辯認,只能看清楚“法泉”、“幽靜”幾個大字。窟內其他三面小佛龕環列,佛像為今塑。
十方佛石窟
天王洞南側
北魏
石窟平面為橫長方形,平頂中心柱窟。窟深8.78米,寬9.25米,高4.04米,坐東向西。中心柱基座高0.59米,長4.81米,寬4.88米。中心柱高3.45米,西壁開龕,龕寬2.3米,深1.44米,高2.57米,窟內有五個佛龕。中龕有塑像三尊。中為斜披袈裟站於蓮台之上的釋迦牟尼塑像,右手結印於胸前,左手下垂。左右為其兩弟子。左壁龕內也塑三尊塑像,中為燃燈佛,左右為其弟子。右壁佛龕內亦塑佛像三尊,中為阿彌陀佛,左右為其弟子。前壁進門左右兩邊各有一龕,龕內均塑有女菩薩像。十方佛代表着婆娑世界,佛在眾生罪孽深重充滿着不堪忍受的苦難的大千世界內,“堪忍”勞累,進行教化,表明其“無畏”和“慈悲”。
龍王宮
法泉寺石窟東南側崖壁東端
唐宋
石窟為前殿後窟形式,平面呈縱長方形,平頂,坐南面北,寬2.6米,深3.05米,高2.23米。南壁基高0.81米,供奉龍王塑像,塑像身後有殘缺壁畫痕跡。
驪山老母宮
文昌宮右側
不明
洞窟平面略呈橫長方形,平頂,坐南面北,寬4.17米,深3.43米,高2.3米左右。龕基高0.65米,龕中塑驪山老母坐像,左側有一童子。塑像後壁有兩幅壁畫,左側為“老母顯聖”圖,右側為“李荃受書”圖。
文昌洞
法泉寺石窟東南側崖壁中部
明代
文昌宮為前殿後窟,青磚拱頂式,石窟為青磚拱頂式。平面呈縱長方形,坐南面北,拱形頂,深5米,寬2.85米,高2.65米。南面龕基高0.78米,深1.24米。龕正中塑文昌帝君坐像,座高0.55米,帝君着黃衣,頭戴冠,雙手執笏板。帝君像前左右兩側各塑一神童,右側童子着綠衣,雙手捧印綬,左側童子着紅衣,雙手捧文卷。南壁有壁畫,畫中一神龍翱翔於大海之上,神龍作回首吐息狀。窟前建有懸閣三楹,飛檐斗拱,名鴻文閣,《創建法泉鴻文閣就安橋記》碑被鑲嵌於閣內壁中。
紫薇殿
文昌宮東側
明代
紫薇殿為明代建築,硬山頂,內供奉紫薇大帝石雕像,無其它遺存。
注:參考資料來源 [8]  [12] 

法泉寺典藏文物

法泉寺文物代表
法泉寺文物代表(2張)
在眾多石窟及其造像中,千佛窟、天王洞、達摩洞代表了法泉寺石窟的最高藝術水平,窟內保存有唐代以來的彩繪雕塑佛像及壁畫等文物,其中有唐代所塑達摩祖師像一尊,保存完整,極其珍貴,為鎮寺之寶。 [13]  還有大佛殿內的藻井是珍貴文物,這方藻井位於大佛殿窟頂靠近窟門位置,整體呈正方形,邊長約2.05米。藻井四角對應東南西北四方。大佛殿中的這方藻井構圖比較精美,整體色調以藍、紅、綠、褐為主色。這方藻井上有花瓣朝下的覆蓮,四周鑲嵌層層花邊,最外層綴飾彩鈴和綵帶。 [8]  以及法泉寺內曾珍藏着的國家一級文物《四庫全書》等古籍典章(後於20世紀60年代轉移到甘肅省博物館)。 [12-13] 

法泉寺內外碑銘

截止2019年,已收藏的法泉寺石窟石碑共計9通,其中法泉寺保存有7通(位於達摩洞旁的碑廊),靖遠縣博物館收藏2通。且靖遠縣博物館收藏的2通石碑保存較好,而法泉寺收藏的7通石碑保存欠佳,其中1通石碑破損嚴重,斷裂為兩部分,其餘6通石碑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碑刻資料散見於相關專著中。
法泉寺石窟石碑統計表
朝代
碑名
立碑時間
整理情況
《敬德監修法泉寺碑記》
具體時間不明
已遺失
明代
《建修法泉寺碑》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
無碑有錄文(錄文見《隴右金石錄》《重纂靖遠衞志》)
《新修紅山法泉寺記》
明成化丁酉年(1477年)
有碑有錄文(錄文見《法泉禪玉》)
《重修法泉寺碑》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
無碑無錄文
《重修法泉寺碑》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無碑無錄文
《法泉寺藏經閣碑》
明萬曆十年(1582年)
無碑無錄文
《法泉禪林圭峯禪師道行碑》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有碑有錄文(錄文見《法泉禪玉》《靖遠法泉寺石窟志》)
《梁公修建法泉功德碑》
明崇禎己巳年(1629年)
有碑無錄文
《劉公祖置田供香碑》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
有碑有錄文(錄文見《法泉禪玉》)
《劉公德政碑》
明崇禎壬午年(1642年)
有碑無錄文
清代
《法泉寺置田坔碑》
清康熙乙卯年(1675年)
有碑無錄文
《重修前寺大藏法門碑記》
清康熙乙卯年(1675年)
無碑有錄文(錄文見《重纂靖遠衞志》)
《重修法泉寺關帝殿碑記》
清康熙乙丑年(1685年)
無碑有錄文(錄文見《重纂靖遠衞志》)
《創建法泉鴻文閣就安橋記》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有碑有錄文(錄文見《靖遠法泉寺石窟志》)
《重修法泉寺大殿碑》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有碑無錄文
參考資料來源 [8] 
  • 《新修紅山法泉寺記》碑
收藏於法泉寺石窟的司法天神殿右側庭廊中,此碑立於明成化丁酉年,即1477年。圓首方座,碑首高56釐米,正中陰刻篆書“新修法泉寺記”六字,周邊陽刻雲氣紋。碑身高165.5釐米,寬90釐米,厚24.5釐米,材質為青石質(圖2.3)。碑陽面周邊陰刻纏枝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23列,40行左右,約600多字,記述了新修法泉寺的相關事蹟。碑陰面記錄了眾多人物姓名,主要有靖遠衞的官員、本寺僧眾以及功德善士等。碑趺為長方形座,正面有簡單的、模糊的紋飾。碑趺長91釐米,寬47釐米,高51釐米。碑陽面下部風蝕嚴重,字跡已經完全脱落。碑陰面下部脱落嚴重,其餘地方亦有風化痕跡。 [8] 
  • 《法泉禪林圭峯禪師道行碑》
此碑亦收藏於法泉寺石窟的司法天神殿右側庭廊中,此碑立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1606年。圓首鰲座,碑首高35.5釐米,正中陰刻篆書“法泉禪林碑記”六字,兩側各陰刻一條飛龍。碑首上部陰刻一龍珠,整體構成二龍戲珠之勢。碑首背面亦陰刻兩頭異獸。碑身高142釐米,寬80釐米,厚6釐米,材質為青石質(圖2.5)。碑陽面周邊陰刻忍冬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23列,43行,約800多字,記述了圭峯禪師的功德道行。碑陰面記錄有眾多人物姓名,主要有靖遠衞的官員、本寺僧眾以及功德主信士等。碑趺為鰲座,長93釐米,寬80釐米,高46釐米。此碑保存較好,碑身上有風雨侵蝕的痕跡。碑陽面周邊部分有少許脱落,但是沒有波及碑面文字。碑陰面有風化痕跡,右側下部有殘缺。鰲座碑趺,四足殘缺,鰲首前伸。 [8] 
  • 《梁公修建法泉功德碑》
此碑原放置於靖遠縣法泉寺石窟內,於1995年後入藏靖遠縣博物館。此碑立於明崇禎己巳年,即1629年。碑呈長方形,長106.5釐米,寬78.5釐米,厚4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正面周邊陰刻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27列,24行,約500字,主要記述了梁公修建法泉寺功德等內容,由太學趙國士撰文。此碑左上角殘缺,右下角部分碑面脱落,但是都沒有波及碑面文字。總體而言此碑保存較好。 [8] 
  • 《劉公祖置田供香碑》
此碑現放置於法泉寺石窟內,具體地點位於石窟寺內司法天神殿右側庭廊最北側。此碑立於明崇禎十五年,即1642年。圓首方座,碑首高43釐米,上部陰刻三朵雲紋。碑身高92釐米,寬65釐米,厚15.5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陽面周邊陰刻纏枝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位於碑首,又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側57字,右側74字。下部分位於碑身,共計22列,明確已知有23行,約400字,記述了劉公祖置田供香的事件。碑趺為長方形座,不規整,無紋飾。碑趺長約81釐米,寬約43釐米,高約43釐米。此碑碑身陽面下部風蝕嚴重,碑文字跡已經完全脱落。碑身周邊紋飾有殘缺,其餘部分保存尚可。碑身陰面上部有殘缺,下部字跡脱落嚴重。碑趺表面風蝕嚴重,凹凸不平。 [8] 
  • 《劉公德政碑》
此碑現放置於法泉寺石窟內司法天神殿右側庭廊最南側。此碑立於明崇禎壬午年,即1642年。圓首方座,碑首高32釐米,正中楷書“劉公德政碑記”六字,周邊陰刻兩頭異獸。碑身高127釐米,寬75釐米,厚5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陽面周邊陰刻纏枝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24列,明確已知有40行,約780字,記述了劉公的功德。碑趺為長方形座,不規整,無紋飾。碑趺長約92釐米,寬約56釐米,高約25釐米。此碑碑身下部風蝕嚴重,字跡已經完全脱落。碑身周邊紋飾有殘缺,其餘部分保存尚可。碑陰面脱落嚴重。碑趺表面風蝕嚴重,凹凸不平。 [8] 
  • 《法泉寺置田坔碑》
此碑原放置於靖遠縣法泉寺石窟內,於1995年後入藏靖遠縣博物館。此碑立於清康熙乙卯年,即1675年。碑呈長方形,長90釐米,寬82釐米,厚5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正面周邊陰刻纏枝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32列,34行,約800字,內容為清康熙乙卯年修建法泉寺置田經過。此碑正面下部偏左部分有小部分脱落,其他地方均保存較好。 [8] 
  • 《創建法泉鴻文閣就安橋記》
現安置於法泉寺石窟鴻文閣內東壁北側牆壁內。此碑立於清嘉慶二十五年,即1820年。碑呈長方形,長134釐米,寬73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38列,20行,約726字,碑文內容記述了創建法泉寺鴻文閣以及就安橋事件的始末。此碑除碑面周邊部分漫漶不清外,碑面左側及中間風化痕跡明顯,其餘部分保存尚可。 [8] 
  • 《法泉寺佛田定案碑》
此碑放置於法泉寺石窟內的書香閣右側草地上。此碑碑文中提到僧心積、徒源□,這兩人在《創建法泉鴻文閣就安橋記》與《重修法泉寺大殿碑》中亦有提到,故此推斷此碑立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與清道光二十年之間。碑呈長方形,長187釐米,寬75釐米,厚12釐米,材質為青石質。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13列,能夠確定的碑文約190字,記述了斷案法泉寺田產的事件。此碑破損嚴重,已經斷裂為兩部分。碑面風蝕嚴重,大部分字跡已經完全消失。 [8] 
  • 《重修法泉寺大殿碑》
現放置於法泉寺石窟內的司法天神殿右側庭廊中,此碑立於清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碑呈長方形,高178釐米,寬75.5釐米,厚11釐米,材質為青石質(圖2.12)。碑正面周邊陰刻纏枝卷草紋,碑文為陰刻楷書,共計15列,43行,約500字,記述了重修法泉寺大殿的事件。碑趺為長方形座,長84.5釐米,寬45.5釐米,高45釐米。碑趺正面有殘缺的圖案。此碑碑陽右側上部明顯殘缺,碑身上有四個穿孔,穿孔附近碑面破壞嚴重,四個穿孔呈對稱分佈,推測此碑曾被用於固定某小型機械。碑陰面上部及下部字跡脱落嚴重。 [8] 

法泉寺所獲榮譽

1990年-1993年,“法泉寺”三次被評為文物保護先進單位。
1994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來蘭參加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從天津帶來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李鶴年書寫的“法泉寺”三個匾額大字以示祝賀“法泉寺”的修復。 [4] 
2000年,法泉寺位列中國百大名寺第39位。 [12] 

法泉寺歷史文化

法泉寺寺名由來

由於法泉寺因寺身被紅山石崖環抱,遠看恰似一把古銅大鎖,因而寺院所在地又被稱作鎖口,也稱鎖口石窟。鎖口石窟之所以叫“法泉”其因紅山崖下有“龍骨”、“墨池”、“月牙”三泓清泉噴瀉,法泉寺與陝西法門寺,寧夏景雲寺一脈相承,古有“東有法門寺,西有法泉寺”之説。 [7]  又以陝西法門寺為上院,法泉寺為下院,以“法門”與“清泉”立説,故名法泉寺。亦因寺建紅山之下,又稱紅山法泉寺。 [3]  [5] 

法泉寺神話傳説

相傳,北魏時,菩提達摩魂示鎖口人在紅山石崖開鑿石窟,繪塑鑿造佛像,以靜坐修心,破除妄想,安心耕讀,以求四方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於是鎖口人便造塑了許多佛像,並造塑了菩提達摩祖師像。從此,鎖口香火繚繞,仙氣騰騰。唐貞觀年間,一夜,太宗李世民夢孔聖演化,會州(靖遠)佛氣泛泛,翌日早朝,欽天鑑袁天罡上殿奏本日:夜觀天象,會州東南一道佛光,空中寶塔金光燦燦、唐太宗派尉遲敬德查詢,佛塔顯像聖地正乃會州鎖口,於是便派尉遲敬德監修。 [3]  後來,立於法泉寺的《敬德監修法泉寺碑記》記載了這一史實。 [5] 

法泉寺詩詞文化

古往今來,法泉寺不知留過多少文人墨客飽含激情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讚美詩篇。彭澤、劉果齋、于右任、張大千、張雲錦、範振緒、陳國均等許多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連觀光,留下了遺墨。
“法能護體,地翠千里;泉可洗心,靈映九洲。”城樓式山門上的那副嵌有“法泉地靈”的聯語是隴上著名書法家何裕書寫;矗立在方池旁邊的“法泉寺”碑刻為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年近百歲時應高財庭函邀,書寫“法泉寺”之名 [12]  ;“因機利導,和風諧俗;洞玄入微,達天通人。”“巖前柱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歸”。呂洞賓、張大千撰寫的聯語分別掛在演陽宮和天橋的楹柱上。
明代兵部尚書彭澤就讀於此寺,並作《法泉八景》詩作。其中《石竇寒泉》曰:“幽谷雲根湧冽泉,潺嗚咽幾經年,清寒不特纓堪濯,更喜佳音到枕邊。”
明人路升詩《法泉地靈》曰“層巖疊岫倚天邊,路入煙霞見法泉。萬斛珠璣隨地湧,清流晝夜自涓涓。” [5] 

法泉寺文化交流

法泉寺民俗文化旅遊節
法泉寺民俗文化旅遊節(1張)
法泉寺民俗文化旅遊節舉辦始於1988年,初始為當地傳統節日,四月初八“浴佛節”。2015年,白銀市委、市政府為充分展示和弘揚靖遠獨具特色的絲路文化、燦爛絢麗的民間藝術、淳厚古樸的民俗風情、鍾靈毓秀的人文景觀,將法泉寺四月初八“浴佛節”盛會升格為白銀市法泉寺民俗文化旅遊節。 [16]  截止2021年,法泉寺已舉辦七屆民俗文化旅遊節。 [17] 

法泉寺地理位置

法泉寺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大壩村紅山岔中 [6] 介於東經104°44′26″—104°44′34″,北緯36°36′04″—36°37′30″之間。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