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國使館舊址

鎖定
法國使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15號,原為純公府,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改建為法國使館 [4] 
法國使館舊址現存中央噴水池、大門和4棟配樓,大門用磚做出壁柱和拱券。4棟配樓對稱排列,為法國鄉村別墅式,木構兩層,有木外廊,也有磚做連續券廊 [3]  。法國使館舊址是在純公府的中式建築基礎上修茸而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中式形制和體量,為研究清晚期的使館與王府的結合建築提供了實物參考 [3] 
1995年10月20日,法國使館舊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1年6月25日,包含法國使館舊址在內的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法國使館舊址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15號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474-5-001

法國使館舊址歷史沿革

清順治年間,純親王府始建。
清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法軍佔領肅王府。同年11月,清政府被迫簽訂《法中北京條約》,允許法國在北京設使館 [4-5]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法國租借純公府,改建為法國使館。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法國使館在戰火中到損毀。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法國使館進行擴建 [3] 
1950年,法國使館由中國人民政府接收。

法國使館舊址建築格局

法國使館舊址現存中央噴水池、大門和4棟配樓,大門用磚做出壁柱和拱券。4棟配樓對稱排列,為法國鄉村別墅式,木構兩層,有木外廊,也有磚做連續券廊 [3] 

法國使館舊址建築特色

法國使館舊址中的各個建築附加結構並不統一例如它們的立面不同,不同位置凸出的外飄窗也不同,外廊、欄杆、屋頂等都各有特色。另外每個建築在裝飾細節上也千差萬別,例如有的在一層窗券拱腳位置加裝石材的腳線,橫貫整個牆體,有的則在二層窗梁一線採用石材做框罩等 [3] 

法國使館舊址主要建築

法國使館舊址大門

大門整體由清水灰磚砌成,為單券凱旋門式,局部用青石進行裝飾。中央門洞兩側用磚砌有粗大的壁柱,向外凸出,整體呈梯形墩狀;柱礎、柱頭都是簡單的方墩,柱身的裝飾非常簡單,只是採用了一些凹槽設計,這與柱頭的豎條狀裝飾相互點綴。中央門洞上部為平緩的半圓券拱腳用石材進行承託,兩側的圓形倚柱柱頭設計為愛奧尼柱式。大門上部浮雕着卷草龍圖案,還有多層次的古典檐口,頂部還有磚砌的女兒牆大門放置着一對中國石獅 [3] 

法國使館舊址主樓

原主樓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平面為“U”字形,帶地下室,灰磚清水牆,局部以青石裝飾,坡屋頂上有高聳的煙囱。體型對稱、東西兩端略向前凸。底層南面為連廊,以1:3的大平拱與單拱相間隔,二層連廊則為間距較密的柱廊。整個立面形成較強的韻律感。底層中央部分有三個大平拱券洞與較小券洞交替,拱角立於青石立柱上。底層東端為前廳及樓梯,西端為大餐廳及廚房,中部為大、小二個會議廳,兩者可分可合。二樓主要為辦公用房。現主樓已被拆除,原址新建一體量相似的二層樓 [4] 

法國使館舊址官邸樓

法國使館舊址院內四棟官邸樓,皆為二層樓,灰磚清水磚牆,配以石材裝飾。其中三棟位於花園東側,但東北部的一棟與其他二棟不在一條直線上,而花園西側一棟與東側也不構成橫軸關係 [4] 

法國使館舊址文物價值

法國使館舊址是在純公府的中式建築基礎上修茸而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中式形制和體量,為研究清晚期的使館與王府的結合建築提供了實物參考 [3] 

法國使館舊址文物保護

1995年10月20日,法國使館舊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1年6月25日,包含法國使館舊址在內的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法國使館舊址旅遊信息

法國使館舊址地理位置

法國使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15號。

法國使館舊址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103路公交車,在台基廠站下車前往。
  • 地鐵
北京市內乘坐地鐵1、8號線,在王府井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法國使館舊址約3.5千米,駕車約1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