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泊裏紅席

鎖定
【泊裏紅席】山東省膠南市泊裏紅席有悠久的歷史,據傳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後經代代相傳,編席技術便在泊裏一帶流傳下來,成為一種傳統的家庭手工工藝。這種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紅白兩種顏色,交叉編織出各種不同花紋的圖案,故稱紅席。因其編織嚴密、紋理清晰、光滑柔軟、美觀輕便,故深受民間喜愛,遠銷全國各地,並作為本地土特工藝產品進京展覽。泊裏紅席,採用手工編織,綠色無污染,現已發展出紅席手工製品。
中文名
泊裏紅席
地    點
山東省膠南市泊裏鎮 [1] 
時    代
春秋戰國時期
收    入
900餘萬元

泊裏紅席傳説由來

據史料記載,編織紅席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泊裏、大場鎮等地的老席匠們口口相傳,戰國時期孫臏遭龐涓陷害,流浪並寓居於泊裏一帶,由於生活貧困、身無長物便用當地老百姓廣泛種植的農作物高粱的秸稈,亦稱秫秸,劈成篾子,編成席子。秫秸原本為白色,因為孫臏膝傷未愈,編席時鮮血滴在席子上,便形成了席子紅白相間的顏色。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孫臏這位偉大的軍事家、思想家,便按着孫臏的方法編席鋪在炕上,並給這個席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紅席”,編織紅席的手藝和在炕上鋪席的風俗從那時起便在泊裏一帶流傳開來,世代相襲,孫臏也就成為當地席匠心目中的祖師爺。由於紅席的顏色紅白相間,色澤鮮豔喜慶,在炕上鋪上一領紅席趨兇避邪逐漸演變為當地百姓婚慶嫁娶、歡度年節的一種風俗習慣。 [2] 

泊裏紅席當地習俗

炕上沒有席,臉上沒有皮。在膠南市泊裏鎮一帶,幾乎家家户户都有在炕上鋪紅席的習俗。無論娶親還是過年,泊裏紅席在當地都是親朋好友間互相贈送的高檔禮品。作為一種純手工藝製品,實際上,泊裏紅席的編織和使用在當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1] 

泊裏紅席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泊裏紅席作為名優特產品,進京參展。《膠南縣誌》記載,1958年,泊裏紅席年產20萬領,此前的1955年高產時,年產51萬領。 [3] 
1986年,泊裏鎮種席高粱8000畝,全鎮除少數沿海村外,幾乎村村從事編席業,投入勞力1.5萬餘名,只編席一項收入,鎮人均達到100元。 [3] 
1987年,原膠南市在泊裏鎮建立了“紅席市場”,使這項傳統手藝以家庭為單位得到進一步推廣。 [3] 
泊裏鎮相繼成立了泊裏紅席協會和青島泊裏紅席生產專業合作社,組織了編席技藝大賽,選拔出了紅席技藝傳承人,專項扶持獎勵之外,還成立了紅席專業推廣公司,不斷引進高水平工藝美術公司,輔導提升紅席品質,實行個性化定製……越來越多的匠人重拾這一古老技藝,使泊裏紅席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新的傳承和新生。 [3] 
2011年,“泊裏紅席”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4] 
2013年,為了對泊裏紅席進行保護和進一步傳承,“泊裏紅席”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註冊為國家地理商標。 [5] 
在位於新區泊裏一路西段的“泊里民俗博物館”,有超過600平方米的研學體驗館,供市民遊客與編織匠人們面對面交流學藝,穿越2000年,紅席織就的這一老青島的地道民俗從未真正遠離青島人尤其是泊裏鎮周邊老青島人的生活視線。 [3] 
編制紅席 編制紅席
在紅席合作社的帶動下,泊裏鎮已有500多農户重新拾起了多年不幹的“手藝”,變“單打獨鬥”為“聯合艦隊”,提高了“紅席匠”們對紅席市場的“話語權”。管家莊、張家莊、常河店等4個村已成為小有名氣的“紅席”專業村,全村60%以上的農民常年編紅席,户均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全鎮年生產紅席3萬餘領,收入900餘萬元。僅編織紅席一項,預計全鎮農民可增收100多萬元 [6] 

泊裏紅席技藝傳承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8張)
泊裏紅席編織的主要村莊——青島西海岸新區泊裏鎮張家莊內,紅席編織匠人們紛紛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助戰疫情防控。他們通過編織帶有文字的紅席,表達自己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八個紅白相間的文字紅席展現在眾人面前。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