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州提線木偶戲

(木偶戲)

鎖定
《泉州提線木偶線》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徵在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澱中留下了鮮明的烙印,並長久地影響着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態、絢麗斑斕,與其他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悠久博大、輝煌壯麗。
書    名
泉州提線木偶線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頁    數
272頁
開    本
16
品    牌
文化藝術出版社
作    者
黃少龍 王景賢
出版日期
2012年6月1日
語    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03952531, 7503952539

泉州提線木偶戲內容簡介

《泉州提線木偶線》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更多的人瞭解、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粹性及其傑出的文化、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由此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自覺,關注、重視或主動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

泉州提線木偶戲圖書目錄

第一章傳承脈絡
  第一節“死俑、偶”,“活傀儡”,“傀儡戲”
  第二節懸絲傀儡戲與泉州地域文化
  第二章傳承形式
  第一節從“四美班”到“五名家”
  第二節科班授徒與家族傳藝
  第三節正班”與“土班”
  第四節“高功”領銜與演師應聘
  第三章傳統劇目
  第一節“落籠簿”
  第二節“籠外簿”
  第三節清抄本
  第四節傳統劇目的主要藝術特點
  第四章傳統音樂唱腔
  第一節“傀儡調”
  第二節曲牌
  第三節主要古樂器
  第五章傳統傀儡造型
  第一節傀儡戲行當
  第二節傀儡名色
  第三節傀儡構造
  第六章傳統線功
  第一節“基本線位”與“專用線位”
  第二節傳統線位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新增線位
  第四節新增線位的設置特點
  第五節鈎牌系線及其執掌特色
  第六節兩種鈎牌變異
  第七節傳統“基本線規”及其理線技巧
  第八節“基本線規”提要
  第七章傳統演出形式及其嬗變
  第一節“八卦棚”
  第二節階式平面舞台
  第三節天橋式立體舞台
  第四節全開放型演出形式
  第八章近六十年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傳承的歷程
  第二節傳承的努力
  第三節交流與傳播
  第四節危機與思考
  第五節前輩名家傳略
  後記

泉州提線木偶戲後記

本書的第一稿,於2007年8月編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文章院長主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感謝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領導的關愛,給予我們修訂、補充的機會。在本書獲選人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際,遵黃少龍先生囑,權以下文充作後記。
  2008年8月8日,令全球為之矚目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的“鳥巢”隆重開幕。出人意料的是,在開幕式文藝演出中,代表中國戲曲文化登場的,不是號稱“國劇”的京劇,而是來自福建泉州的提線木偶戲《四將開台》。
  事後許多中外媒體的記者和各界朋友,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為什麼會選擇泉州提線木偶戲代表中國戲曲文化”探問究竟,我把當初回答張藝謀總導演的“自我陳述”和盤托出,日:其一,中國戲曲形成於宋代,而中國的提線木偶戲形成於漢唐,唐末已在泉州地區流行,可謂孕育中國戲曲的源頭之一;其二,傳承千年的泉州提線木偶戲,宋元以降,已逐漸形成行當齊備、程式規範,並有包括鑼鼓經在內的獨特劇種音樂唱腔,是高度戲曲化了的木偶戲,是中國戲曲中一個有個性、有特色、夠成熟的戲曲劇種;其三,泉州提線木偶戲及整個“木偶戲家族”,擁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宗教文化、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的受眾,因而也是最具普世性及國際性的藝術品種。泉州提線木偶戲早已演遍中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海峽兩岸,並已一百五十餘次出訪世界五大洲約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在聯合國總部舉辦專場演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公演,已被證明是廣受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不僅面對“鳥巢”中的九萬觀眾,也不僅面對中國的數億觀眾,更面對全球數十億電視觀眾。因此,無論從歷史文化、藝術特色還是從國際影響力的角度看,選擇泉州提線木偶戲代表中國戲曲文化,都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比之過往,目前的泉州木偶劇團展現了較好的發展前景。有人問我發展的瓶頸是什麼,我的看法是:後繼人才的培養。我一直認為“傳承千年古藝”才是泉州木偶劇團工作的第一要務,而不是其他。劇種斷代、人亡藝絕了,拿多少錢都換不回來。傳承工作的關鍵在人,在後繼人才的培養。泉州提線木偶戲目前只有一個集體傳承單位,是一脈單傳。我們通過辦藝術學校,培養了一批批新人。在改革開放後,生源質量下降,因為只能拿到中專文憑,加上歷屆政治運動中文藝界都是首當其衝,讓人缺少安全感和穩定感,選擇的人不多。這就影響到後續人才的培養,增加了傳承的難度。今年泉州藝校有個提線木偶表演班畢業,他們主要學的是傳統的技藝。考慮到目前劇團緊缺的是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人才,今年我們又在上海戲劇學院開班,招收了二十五名泉州提線木偶戲的本科生。這樣做的目的在於,通過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培養傳承與創新人才。
  有許多業內與業外的人士關注“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者的泉州木偶劇團將如何自處”的問題。個人認為泉州木偶劇團建團至今已近六十年,創造了很多輝煌,是幾代藝術家艱苦卓絕努力奮鬥的結果。劇團也是一個生命體,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在保護好傳統遺產的前提下,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保持長盛不衰。承蒙泉州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懷,我們團正在籌建一個成規模的中國泉州國際木偶藝術中心。
  規劃中的國際木偶藝術中心應有以下幾個功能:一、具有演出功能,可以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木偶藝術來演出,使泉州真正成為一個國際木偶藝術的重鎮。二、舉辦傳習所,不僅培養、傳習本地的提線木偶接班人,同時面向國內外開展培訓,讓世界各地都有泉州木偶的熱愛者和傳播者,以擴大國際生存空間。三、向網絡影視延伸,建立與新媒體結合的創作基地。使之“既古老,又年輕”,充滿生命活力。四、相關產品的開發,形成研發基地。劇團既要做好傳承又要做好傳播,提高自我造血功能,以保證劇團持續不斷地走向繁榮和發展。事業與產業要雙輪驅動。當然,產業是事業帶出來的,產業的發展應該是為虎添翼。任何時候都不能為產業的發展而犧牲事業的本體。不能見利忘義,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想今後的五年我們應做好這麼幾件事:第一是抓傳承,從明年起搶救傳統劇目《目連救母》(全簿)共約五十五小時的戲,以錄音、錄像方式記錄下來,將傳統遺產的精華傳給後代。第二是基地建設,儘快讓劇團新址落成,儘快啓動上面説的幾個項目,為綜合開發與事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第三是協助辦好院校的教學,培養優秀創新人才,充實傳承隊伍。第四是爭取創作幾台新戲,以藝術創新帶動人才成長與事業發展。第五是努力建立更為穩定的國際、國內演出渠道和市場,讓泉州木偶戲展現更美好的發展前景,也讓劇團的木偶藝術家生活得更有尊嚴。
  小木偶是大文化,小木偶也可以有大影響、大作為。我們應該努力讓全世界從小木偶身上看到中國文化的精美,看到中國人的聰明和智慧。讓世界見證中國木偶藝術的生命力與無限精彩,並給予由衷的敬重。為此,不僅每位木偶戲從業者,甚至文化事業管理者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傳續千年文化,承擔歷史使命!
  王景賢
  2011年10月25日

泉州提線木偶戲序言

王文章
  伴隨着新世紀的開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總體上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初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參與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並已發展為比較健全的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和傳承人保護制度。在進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已公佈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部公佈了三批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市、自治區也公佈了省級保護名錄項目8566項,代表性傳承人9564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從十多年前的單個的項目性保護,走上了整體性保護、科學保護和依法保護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和保護的意義越來越被人們所普遍認知和理解,人們越來越珍視優秀傳統文化,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注程度、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全社會已經逐步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自覺。
  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頒佈實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圍繞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建設、規章制度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現在,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出台了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方法和方針、原則逐步完善和確立。在總結保護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逐漸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恆定性和活態流變性的基本衍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認識到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既不是使它凝固不變,也不是人為地使之突變,而是要讓它按照自身的規律去自然衍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遵循其本體規律。近些年來,我們提出的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等多種針對不同類型項日實施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在保護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在準確認識、總結和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質特徵的基礎上,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保護方針和原則的確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是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機構隊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財政資金投入,僅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14.3876億元;2012年,中央財政轉移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增長至6.2298億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成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葉l心,16個省、市、自治區文化廳(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構和隊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豐富多彩。近十年來,北京和全圉各地陸續舉辦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及保護成果展,對於社會公眾認知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意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兩三年來,主要的展演活動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巧奪天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2011年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徒同台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門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轟動,增強了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參與意識。
  六是國際合作和交流不斷加強。2004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我國第一批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了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達36項,成為世界上人選項目最多的國家。2012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培訓中心在中國(北京)正式成立,這表明了國際社會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繼乏人、生存瀕危的境況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仍存在傳承人年老體弱,人走歌息、人亡藝絕的現象;在保護工作中,重開發、輕保護、輕傳承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開發、盲目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現象仍有發生;一些地方對保護工作認識不到位,保護工作不落實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我們應該頭腦清醒,思想明確,進一步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研究解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真抓實幹,從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持續、紮實、深入的開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規劃的實施及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情況,以及保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三個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檢查,以便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調整。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把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會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顧總結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保護工作的基礎,或者説我們科學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規律,不斷取得保護工作成績的基礎是什麼,我想,首要的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科學認知。今天,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整體性保護的情況下,更需要繼續對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認真、科學的梳理和分析,進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淵源,揭示它的價值,總結它的存在形態和演變歷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質規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保護。這樣的調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更多的人瞭解、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粹性及其傑出的文化、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由此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自覺,關注、重視或主動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正是基於此,我們組織專家學者或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者編撰出版了這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編撰一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這次經作者重新修訂後納入現在這套叢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其項(書)目的選擇,則是根據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確定,每個項目獨立成書,分批出版。第一輯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徵在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澱中留下了鮮明的烙印,並長久地影響着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態、絢麗斑斕,與其他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悠久博大、輝煌壯麗。
  這套叢書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都是該項目研究的專家學者或項目的傳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項目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本着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精神,詳盡梳理每一個項目的歷史淵源和沿革流變、分佈區域和存續狀況,細緻描述它們的呈現形態,包括風格流派、技藝特徵及其代表性傳承人和代表性作品,並對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進行深入的闡發。這套叢書力圖以學術的權威性、敍述的準確性和可讀性成為廣大讀者全面瞭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讀物,它的出版不僅有助於中國瀆者認識和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也為世界人民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一扇窗口。
  是為序。
  201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