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油酸丁酯

鎖定
油酸丁酯(Butyl oleate)是油酸正丁酯(英文名稱n-Butyl Oleate)的簡稱,又名順式-9-十八烯酸丁酯(9-Octadecenoic acid (CIS)-, butyl ester),9-十八烯酸丁酯(9-Octadecenoic acid butyl ester),化學分子式為C22H42O2,結構式為:
CH3(CH2)7CH=CH(CH2)7COOC4H9,
常温常壓下為不易揮發的淡黃色的油狀液體,有微臭味。熔點-26.4℃,沸點227~228℃(2.0kPa),密度0.87g/cm3。主要用作增塑劑、溶劑、潤滑劑及防水劑。
中文名
油酸丁酯
外文名
Butyl oleate
分子量
338.57
CAS登錄號
142-77-8
熔    點
-26.4 ℃

油酸丁酯物理性質

【外觀】無色或淡黃色的透明液體,當低於12℃時變成不透明。
【沸點】℃ 227~228 (2.0kPa)
【密度】d515 0.8704
【折光率[q1][q2]】nD25 1.4480
【溶解性能】 不溶於水,能溶於醇、酮、醚等有機溶劑,也可與礦物油和植物油混溶 [1-2] 

油酸丁酯化學性質

EINECS登錄號】205-559-6
【分子式和結構式】分子式為C22H42O2結構式如下:
CH3(CH27CH=CH(CH27COOC4H9
【常見的化學反應】作為一種脂肪酸酯,具有脂肪酸酯的常見化學反應性質,主要有:
(1)水解反應:油酸丁酯在酸催化劑存在下進行水解反應,生成油酸丁醇、水、油酸丁酯等反應平衡混合物。當採用鹼做催化劑時生成物是油酸鹽,反應是不可逆的,也叫皂化反應。此外,也可185~300℃高温進行高壓水蒸汽水解,生成油酸和丁醇。
(2)氨解、醇解酯基交換反應:油酸丁酯和氨反應生成油酸酰胺和丁醇,與丁醇以外的其他脂肪醇反應,生成新的油酸酯和丁醇。油酸丁酯與另一種酯反應,酯基進行交換,生成一種新的油酸酯和羧酸丁酯。上述反應有酸、鹼等催化劑存在,可以加快反應速度。

油酸丁酯主要用途

最主要用作聚氯乙烯、氯丁橡膠乙基纖維素的增塑劑;模型和織物的潤滑劑、防水劑,潤滑油的添加劑,天然和合成橡膠的耐寒性的增塑劑。還可做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等其他染料的防塵劑。以油酸丁酯還用作動物皮革的加脂劑的一種成分,可使皮革表面光潔,手感好。

油酸丁酯製造方法

油酸丁酯主要用油酸正丁醇通過酯化反應得到,反應可以通過加入催化劑或微波等物理作用而加快,適時將酯化反應生成的水分出,或使丁醇與油酸的摩爾比大於1等方法加快反應,常用的催化劑有甲苯磺酸等。典型反應條件為丁醇:油酸:甲苯磺酸1:2:0.15(摩爾),沸騰下連續蒸出生成的水,反應約70分鐘,反應產物經冷卻、中和、洗滌,減壓蒸餾,截取油酸丁酯組分,可得到以油酸計93%以上的產品收率。

油酸丁酯參考質量指標

【油酸丁酯含量】%≥99
【色澤】APHA<5
凝固點】℃ <0
【水分】 %≤ 0.5
皂化值】mgKOH/g 166~172
酸值】mgKOH/g ≤0.1
碘值】gI2/100g 83~93

油酸丁酯毒性

油酸丁酯無毒。

油酸丁酯包裝、貯存與運輸

油酸丁酯可採用襯塑鐵通包裝,可按非危險性貨物運輸,貯存於通風、乾燥、陰涼的場所。
化學品、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有機酯、高級脂肪酸酯、不飽和脂肪酸酯,有機化學學科、自然科學
參考資料
  • 1.    張明森主編.精細有機化工中間體全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 2.    化學化工大辭典下.化學化工大辭典下: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