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道鄉

鎖定
河道鄉(已撤銷)位於陝西咸陽武功縣武功鎮東北部。該鄉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屬寶雞峽灌區,達到了渠井雙灌化。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國家級型商品糧基地。近年來,該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鄉情,與時俱進,堅持以“畜業富鄉,工業強鄉”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穩糧、興物、優果、增菜”的思想調整產業結構,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拓寬招商引資渠道,使鄉域經濟步入更快更好的發展時期。
2011年7月,國務院、陝西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河道鄉,以原河道鄉所轄區域自然村合併至長寧鎮 [2] 
中文名
河道鄉
所屬地區
武功縣東北部
面    積
35.28 km²
人口數量
26587人

河道鄉地理環境

河道鄉位於武功縣東北部,處於關中平原的中部,寶雞峽灌區。東臨興平,北接乾縣、西南兩面與本縣的貞元鎮、長寧鎮接壤,總面積35.28平方公里,全鄉轄25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有5865户,26587人。該鄉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屬寶雞峽灌區,達到了渠井雙灌化。區位明顯,是國家級型商品糧基地。交通便利,距西寶北線僅3km,長河公路連通四周鄰縣,村村通公路,有線電話和固定電話覆蓋全鄉各村。90%的村飲用上了自來水,經濟發展基礎良好。
2011年7月,國務院、陝西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河道鄉,以原河道鄉所轄區域自然村合併至長寧鎮。 [2] 

河道鄉行政區劃

河道村(大堡、新南街、西莊、北場、馮家莊、西南莊、劉家堡、河道窯、西坡、東堡)、皇甫村(中堡、南堡、西堡、吳家、張家)、西馬午(南堡、北堡、巷子、西堡)、青口村(東堡、南堡、西堡)、田井村(南堡、北堡、莊莊)、咬馬寨(南堡、北堡、南莊)、三馬村(北頭、馬家)、長寧坡(南堡、北堡)、新小村、上河道、咬子、東馬午、莊子村、八王村。

河道鄉人口情況

[皇西村] 全村共254户,1096口人,耕地面積1833畝。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主產小麥、玉米、油菜,果樹面積規模大。
[皇新村] 位於鄉政府駐地,共有189户,962口人,耕地面積1270畝。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及果樹栽培為主。全村個體工商户較多,村民經濟收入較高。
[吳家村] 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全村367户,1648口人,2386畝耕地。主產小麥、玉米、油菜,養殖業和果業發展較快,有一定規模。
[新小村] 1954年由小村鎮小村搬遷而來,故稱新小村。共58户,334人,耕地面積478畝。農業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二牛”及豬、雞養殖發展較快。
[皇中村] 全村共157户,653口人,耕地947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牛、豬、雞為主,經濟作物有蘋果、梨、桃等果業生產。
[後張村] 全村有347户,1069口人,耕地1520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二牛”、豬、雞為主,果樹面積較大,羣眾經濟收入較高。
[長寧坡村] 全村有285户,1320口人,耕地1780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牛、豬、雞為主,經濟作物有蘋果等果業生產,出外務工人員較多。
[上河道村] 全村有156户,617口人,耕地86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養殖業以養豬、養雞為主要產業。
[河大村] 是河道鄉最大的村子,全村有704户,3126口人,耕地4380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重視“二牛”發展,並以養豬為主,兼顧果業生產,外出打工人員多,羣眾生活較為富裕。
[西坡村] 全村共162户,682口人,耕地945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羣眾以養豬、養雞為主要養殖業。
[劉家村] 全村有152户,642口人,耕地88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養殖業主要以養牛、養豬為主導產業。
[李家村] 全村共184户,767口人,耕地987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少數羣眾務有果園。
[青南村] 全村共有135户,566口人,耕地86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為主。常年有外出務工人員。
[青東村] 全村共有166户,774口人,耕地111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繁養“二牛”為中心,併兼有養豬、養雞等產業,常年外出打工人員較多。
[三馬村] 全村共有246户,1080口人,耕地1567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部分羣眾經營果園,並有外出務工人員。
[東馬村] 全村共有280户,1260口人,耕地1859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要產業,部分羣眾種植有果園,常年有外出務工人員。
[咬子村] 全村共有185户,764口人,耕地105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
[咬馬村] 全村共有364户,1623口人,耕地2261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部分羣眾經營蘋果、梨、桃等果園,村子辦有木器加工廠,建築業人員頗多,常年在外從事各種產業的務工人員逐年增多,羣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莊子村] 全村共有299户,1262口人,耕地1799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經濟作物有果業生產,常年有在外務工人員。
[八王村] 全村共有167户,724口人,耕地1087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經濟作物有果樹等。
[西堡村] 全村共有205户,866口人,耕地1294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農副業以養牛、養豬、養雞、果樹等為主要產業,並有部分人員常年在外務工。
[北堡村] 全村共有252户,1101口人,耕地1840畝。主產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兼有果業生產,外出打工人員較多。
[南堡村] 全村共有112户,487口人,耕地693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
[南巷村] 全村共有127户,550口人,耕地788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有常年在外務工人員。
[田南村] 全村共有270户,1230口人,耕地1677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牛、養豬、養雞為主,部分羣眾經營有果園,外出打工人員較多。

河道鄉經濟狀況

2002年底,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7400萬元,工業產值450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1600元。優質果園面積已達6000多畝,建成佔地30畝的中心苗圃。籠養雞存欄7.5萬隻,生豬2.08萬頭,肉牛1490頭,奶牛471頭。聯營和個體企業28户。
武功縣萬頭無公害豬養殖示範基地為龍頭,採取政策扶持、科技示範、龍頭帶動、服務引導等措施,鼓勵羣眾發展養殖業。現已新增養殖户820户,養豬社區新增社員85名,帶動了周邊興平、周至、乾縣等8縣10鄉65村經濟的發展。隨着養殖業的發展,武功縣第一種兔廠、咬馬國興奶牛場、武功縣無角道賽特良種羊養殖場、砧化冬棗示範基地相繼落户河道。“萬畝田”建設伐加快,紫甘藍、西芹、葱等大棚蔬菜發展迅猛,面積已達500畝,市場佔有率高,深受客户青睞。花卉苗木面積已達150畝,畜牧業已成為該鄉的特色產業,與陝西中富產業發展公司簽訂了紫花苜蓿種植項目面積已達1500畝,為加快“二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飼草保證。202年底,投資160萬元對80%的村低壓線路實施改造,完成街道65盞路燈加設,政府中心街路面寬敞、清潔,車輛停放整齊,交通秩序良好。對全鄉8村15條街道水泥硬化,街道綠樹成蔭,整潔乾淨,河道街道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小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河道鄉社會事業

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全縣湧現了“十星級文明户”265户、“好媳婦”102名、“好公婆”98名、市級文明村5個、縣級文明單位4個、文明校園3個。通過與廣東東莞電線廠、裕元電子廠建立長期勞務輸出關係,已累計輸出3800人。教育教學秩序良好,教育成果顯著,初中升學、高中升學連年名列全縣前三名,各項事業碩果累累,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秩序安定。
以皇西、田南、莊子村為重點,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萬元完成了田南村村委會廣場地磚鋪設工程;投資12萬元完成田南村社區建設;刷寫新農村建設標語18條,懸掛橫幅6條,皇西村爭取上級資金8萬元,對2條主幹街道118户農户門前統一硬化,修建地埋式花壇236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鄉新建農家書屋4個(咬馬、莊子、皇西、田南),確定專人登記管理,方便羣眾借閲,豐富了羣眾的文化生活。另外,東馬村籌資33萬元,修建排水溝1100米,硬化村委會廣場300㎡,安裝路燈72盞,水泥硬化巷道500米;西馬村新建沼氣池130口,新打村間街道1200米。全鄉累計硬化街道6.6千米,新打機井16眼,襯砌渠道5.5千米,鋪設砂石路6.3千米,修暗管15.4千米,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加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