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狸鼠

鎖定
河狸鼠又稱海狸鼠.沼狸,侄獺,是河狸鼠科河狸鼠屬動物。 [2]  體型粗大,身體呈拱形,體長472-575毫米,尾長240-405毫米,體重5-9 千克;耳和眼很小,口鼻處有1白斑;體背面被濃密軟毛,其間夾雜濃密粗針毛,軟毛顏色深灰色,針毛顏色黃褐色,腹部軟毛密集;下巴密被白毛;尾長而圓,尾部毛髮稀疏;前面呈橘色。腿短,後足比前足長,後足有五趾,前四趾聯在一起與第五趾分開,前足有四個未連在一起的四趾、長度較長且可靈活伸展,第五趾已退化;雌性有4對乳頭,上門齒寬。 [3] 
河狸鼠,原產地南美洲中南部。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華中、四川、江蘇等地的局部地區。 [4]  河狸鼠平時棲息在溪流、湖泊、沼澤地帶,多在岸邊掘洞穴層。河狸鼠的洞穴深度一般2-3米,沒有支洞;洞口常一半移在水裏,一半開口陸上;野生或散養的河狸鼠隨季節、水位,飼草條件相生育的變化,常常更換棲居地點。河狸鼠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特別喜歡吃根莖類陽多汁飼料。河狸鼠毛隨季節變化,一年有兩次換毛,春天3-4月份換上夏毛,秋天8—9月份換上冬毛。河犯鼠性情温順,聽覺發達,視覺嗅覺不靈敏,易受天敵侵害。 [5]  5月齡可達性成熟,全年均可繁殖,妊娠期128-133天。每年產2-3胎,每胎產仔5-8只或更多。壽命5-9年。 [4] 
河狸鼠是經濟價值很高的動物。它的毛皮、毛絨細密,針毛平齊,毛皮質量高,具有美麗的天然色澤,可制各種款式的裘皮衣,毛向裏或向外,保温性能都好。此外,河狸鼠的肉可食,河狸香是很名貴的香料,經濟價值很高。 [2] 
中文名
河狸鼠
外文名
Nutria
別    名
獺狸
海狸鼠
拉丁學名
Myocastor coyp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齧齒目
河狸鼠科
河狸鼠屬
河狸鼠

河狸鼠外形特徵

後肢稍長。前足4趾,無蹼;後足5趾,除第1、2趾間無蹼外,其餘趾間具蹼。

河狸鼠分佈範圍

原產地
中國分佈現狀
散佈於東北華北華中四川江蘇等地的局部地區,但可能沒有較大種羣。

河狸鼠生活環境

棲息於溪河、池湖及水渠等處,穴居。洞口常常一半露於水面上,洞口直徑20~30cm。隨季節、水位、食物的變化和繁殖的需要,常更換棲息地。

河狸鼠生活習性

以植物根、莖、枝葉為食,也食軟體動物,未見危害魚類。晨昏採食,亦見白天活動。洞道一般長2~3m,也有長達15m的。

河狸鼠生長繁殖

壽命5~9年,5月齡可達性成熟,全年均可繁殖,妊娠期128~133天。每年產2~3胎,每胎產仔5~8只或更多。

河狸鼠原因和危害

20世紀初引入北美洲歐洲。從1953年開始,我國從前蘇聯引進供觀賞和特種養殖。80年代後期,全國出現飼養河狸鼠熱潮。由於人們盲目引進飼養,而管理落後,導致病鼠殘鼠增多,死亡率高。在南方飼養後,毛質變差,養大後的河狸鼠無人收購加工。飼養户經濟損失慘重,熱情下降,將剩鼠或殺或宰,亦有少數農户散放池塘野養;並有少數逃逸個體。野生的個體危害方式主要是採食和掘洞行為。河狸鼠啃食稻苗、馬鈴薯,導致大量減產,還啃食果樹1m高以下的主幹,造成果樹成片枯死。這種行為顯然對當地的自然植被構成威脅。掘洞行為常造成堤岸、碼頭設施和沿河公路和鐵路遭到破壞。河狸鼠也會將多種傳染性疾病傳染給人類、家畜。

河狸鼠控制方法

應嚴格管理飼養場,防止向野外擴散。發現野生河狸鼠儘量捕捉,嚴格控制其野生數量。利用它們喜在雜草茂密的地方棲息的特點,通過清除渠道、溪河溝邊雜草,惡化河狸鼠的生態環境,減少其種羣數量。因其個體大,易被發現和捕捉,比較容易控制。

河狸鼠相關資料

根據以往的調查證明,日本岡山縣南部地區為肝吸蟲病的嚴重流行區。近年來縣南的水田地區有一種哺乳動物一河狸鼠(Myo-castor coypus)大量繁殖棲息。此種動物能否作為肝吸蟲的保蟲宿主,作者對該鼠進行了肝吸蟲感染實驗並調查了有無自然感染的存在。作者從岡山縣南部地區捕捉的大河狸鼠、幼河狸鼠共11只,作為實驗動物。並從岡山市藤田等地採集的麥穗魚及長頜須鮈 [1] 更多還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