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曲河燈會

鎖定
河曲河燈會,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流傳於山西省河曲縣的一種民俗活動。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走西口文化相結合的文化產物。一般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舉辦(共舉辦3天,分別為農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由祭奠大禹儀式、放河燈兩部分組成活動,還有戲樂助興。成為晉、陝、蒙三省民眾傳統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文名
河曲河燈會
遺產級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編號
Ⅹ-81
申報單位
山西省河曲縣
批准文號
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
2008年6月7日
保護單位
河曲縣二人台藝術研究中心 [1] 

河曲河燈會活動內容

圖1 河曲河燈會上民眾放河燈 圖1 河曲河燈會上民眾放河燈 [2]
河曲河燈會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前後三日舉辦,燈會舉辦前要舉行放河燈祭禹儀式,並將社會各界粘糊的河燈供於神禹位前,祭奠大禹。其後,僧人誦經,民眾把做好的河燈列隊供於神龕前,乞求神禹消災免難,保佑風調雨順。晚上,當夜暮降臨的時候,主持人鳴炮點燃火把,僧人誦經將神位前花燈列隊送到渡口,船工駕舵木船,載着各種河燈,逆水向上大約一里,在急流中心拋錨停立。待準備就緒,樂工們便咚咚奏起樂曲,隨着樂聲,一盞盞花燈被放入河中。河燈順着黃河主航道,成羣結隊向前漂移,明明滅滅,恍惚之間,就彷彿冥冥之中另一個世界呈現在眼前。整個活動持續三天,除了每天晚上放河燈外,還有戲樂助興。 [3]  傳統上,一般每天放河燈360盞(因農曆每年360天),期盼一年360天天天可以平安,快樂。除了每天晚上放河燈外,還有戲樂助興。河曲縣政府2005年開始主辦這個活動;2007年的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個晚上分別漂放了1000盞、1650盞、1000盞河燈,三天共漂放3650盞,盞盞河燈呈送吉祥,寄託着人們渴望天天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不僅延續了放河燈的習俗,同時還舉行盛大的焰火晚會,成為了當地文化交流、發展經濟、聯絡情感的重要載體。 [3] 

河曲河燈會河燈製作

以往人們將親手製作的各種形狀的“河燈”放於河中,為那些茫茫黑暗中的孤魂指點迷津,保佑風調雨順、兩岸百姓安居樂業,平安吉祥。如今河燈的製作較以往簡單了許多,普遍是用各色蠟光作為材料,將一張方形的紙四角粘連起來,用麻繩做的燈芯,不易被風颳滅,燃燒時間也比較長,將河燈底部侵入蠟油當中,在蠟油凝固之前放到沙子上,沙子粘在燈的底部,很快凝結粘連,一來防止燈被水浸蝕,二來加重燈的分量,不易被風吹翻。 [3] 

河曲河燈會歷史淵源

圖2 河曲河燈會場景 圖2 河曲河燈會場景 [4]
放河燈的習俗起源於印度。據説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佛教信徒每年於七月十五日舉行孟蘭盆會,放河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孟蘭,在梵文中是“倒懸”的意思。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3]  河曲河燈會,也稱河曲河燈節,其記載最早可見1573年-1620年(明萬曆)《河曲縣志》: 公元1500年(明弘治13年),知縣李邦彥率眾祭奠大禹(據《禹貢》記載,禹曾親臨河曲治理河道。 [5]  ),放河燈。後發展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辦,歷時三天。在黃河邊漂放河燈,通過各種祭祀形式,祈禱神靈消災免難、風調雨順。 [2]  歷史上的河曲地瘠民貧,災禍不斷。為了謀生,男人走西口,女人挖野菜,孕育出了悲苦高亢的民歌,產生了催人淚下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再也沒有回到家鄉,為了悼念遠去的親人,祈福未來,人們舉行了一系列的儀式,河曲河燈會就是這些儀式中比較獨特的並逐步延續下來的古老習俗。 [3] 
古時漂放河燈,由黃河船工組織河路社舉辦,僧人誦經、八音吹奏鼓樂,以超度死於河中的亡靈,當時被稱為迎神送鬼節。公元1795年(清乾隆16年),縣城西門外黃河古渡口建禹王廟,搭古戲台。從此,漂放河燈上升為規範的祭祀活動,並代代相傳,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禮儀程序。到了20-21世紀,河燈節已成為具有豐富民俗內容的民間活動。河曲河燈會的產生與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印證着黃河文化的內涵。它和當地人民的思想、生活習俗息息相關,是當地民風鄉情的縮影。河燈節已成為晉、陝、蒙交匯地區影響很大的民間節目。 [2] 

河曲河燈會非遺信息

河曲河燈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988
項目編號:Ⅹ-81
項目名稱:燈會(河曲河燈會)
申報單位:山西省河曲縣
遺產類別:民俗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6] 

河曲河燈會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98
項目編號:Ⅹ-13
項目名稱:河曲河燈會
申報單位:忻州市河曲縣
批准日期:2006
遺產類別:民俗。 [7] 

河曲河燈會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河曲縣二人台藝術研究中心獲得“河曲河燈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