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鎖定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河南理工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1] 
學院起源於1909年焦作路礦學堂的土木工程科,1978年設置礦井建設專業,1994年成立建築工程系,1999年更名為土木建築工程系,2005年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 [1] 
截至2024年5月,學院設有7個教學系和1個實驗中心,開設6個本科專業;擁有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有教職工143人,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生近2700人。 [1] 
中文名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5年5月19日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河南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常玉光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博士點
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院系設置
7個教學系
地    址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區世紀路2001號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學校自1909年(清宣統元年)創辦始,設立礦務學門,培養造就採礦、冶金和鐵路高級專門人才;隨後成立了採礦冶金科和土木工程科。
1921年夏,學校更名福中礦務大學,《福中礦務大學規程》規定本科一、二、三年級開設土木工學課程。
1931年,學校易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4月,增設土木工程學科,學制四年。當時,本科只有兩科四系,即採礦冶金科和土木工程科。土木工程學科包括路工橋樑系和水利系。
1933年,改科為系,設置採礦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
1936年5月,焦作工學院將科改系,設立了採礦、冶金、路工和水利四系。
1937年,焦作工學院先遷西安,再遷天水。
1938年7月,焦作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聯合組成國立西北工學院;8月—10月,國立西北工學院籌備委員會決定設立八個工程學系,其中土木工程學系由私立焦作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北洋工學院土木系合併而成。
1946年,焦作工學院於洛陽覆校,改遷鄭州、蘇州。
1949年9月後,焦作工學院遷回焦作,更名為國立焦作工學院
1950年3月,華北煤礦專科學校併入增設了電機和土木兩系。
1951年2月,學院主體遷往天津。主體北遷後,有五分之一的教職工留在焦作,與燃料工業部幹部學校、中南煤礦學校(後改名焦作煤礦學校)繼續辦學。
1958年,重建焦作礦業學院,在焦作礦業學院籌建時,原計劃設置採煤、機電兩系,煤田開採、礦井建築、機電三個專業,但根據煤炭生產的需要,礦井建築沒有招生。
1972年,焦作礦業學院根據燃料化學工業部和河南省革委的指示,招收“工農兵學員”,時設三系三專業,其中包括採煤系的煤礦建井與開採專業。
1977年9月,採煤系的煤礦建井與開採專業改為地下開採專業。
1978年,增設煤礦建井專業(礦井建設)。
1984年,開始招收礦井建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4年1月25日,學校依託井巷工程教研室、岩土教研室、建築工程教研室3個教研室,礦井建設專業、礦井建設專業(礦場地面建築專門化)、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專科)3個專業,成立了建築工程系;6月,在礦井建設專業下設交通土建專業方向。
1996年6月,增設建築工程專業。
1997年,獲工程力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9年4月22日,建築工程系更名為土木建築工程系;6月,按寬口徑的土木工程專業辦學,原礦井建設專業、建築工程專業、交通土建專業等納入土木工程專業。
2001年,增設工程管理專業。
2002年,增設建築學專業(2008年轉移到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
2003年,獲岩土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增設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
2005年5月19日,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增設城市規劃專業(2008年轉移到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新增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獲結構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6年,獲准設置礦山建築工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2009年,新增“建築與土木工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2010年,新增“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2011年,新增土木工程、力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新增礦山岩土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3年,增設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對外合作辦學項目;增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本科專業。
2015年,建築工程技術專科專業對外合作辦學項目停止招生。
2018年,獲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
2019年,獲批土木水利、工程管理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2023年,獲首批河南省產教融合示範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對外合作辦學項目停止招生。 [2]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5月,學院設有7個教學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 [1] 
教學系:岩土工程系、建築工程系、道路與橋樑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地下工程系、力學系
本科專業:土木工程(設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岩土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工程管理工程力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智能建造 [1]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學院有教職工143人,專任教師122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10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3人;全國師德師風先進個人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教育部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端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河南省骨幹教師14人,河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中原名師1人、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省模範教師、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教學名師等13人;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美學工”十佳優秀學生工作者1人、省優秀輔導員2人;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1] 
省級教學團隊:基礎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9] 
教師名錄(部分)
教師類型
教師姓名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楊小林 [24] 
河南省特聘教授
王樹仁 [16] 
中原科技領軍人才
王樹仁、李振華 [16]  [25] 
河南省教學名師
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郭佳奇梁為民劉希亮、李振華 [13]  [15]  [20]  [25]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洪紫傑、焦華喆 [14]  [18] 
河南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餘永強、焦華喆、張勃陽、褚懷保 [17-18]  [21-22] 
河南省高層次(B類)人才
王欽亭 [19] 
河南省教學標兵
楊增科 [23]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學院擁有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2個。 [1] 
學科設置
學科類型
學科名稱
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礦山建築工程、礦山岩土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土木工程、力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土木水利、工程管理 [1] 
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
土木工程、力學 [4]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學院建有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河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列項目(1個課程羣、5個項目);建立校企聯合實踐教學基地38個,河南省特色行業學院1個,河南省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示範學院1個、品牌項目1個、研究項目1個,建立省級校外實踐基地2個。 [1] 
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 [9] 
河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列項目:基於建築構件的電測虛擬仿真實驗 [9] 
專業建設(部分)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學 [8]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 [8] 
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8] 
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土木工程 [9] 
課程建設(部分)
課程類型
課程名稱
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彈性力學 [9]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結構力學 [9] 
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
材料力學、基礎工程、工程結構、彈性力學、建築結構概論、工程力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建設監理概論、結構力學、基礎工程 [10] 
河南省精品課程
工程力學、建設工程監理概論 [9] 
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建設工程監理概論 [9] 
河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身邊的力學 [9] 
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基礎工程、建築結構概論、彈性力學、材料力學基礎 [11] 
河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結構力學 [12]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近年來,學院共出版教材21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獲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河南省教研教改重大及重點項目8項、河南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獲得3項省級教學優秀課程獎。 [1] 
  • 學生成績
截至2024年5月,近年來,學院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30餘項;在“挑戰杯”系列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9項;在數字建築創新應用大賽、全國高等院校學生BIM系列大賽、“斯維爾杯”BIM-CIM創新大賽、“品茗杯”全國高校BIM應用畢業設計大賽等大賽中獲獎470餘人次;在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信息技術大賽、河南省大學生建築模型大賽“綠色建築”專項競賽、中國製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鋼結構設計競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大賽中獲獎達550餘人次。 [1]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學院擁有5個省級科研平台,3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2個校級研究所,3個院級研究所和6個院級科研團隊。 [1] 
平台類型
平台名稱
省級科研平台
河南省地下工程智能建造與安全運維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深部礦井建設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生態建築與環境構建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地下空間開發及誘發災變防治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採空區場地生態修復與建設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5-6] 
校級研究所
工程防護與災變控制研究所 [2] 
院級研究所
深部巷道支護理論及技術開發研究所、人工環境控制與節能技術研究所 [2]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近年來,學院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等縱向科研項目150餘項,各類科研經費累計超過1億元;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高質量論文100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項4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100餘項。 [1] 
部分科研成果獎勵一覽
成果名稱
獲得獎項
獲獎人
採動圍巖壓力拱與拱內鉸接承載機制及控制技術
2020年度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王樹仁 [7] 
深長隧道突水災害演化機理與預判方法及工程應用
2020年度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郭佳奇 [7] 
採空區場地建構築物地基基礎變形機制與調控技術及應用
2022年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任連偉 [30-31] 
深部地下工程開挖致災機制與動態智能防控關鍵技術
2022年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李震 [30-31]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近年來,學院先後與麥吉爾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杜克大學利莫瑞克大學室蘭工業大學等15所中國國外高校開展教育、科技交流與合作;派出近40名教師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等國家高校做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和課程進修。 [1]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2022年3月8日,學院女教工開展了以“擁抱春光,不負韶華”為主題的陽光健步行活動,豐富女教工的業餘生活。 [28]  2023年12月29日,為豐富學院教職工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全院教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院舉辦了“快樂元旦,趣味無限”教職工趣味運動會。 [27]  2024年6月6日,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學院舉辦了“粽享端午,香聚土木”活動。 [29] 
文化活動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院領導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常玉光
黨委副書記
楊波
副院長
餘永強、趙宇、徐平 [3] 

河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歷任領導

黨務領導
任期
姓名
職務
1994年1月—1997年4月
孫啓虎
建築工程系黨總支書記
1997年4月—1999年4月
楊韶昆
建築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黨總支工作)
1999年4月—2002年3月
土木建築工程系黨總支書記
2002年3月—2005年5月
毋福祥
土木建築工程系黨總支書記
2005年5月—2012年3月
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12年3月—2019年5月
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19年5月—2022年1月
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6] 
行政領導
任期
姓名
職務
1995年4月—1999年4月
張有才
建築工程系主任
1999年4月—2000年6月
楊永昌
土木建築工程系主任
2000年6月—2002年3月
土木建築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2年3月—2005年5月
張有才
土木建築工程系主任
2005年5月—2010年6月
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2010年6月—2019年5月
劉希亮
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