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中礦務大學

鎖定
福中礦務大學是中國礦業大學 [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2] 河南理工大學 [3]  的前身。
中文名
福中礦務大學
創辦時間
1921年 至 1931年

福中礦務大學福大時期

福中礦務大學 福中礦務大學
福中礦務專門學校於1921年夏增設大學本科,把學校改名為福中礦務大學。校長李鶴在福中礦務專門學校原有規章基礎上,主持制定了《福中礦務大學規程》。
凌濤、盧其駿、石心圃、朱瑞、李懷允等英美留學歸國的教授來校任教,學校制定了嚴格科學的學制及課程體系,嚴格學生管理制度,實施學分制,注重學習成績的記錄。
1925年福中礦務大學校長張仲魯開始制定表冊,呈北京教育部備案,請求對福中礦務大學准予立案。1927年李善堂再次將表冊呈北京教育部備案,獲教育部批准,學校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1926年7月福中礦務大學首批12名同學畢業,成為我國早期煤炭建設的中堅力量。
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發了“五卅”運動,數以千計的學生湧上街頭舉行抗議示威。在全國形成了一場大規模的反帝運動。福中礦大的進步師生成立了焦作平民學校。深入煤礦工人、鐵路工人和青年學生中講授革命道理,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1925年6月4日,礦大100餘名學生怒不可遏,舉行全體大會,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6月5日,礦大學生組織的演講團到各煤礦,散發傳單,聲討英、日在上海的暴行。  
吳會治、周福元等人在鬥爭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學校歷史上最早的一批中共黨員。

福中礦務大學歷史沿革

一、1909——1915年,焦作路礦學堂
1909年2月25日,清政府河南交涉局與英國福公司簽訂《河南交涉洋務局與福公司見煤後辦事專條》,其中第八條規定:“路礦學堂,議定本年春季開辦。
1909年3月1日,英國福公司按上述條款規定,創辦焦作路礦學堂。田程為首任監督(校長),設礦務學門,首批招收學生20人。 [3] 
二、1915——1919年,福中礦務學校
1915年5月7日,英國福公司與華商中原公司合組福中公司,學校更名為河南福中礦務學校,歸外交部河南交涉署直轄。 [3] 
三、1919——1921年,福中礦務專門學校
1919年,學院易名福中礦務專門學校。 [3] 
1920年4月,由開封遷回焦作。
四、1921——1931年,福中礦務大學
1921年,學校易名福中礦務大學。 [3] 
五、1931——1938年,私立焦作工學院
1931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易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學校成立校董會,河南省主席劉峙任主席。
1933年,焦作工學院根據教育部規定,改科為系,設置採礦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
1936年5月,焦作工學院調整系科,採礦冶金系分為採礦系、冶金系,土木工程系分為路工系、水利系。
1937年10月,抗日戰爭爆發,學院西遷陝西。 [3] 
六、1938——1946年,國立西北工學院
1938年7月,教育部決定將焦作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合組成立國立西北工學院。 [3] 
七、1946——1949年,私立焦作工學院
1946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焦作工學院在河南洛陽關林暫行復校。 [3] 
1947年9月,遷至河南鄭州。
1948年8月,遷至江蘇蘇州。
1949年4月,蘇州解放。隨即,華東人民政府接收了私立焦作工學院。
1949年6月1日,焦作工學院在蘇州舉行了建校40週年慶祝活動。
八、1949——1950年,國立焦作工學院
1949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接收了國立焦作工學院;
1949年9月,焦作工學院遷回焦作,更名為國立焦作工學院。
1950年1月,焦作工學院劃歸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領導。
1950年3月,華北煤礦專科學校併入焦作工學院。 [3] 
九、1950——1953年,中國礦業學院
1950年,天津,籌建中國礦業學院。
1951年4月26日,焦作工學院結束,中國礦業學院成立。
1952年,清華大學採礦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採礦系,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併入中國礦業學院。
  •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十、1953——1970年,北京礦業學院
1952年春,中國礦業學院籌備在北京建校。
1952年10月,進入了天津、北京兩地辦學的過渡時期。
1953年9月,改名為北京礦業學院。
1961年,北京煤炭學院併入北京礦業學院。
十一、1970——1978年,四川礦業學院
1970年5月,學校遷至四川三匯壩;學校改名為四川礦業學院。
十二、1978——1988年,中國礦業學院
1978年6月23日,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開始在江蘇徐州籌備建校工作。
1978年11月,成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2年12月,學校從四川至江蘇徐州的搬遷工作全部結束。
1984年12月22日,學院在徐州建校一期工程竣工。
十三、1988年,中國礦業大學
1988年4月2日,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5月11日,鄧小平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97年,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1998年9月,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1-2] 
  • 河南理工大學
1958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建立焦作礦業學院,中共焦作市委第一書記、市長張超兼焦作礦業學院院長。
1959年3月,焦作煤礦學校併入焦作礦業學院。
1959年9月,焦作礦業學院歸屬煤炭工業部領導。
1961年10月,鄭州煤炭工業學院併入焦作礦業學院。
1995年4月5日,經國家教委批准,焦作礦業學院恢復焦作工學院校名。
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焦作工學院更名為河南理工大學。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