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鎖定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成立於2005年,其前身是2002年創辦的數學與信息科學系。依託焦作工學院基礎教學部數學教研室開辦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2000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學院於2003年獲應用數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開始招生碩士研究生,2006年獲基礎數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11年獲數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 [1] 
中文名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所屬地區
中國河南省
類    型
理工
屬    性
二級學院
教職工人員
109人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下設有三個教學單位(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公共數學教學部),2個研究所(非線性科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2個校級實驗中心(大學生數學建模實驗中心、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中心),研究方向涵蓋了基礎數學、應用數學、信息計算、運籌控制、概率統計、機器學習等數學學科及相關的主要領域。 [1]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專業設置

學院現有數學一級碩士點,數學省級重點學科,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567名、碩士研究生32名,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1] 
本專業設置於2002年,學制4年,以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為主要方向,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和藉助數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較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發展潛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實變函數、複變函數、泛函分析、抽象代數、拓撲學、微分幾何、微分方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模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計算機網絡、運籌與優化、微觀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等。
選修課程學員活動:數學物理方程、圖論、模糊數學、理論力學、管理學、離散數學、管理學、數理統計、現代數學選講等。
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工農業、交通運輸、天文氣象、航天航空、地質礦產、財政金融、保險核算、軍事等部門從事與應用數學相關的工作,在教育行業從事基礎數學或應用數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也可以在計算中心、計算站承擔數學模型和應用軟件的研究與開發等工作。
2、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本專業設置於2000年,研究以信息產業(計算機、自動化、通訊等)為中心的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理論並密切聯繫實際的應用性學科。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修養,掌握現代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具有較強的計算機軟件編程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微分幾何、微分方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複變函數、實變函數、數學模型、數值計算方法、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圖形學、運籌與優化、信息論基礎等。
選修課程:數學物理方程、圖論、模糊數學、理論力學、管理學、離散數學、管理學、數理統計、現代數學選講等。
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單位、企業集團、計算中心、經濟信息等部門從事科學計算和軟件研製、系統分析、計算機輔助管理和控制等工作,也可以在大專院校從事數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09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講座教授、優秀專家(教師)3人,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1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理工大學太行學者3人,河南理工大學太行名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7人。 [1]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 成軍祥
院長 原保全
黨委副書記 沈立
副院長 鄧繼恩
副院長 姚紹文
副院長 毋海根 [2]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近五年來承擔和完成了科研項目8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43項、省部級項目28項,累計科研經費5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32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00餘篇。學院的教學成果獲得包括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等在內的多項獎勵。校級示範教師14人,學生最喜愛的教師7人次。 [1]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英國拉夫堡大學、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等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聯繫(開展交流與合作),先後派出18人次到國外訪學一年以上,每年邀請多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學院講學。五年來,主辦國際學術會議2次,全國性學術會議5次。 [1] 

河南理工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期間既是學院迅速提高競爭力、實現新的跨越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着力轉變發展方式、解決各類結構性矛盾、全面提升發展水平的關鍵時期。從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順利啓動、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河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為學院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學校政策看,《河南理工大學“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提出,進一步加強文理學科培育和深化四門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為學院的發展提高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從學院基礎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尤其是“十一五”期間的強勁發展,學院培育了一支較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獲得了數學一級碩士點和“應用數學”省級重點學科,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十二五”期間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學校第一次黨代會確立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戰略,遵循現代高等教育辦學規律和特點,立足實際,穩定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突出本科教學中心地位,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堅持科研與教學並重,以內涵建設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目標,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二)發展思路
着力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辦學實力。全面貫徹“着力轉變發展方式,更加註重內涵、質量、特色協調發展 ”的戰略指導思想,按照“重基層、重建設、重實效”的工作要求,深化內部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學院辦學活力,提升學院辦學實力。
全面加強團隊建設,提升教學科研水平。以凝練科研方向和組建教學隊伍為根本,加強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建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
(三)總體目標
經過五年的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整體水平居省內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四)具體目標
1.辦學規模。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穩定本科生規模,適度擴大研究生規模。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到530人,(其中本科生480人,碩士研究生50人)。
2.學科專業。到2015年,數學學科建設成為省級重點學科,力爭獲得數學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加強專業建設,新增統計學專業,使本科專業達到3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全國同類專業中具有較大影響。
3.人才培養。以育人為本,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強化教學體系與平台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到2015年新增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5項以上;力爭實現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零的突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累計獲國家級獎20項以上;學校本科畢業生考研數學通過率達到90%,學院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到60%。
4.師資隊伍。到2015年,全院專任教師達到120人左右,其中博士佔專任教師比例達到50%;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40%,教授達到12人;省百人計劃人才引進力爭實現突破。有國(境)外學習經歷(三個月以上)的教師達到15人。
5.科學研究。凝練科研方向,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着力提高科研水平。到2015年,年度科研經費達到80萬元;累計獲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15項以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力爭實現突破。年度在SCI源期上刊發表學術論文12篇以上、EI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以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