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鎖定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  集成了石家莊鐵道大學集成相關學科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設備優勢,人員隊伍中涵蓋了結構工程、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工程力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高層技術人才。
中文名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機構地址
河北省石家莊市北二環東路17號石家莊鐵道大學
主管部門
石家莊鐵道大學
主    任
王海林
地    區
河北
職工數
24名

目錄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介

自2006年納入河北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系列後,進一步強化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人才隊伍建設,已形成了一支年齡、學歷及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勇於創新的研究隊伍。
目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24名固定工作人員,教授和教授級高工7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5人,其中碩士生導師5人,博士3名、碩士5名。45-59歲12人,30-44歲11人。大量高素質、高水平人員的引入使得實驗室人員配備更趨合理,並形成老中青結合的科研團隊及穩定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還聘請了10多位知名專家、院士、教授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會委員。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度重視人員的培養和學術水平的提高,三年以來共選派出2名年輕教師到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著名學府攻讀博士學位,掌握了先進理念和技術,帶動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員整體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員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成員優勢互補,在圍繞團隊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標的前提下,實現團隊成員知識結構、能力、思維方式、研究經驗的優勢互補,以及年齡、性格特徵、工作風格、人文素養的優勢互補。不同類型的成員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薰陶,但又不脱離團隊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員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夠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具有良好的學風,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術環境。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項

在2007~2009年期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固定人員承擔科研課題16項,其中省部級課題6項,總計研究經費25866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6篇,SCI、EI收錄12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鐵道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導師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林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男,1962年1月出生,工學學士,碩士生導師。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交通應急保障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品開發,先後主持的科研和技術開發項目二十多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已完成的項目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鐵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中鐵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為了實現科研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目標,結合國內重大工程項目和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研製成功各式拼裝式架橋機和門式吊機,率先將架橋機的最大起重噸位提高到900t,門式吊機的最大起重噸位提高到1000t,在解決重點工程項目起重換裝技術難題的同時,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由於這些設備80%以上的器材能夠循環使用,產出與投入的比值通常在3.0~5.0之間。拼裝式架橋機和龍門吊機的研製成功不僅使“工程技術中心”成為國內知名的架橋機、門式起重機的專業設計團隊,還帶動了國內同行在架橋機、門式吊機領域的崛起,一改上個世紀德、法公司稱霸國內市場的局面,為鐵路客運專線、高速鐵路的設計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主持研究開發的“鐵路繁忙幹線橋樑快速換架技術”,用安全高效的技術裝備和施工工藝解決了鐵路運輸基礎設施改造面臨的世界性難題。主持研製的“C-300兵器過橋裝備”,成為我國唯一的導彈伴隨橋,目前已經大量裝備部隊,解決了導彈部隊無法進入邊遠地區的難題,保證了該兵器戰鬥力的正常發揮,提高了自我生存能力。以上業績不僅確立了本人在交通應急保障領域的重要地位,還凝聚了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研發團隊,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我國交通運輸業發揮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礎。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帶頭人:劉嘉武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男,1950年11月出生,工學學士,碩士生導師,曾榮獲鐵道部優秀教師稱號。主持省部級課題研究十餘項,已完成的項目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鐵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中鐵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兼任中國國防交通協會特約研究員,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評審專家,架橋機設計與施工規範編委。研究領域為應急工程結構理論與實踐,二十年以來始終貫徹科研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的指導思想,主持研製的交通應急保障器材有2項已經列裝部隊,主持研製的三種型號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900噸級箱梁架橋機已經批量生產併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我國高速鐵路施工技術和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帶頭人:彭興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男,1968年6月出生,工學碩士。作為技術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參與省部級課題研究十餘項,已完成的項目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鐵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中鐵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具有豐富的工程項目開發和管理經驗,深入生產第一線,解決科研成果工程化、產業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02年以來,一直配合北京鐵路局進行提速改造的換架樑作業,對京廣鐵路、京張鐵路的提速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帶頭人:王宇高級工程師,男,197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已完成的項目中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中鐵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研究領域包括:交通工程基礎設施的搶修與防護,應急工程結構設計與應用。自1998年以來,一直主持科研成果工程化、產業化過程中的產品設計和施工設計。主持設計的SPJ300/40拼裝式架橋機成功應用於九五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中,這一架橋機的成功研製與應用,開啓了我國橋樑運架設備的新時代,堅定了鐵道部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橋樑運架設備走國產化的決心,該產品採用的核心技術如變頻調速控制技術、多點吊裝平衡技術等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當前900噸級架橋機上。目前主持多項交通戰備科研及專業技術培訓,為我國交通應急保障領域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帶頭人:趙存寶高級工程師,男,1972年8月出生,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浮體結構水彈性動力學研究,浮橋技術研究,主講水動力學專業課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11篇被SCI、EI等收錄,主持課題研究2項。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帶頭人:張耀輝副教授,男,1970年12月出生,工學碩士,碩士生導師。從事應急工程結構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主講橋樑搶修和結構穩定專業課,作為團隊核心成員研製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橋樑運架設備,多項成果被評為“國際領先”和“國內領先”水平。主持課題3項。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秀中青年人才:徐光興工程師,男,1974年11月出生,工學碩士。陳士通工程師,男,1977年2月出生,工學碩士。孫志星工程師,女,1981年1月出生,工學碩士。精通產品設計和施工生產,作為主要完成人,多項成果被評為“國際領先”和“國內領先”水平。分別主持過多項科研課題,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研究能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