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鎖定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是河北傳媒學院在原有新聞類專業基礎上,新組建的學院。學院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四年制本科)、中英雙語播音主持專業(四年制本科)、廣播電視新聞學(四年制本科)、編輯出版學(四年制本科)、主持與播音(三年制專科)和新聞採編與製作(三年制專科)五個不同層次的專業。
中文名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創辦時間
2000年
別    名
河北傳媒學院
所屬地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學條件

1、音頻工作站43套。安裝在43個專業教室中,可以進行錄音、編輯、縮混、刻錄等數字化音頻製作。為播音與主持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現代化的物質條件。
2、小型演播室2個。安裝由信號採集系統、編輯製作系統、播出製作系統,可以進行各種音視頻信號的採集、編輯和製作。能滿足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和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新聞採訪、詩文朗誦、小品表演等教學需要。
3、非線性編輯室10個。可以對採集下來的音視頻素材進行模數轉換和數字化編輯、製作,滿足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和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學需要。
4、多功能機房10個。不僅可以進行計算機教學,還可以進行一些與專業教學相關的教學。
5、語言實驗室4個。可以滿足外語教學需求。
6、攝錄像機50餘台。用於音視頻信號採集。
7、多媒體教室20個。其中多媒體階梯教室10個。
8、新聞傳播學院融傳中心:該機構成立於2013年6月21日。由新聞傳播在線網站,傳媒實踐中心,新聞傳播學院廣播站以及河傳學子報四個校園學生團體組成,是河北傳媒學院最大的學生傳媒機構,劉宇副院長任主任,馬慧寧任主任助理,郝林翼、榮雪峯、梅林、韓維明等人任主要領導職位。融傳中心由總採編室、採編一部、採編二部、採編三部、總播發室、人事部,品牌推广部以及策劃部組成。是學校學生實踐和學習的優秀平台。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有一支28人組成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講師9名,助教5名,教學力量雄厚。還有20名正在省級電視台和省級廣播電台供職的優秀播音員和主持人被聘為學院的兼職教師,他們將給我們帶來鮮活的播音與主持、採編與製作的實踐經驗,以及最現實的、第一線的新聞傳媒的理論信息。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學院領導

徐曉寧: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1] 
張從明院長:從事報紙採編工作、電視藝術教學和管理工作30年,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現為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劉宇副院長:從事新聞傳播工作,現任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任新聞傳播學院融傳中心主任。
徐樹華副院長:歷任河北電台播音員,河北廣播電視報副總編,河北電台總編室副主任,具有33年新聞宣傳釆、編、播實踐經驗。現為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播音主持專業和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的學術帶頭人。
郎永淳:河北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學科帶頭人、河北傳媒學院藝術碩士(播音主持方向)碩士生導師。 [1] 
新聞傳播學院系學生會主席:牛莉芳

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學院簡介

學院始建於2000年,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河北傳媒學院,2009年6月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10月經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成為全國首批進行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民辦高校,進入國家高端人才培養的行列。河北傳媒學院是河北省第一所傳媒類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繼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之後全國第三所傳媒類本科院校。
學院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有南北兩個校區。現設影視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動畫學院、舞蹈學院、音樂工程系、表演系、藝術體育系、管理系、信息技術系、外語系、中文系、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和五年制大專部。學院建有各種藝術教學場地,配有非線性編輯室、錄音棚、音樂製作室、排練廳、排演場、畫室、鋼琴房、練功房、多功能演播廳、小劇場、大劇場、模擬空間劇場等實踐實訓場地。現有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攝影、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音樂表演、藝術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蹈編導、動畫、漢語言文學、英語、葡萄牙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公共事業管理、錄音藝術、網絡與新媒體、西班牙語、漢語國際教育、影視攝製等31個本科專業和部分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本、專科生1.4萬人。教學設施齊全先進,校園環境美麗幽雅,具有濃郁的現代文化氣息。
學院自2012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藝術碩士研究生,招收專業領域為廣播電視,7個專業方向:移動媒體視頻節目製作、電視編導、電視製作、播音與主持藝術、動漫創作、編劇和傳媒音樂應用。
學院致力於培養境界高尚、人格完整、知行合一、適應社會需要的傳媒及其他行業應用型人才。建校10多年來,已培養了10000多名畢業生,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活躍在國內外傳媒、演藝、新聞、教學、科研等領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