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面小學

鎖定
沙面小學創辦於一九四七年。前國家領導人劉少奇郭沫若曾先後接見該校學生,郭沫若併為學校題詞:“百丈再百丈,攀登高峯上”。 沙面小學是首批省一級學校、省綠色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 學校設備齊全,有校園網,學生每五人擁有一台電腦,每個課室均配有數碼投影儀。
中文名
沙面小學
創辦時間
1947年春天
主要獎項
廣東省綠色學校
全國綠色學校
廣東省書香校園
知名校友
陳敏
陳怡
陳允
劉斯奮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大街40號
教    風
團結實幹,創新求精,愛生如子

沙面小學學校概況

沙面小學始創於1947年春天,當時小學所在的地段沙面大街叫復興路,於是,沙面小學就以“復興路小學”面世。解放後,沙面小學一直以其出色的教育成績名列廣州教育的前茅,當中,學生的文藝體育活動更是全市有名。由於成績突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曾先後接見該校學生,郭沫若副委員長還欣然提筆為沙面小學題詞:百丈再百丈 攀登高峯上。
建校六十多年來,沙面小學在政府的關懷下不斷髮展,如今,校舍建築面積7066平方米,擁有31個教學班,1190名學生。由於沙面小學教學科研不斷取得好成績,1994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並於同年成為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全國小學語文計算機“四結合”實驗基地,國家科委、教委重點課題“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實驗學校。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全國綠色學校、廣東省推廣普通話先進集體,省紅領巾示範學校,市優秀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書香校園。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沙面小學的領導、教師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嚴謹治學,不斷開拓進取,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方向。學校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協同教育改革實驗,分別從學校、教師、學生的自我發展與家校協同的自我發展,對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素質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沙面小學 沙面小學
近60年的歷史中,沙面小學教師鍛造了“團結實幹,創新求精,愛生如子”的優秀教風;學子形成了“百丈再百丈,攀登高峯上”的精神。沙面小學人才輩出:一批批名師英姿勃發,有的獲全國思想品德課教學評比優秀獎,有的在全國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執教示範課。有四位省特級教師,兩位全國名教師“百千萬工程”培養對象,兩位校長先後被評為“南粵優秀校長”,多位教師分別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等光榮稱號。一批批傑出校友遍佈大江南北,蠻聲海內外。其中,有享譽國內外的“一門三傑”音樂家陳敏、陳怡、陳允;有廣東省第一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白門柳》作者,原廣東省宣傳部部長,現廣東畫院院長劉斯奮;有世界技巧冠軍李小燕、亞洲游泳冠軍陳偉英、周嘉威;有小學六年級就打破世界中學生游泳紀錄的陳鐵濤;五年級就成為全國少年網球冠軍的全國“十佳”少先隊員邵詩彤……謝穎霞眾多傑出師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沙面小學 沙面小學
2012年,冼基東小學合併廣州沙面小學。冼基東小學前身為竹朋小學,竹朋小學創立於1915年,原址在和平中路66號,是清末年間康有為的弟子李竹朋先生設立的“廣州私立竹朋小學”。學校地處西關,比鄰廣州市文化公園,與沙面島隔岸相對,藴藏着深厚的嶺南文化和西關文化底藴。
該校為私立性質的學校,由李氏家族傳承,在抗戰時期,該校仍然堅持辦學,該校校長李隱青多次寫信讓家長送學生回校讀書,為抗戰勝利後教育人才發展作出貢獻。附上該校校長給學生家長的郵件

沙面小學學校規模

沙面小學門口 沙面小學門口
學校座落於風光旖旎的沙面島上,校園面積7066平方米,現有27個教學班,1190名學生在校就讀。學校設備齊全,有校園網,學生每五人擁有一台電腦。每個課室均配有數碼投影儀。 由於沙面島獨特的歷史原因(曾是租界),島上古木參天,林廕庇日,既有風格獨特的歐陸建築,又有極具文物價值的歷史遺存,堪稱是廣州這個繁華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優美的環境不僅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它成了師生們開展環境教育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沙面小學聯繫方式

詳細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大街40號

沙面小學入學地段

沙面地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