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鳳喜

鎖定
沈鳳喜是張恨水小説《啼笑因緣》中的女主人公。
唱大鼓書的沈鳳喜先是與富家子弟樊家樹之間有過一段感情糾葛,後來又成了大軍閥劉德柱的姨太太。在劉德柱的喜怒無常之下,鳳喜最後落了個被逼發瘋的悲劇下場。沈鳳喜的悲劇命運一方面與其自身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她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 [3] 
(概述圖出自2004年袁立主演電視劇《啼笑因緣》)
中文名
沈鳳喜
飾    演
袁立(2004年電視劇)
飾    演
胡蝶(1932年電影)
性    別
登場作品
張恨水小説《啼笑因緣》

沈鳳喜時代背景

張恨水生活的時代為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當時的中國社會錯綜複雜。這一時期的中國,軍閥割據,連年混戰,雖然北伐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軍閥的統治勢力,但並未從真正意義上解決軍閥和普通百姓之間的社會矛盾。軍閥橫行,剝削百姓依然是社會的主要現象;在這樣的社會中,軍隊勢力高於一切。一方面,軍閥在自己的領地實施暴力與反動的專制獨裁統治,對外與帝國主義勢力勾結,對內剝削和欺壓百姓,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另一方面,受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響,中國社會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很大進步,這些思想大多具有創新性、進步性以及建設性。其中,對封建專制的反對、對等級制度的批判等受到大力支持,青年開始追求自由戀愛,正如《啼笑因緣》中的塑造的青年男女。但由於軍閥勢力根深蒂固,新思想雖然得到鼓勵卻仍不堪一擊。等級制度依然是社會的主流,金錢和權勢勝過一切,社會中不平等現象隨處可見。《啼笑因緣》中沈鳳喜這一人物的設置即以此為背景。 [1] 

沈鳳喜外貌描寫

説話時,來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面孔略尖,卻是白裏泛出紅來,顯得清秀,梳着復發,長齊眉邊,由稀稀的髮網裏,露出白皮膚來。身上穿舊藍竹布長衫,倒也乾淨齊整。説着,就站在那婦人身後,反過手去,拿了自己的辮梢到前面來,只是把手去撫弄。 [2] 

沈鳳喜人物經歷

沈鳳喜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在北京天橋唱大鼓書的女子,與母親、叔叔生活在一起。富家子弟樊家樹偶到天橋,第一次見到了鳳喜。鳳喜之於家樹,因其清秀吸引了他的眼光。隨後兩人開始了交往,樊家樹拿錢給她家租房,供她及其家人生活,而且還讓鳳喜停止了賣唱生活,到學堂當起了女學生。
後來軍閥劉德柱見到了美麗清秀的鳳喜,立即被她的美色吸引。隨後劉德柱不顧鳳喜已是“有了主兒了,雖然是沒嫁過去,她現在就過的是男家的日子”的情況,蠻橫無理,一副非要搶奪到人的嘴臉。於是他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討好鳳喜,給鳳喜送名貴的首飾,牌桌上故意輸錢給鳳喜,邀請鳳喜去打牌看戲,不僅如此,還動用政治手段,利用他的將軍身份和權勢地位逼鳳喜由學生重新回到唱大鼓書的戲子行列。
劉德柱為了得到鳳喜,軟硬兼施,威逼利誘,終於將少不經事的沈鳳喜攬入懷中。入主劉府的沈鳳喜最初也曾錦衣玉食,一呼百諾,奢華富貴,過着貴婦人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當劉德柱得知沈鳳喜和樊家樹見了一面之後,不問青紅皂白就大發雷霆,對沈鳳喜大打出手。知道錯怪了鳳喜之後不僅不許鳳喜生氣哭鬧,而且還無理要求沈鳳喜給他唱戲取樂。在劉德柱的喜怒無常之下,不諳世事的沈鳳喜精神上十分恐懼和害怕,一度昏死過去,從此大病不起。
當她不經意間聽説劉德柱曾一怒之下殺了紅杏出牆的姨太太時,精神上再也承受不了這巨大壓力從而發了瘋。原本就是貪戀沈鳳喜美色的劉德柱此時對其更是厭惡之極。至此,清秀可人的沈鳳喜落得了個被逼發瘋的悲劇下場。 [3] 

沈鳳喜性格特點

就其自身性格而言,在張恨水的筆下,沈鳳喜是作為傳統女子出現的,她性格順從、懦弱。在沈鳳喜與樊家樹的交往中,雖説有兩情相悦的成分在裏面,但從根本上説,兩人是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的,沈鳳喜是在樊家樹的供養之下才得以比較好地生存的。對樊家樹,沈鳳喜更多的是順從,樊家樹給她租房,她就去住,給她錢她就花,讓她不再唱大鼓書而進入學堂,她也就由大鼓妹變成了女學生。在這期間,她是沒有多少思想、多少獨立可言的。沈鳳喜在被劉德柱看上之後,她在叔叔的威逼和母親的利誘之下,原本就性格順從的她更是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出身貧寒,過慣了貧苦生活的沈鳳喜內心深處對錢財是有一種強烈的慾望的,出身下層的賣場女子對生存的渴求或許天生讓她對金錢和權勢有着嚮往。
沈鳳喜單純、漂亮卻又有不少小市民習氣,所以她天真可愛、清純嬌憨,卻又虛榮貪利、意志薄弱。沈鳳喜與樊家樹的愛情並不是建立在平等的感情基礎上的,富家子弟樊家樹看上的是沈鳳喜的樸實、清秀,出身下層的沈鳳喜看上的是樊家樹的慷慨解囊、出手大方。因此沈鳳喜並不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爭取婚姻自由的女子,她出身卑微,渴望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人生處境,對於女人來説,似乎通過婚姻來達到這一切是個捷徑,後來她屈從於劉德柱也是她這種性格的一個體現。
不論是在與樊家樹的交往中還是在與劉德柱的交往中,沈鳳喜始終是被動的,順從的,就是在被劉德柱無辜毒打之後,她心裏想的還是自己的不對。 [3] 

沈鳳喜衍生形象

主要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名
類型
飾演者
1932年
《啼笑因緣》
電影
1945年
《啼笑因緣》
電影
1956年
《啼笑因緣》
電影
1965年
《京華煙雲》(《啼笑因緣》
電影
葛蘭
1965年
《故都春夢》(《啼笑因緣》
電影
李麗華
1974年
《啼笑因緣》
電視劇
1987年
《啼笑因緣》
電視劇
1987年
《啼笑因緣》
電視劇
1989年
《啼笑因緣》
電視劇
1999年
《啼笑因緣》
黃梅戲音樂電視劇
2004年
《啼笑因緣》
電視劇
(參考資料來源: [4] 

沈鳳喜人物評價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周建新:沈鳳喜處於社會底層,貧困潦倒。她膚淺、意志薄弱,在劉將軍的威逼利誘之下,別無選擇只有向權勢屈服。此外,沈鳳喜卑微的社會地位造成了她對權貴盲目而熱切的渴望,劉將軍成功利用了她的小市民心理而達目的。巨大的身份懸殊讓沈鳳喜無從反抗,可以説,她從被劉將軍指定為“獵物”的那一刻起就已然成為了犧牲品,迷失與毀滅只是時間問題。沈鳳喜這一悲劇形象只是黑暗社會中貧苦女性的一個縮影。 [1] 
參考資料
  • 1.    周建新, 李亞琦. 社會視角下的《理智與情感》與《啼笑因緣》中女主人公之對比分析[J]. 臨沂大學學報, 2014, (3):98-101.
  • 2.    朱棟霖主編. 蘇州文藝評論 2014[M]. 上海:文匯出版社, 2014.10:137.
  • 3.    崔應會. 《啼笑因緣》中沈鳳喜悲劇命運的成因探析[J].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 (1):39-40.
  • 4.    張紀著. 我所知道的張恨水:張恨水長孫解讀大師[M].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7.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