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邁士

鎖定
沈邁士(1891-1986),名祖德,以字行,又字曼碩、曼石,別署雲巢山人、寬翁,浙江湖州菱湖鎮人。著名畫家。早年隨母學畫,後進上海震旦大學攻文學,獲學士學位。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僉事科任職,參加過與蘇聯政府交涉收回領事裁判權及東正教教產談判。同時,兼任北京大學文科講師、北京古物陳列所副所長。北伐以後,先後任河北省政府和浙江省政府秘書、南京考選委員會秘書、上海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因對當時政府腐敗不滿,憤而辭職,以賣畫為生。1949年5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任為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上海“中國畫院”成立後,又被聘為兼職畫師。歷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分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分會名譽理事、湖州書畫院名譽院長等職務。曾與沈尹默合作開辦書畫展覽三次,在書畫界卓有聲譽。 [1-2] 
中文名
沈邁士
別    名
沈祖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1年
逝世日期
1986年
畢業院校
震旦大學
出生地
浙江湖州
代表作品
《沈邁士畫集》 [3] 

沈邁士人物生平

沈邁士,名祖德,別署雲巢山人,寬翁。湖州菱湖鎮竹墩村人,當代著名書畫家。竹墩沈氏是吳興望族沈氏的主要聚居地,千餘年來人才輩出,耕讀傳家,孝悌承世,詩書樹業,人文藴含深厚。沈邁士自幼生長在深厚人文詩書畫印收藏極豐的家庭中,從小就隨母學畫。 [3] 
沈邁士1914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因諳法文,任職外交部政務司僉事科。1924年5月,中蘇兩國進行了解決歷史懸案的談判,沈邁士代表中方參加了邊界簽約談判。他據史力證、據理力爭,不卑不亢,雖收回了部分被佔領土,但仍有土地沒有收回,重新劃定了疆界,簽訂了《中蘇解決懸案大綱約定》。 [3] 
沈邁士在外交部任職時,還兼北京大學文科法文講師,北京古物陳列所所長。後因對政府的腐敗不滿而辭職,1932年回到上海,在震旦大學任歷史、地理教員,收入微薄,生活窮困。沈邁士與沈尹默為族親,按竹墩吳興沈氏譜系,他倆的高祖沈子木、沈子來是親兄弟,沈尹默的高祖是沈子來,輩分上是沈邁士同族同房的太公。在北京大學兼職時,沈邁士就與同族沈尹默交流、切磋書藝。後沈尹默辭職回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換出版委員會主任兼孔德圖書館館長。中法教育基金會會址就在沈邁士復興坊住所附近,加上他精通法文,於是沈尹默就介紹沈邁士進中法文化出版委會任幹事,又兼任編纂委員會委員,沈邁士才勉強維持生活。 [3] 
抗戰爆發,郭沫若、沈尹默邀沈邁士同去後方重慶,他因母親有病而留在上海。珍珠港事件爆發,日軍進入法租界,孔德圖書館收藏的甲骨文和安特生收藏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等珍貴文物和圖書資料,就秘密存放在沈邁士家中保管。解放前夕,有人企圖將孔德圖書館的文物運往台灣,沈邁士設法阻攔,才留在大陸,完整地保存在上海博物館。 [3] 
抗戰勝利後,沈尹默與沈邁士參加了在上海的湖州籍書畫家組成的清遠藝社,與湖州同行舉辦雅集、展覽。1947年兩沈在南京路大觀樓舉辦書畫聯展,1948年又辦過兩次書畫聯展,為生活而鬻書畫。 [3] 
沈邁士畫作
沈邁士畫作(40張)
剛解放,沈邁士就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任為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與湖州菱湖人徐森玉等一起搶救、鑑定、保護古文物。上海畫院成立之後,被聘為畫師。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及上海美協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分會理事,湖州書畫院名譽院長。1984年初遞交入黨申請書,1985年3月,95歲高齡的沈邁士先生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3] 
1986年4月2日,沈邁士應邀歸返故里參加由他題寫的“碧浪碑廊”落成儀式。他十分激動、興奮,96高齡的老人,又沒有加以控制,旁人規勸也無效,終因疲勞過度,溘然辭世。 [3] 

沈邁士親屬成員

沈邁士祖父沈秉成,26歲中舉,33歲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侍講,兼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安徽巡撫,兩江總督。晚年寓居蘇州耦園,喜藏書,尤喜金石書畫。在蘇州與湖州人吳雲等知名文人收藏家吟詠交往,對青年吳昌碩照顧提攜有加。 [3] 
父親沈瑞麟,曾任比利時公使館隨員,後以參贊身份協助公使、菱湖人楊誠之籌辦1905年比利時列日萬國博覽會中國館,後任代理駐比公使,駐奧地利公使,民國時期任外交總長。後隨張作霖出關,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議,偽滿洲國祭祀府副總裁等。 [3] 
母龔韻珊,湖南布政使龔靄人之女,能詩,善書畫,花鳥、草蟲、人物、山水無一不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