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冠羣

鎖定
沈冠羣1914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下倉鎮白塔村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只有兄弟一人,曾經讀過七八年私塾。他幼時聰穎好學,而且充滿愛國情懷。少年時他“已識清談終誤國”,後經在外地從政的姨父的介紹到南京當兵。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畢業後歷任國民黨部隊隊長、支隊長、少將高級參謀、少將副軍長等職。1949年,本着“去國難拋麾下兵”的理念,不去台灣,毅然率部隊在成都與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伯承部隊談判起義。
中文名
沈冠羣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2008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出生地
安徽宿松
性    別

沈冠羣個人簡介

沈冠羣1914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下倉鎮白塔村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只有兄弟一人,曾經讀過七八年私塾。他幼時聰穎好學,而且充滿愛國情懷。少年時他“已識清談終誤國”,後經在外地從政的姨父的介紹到南京當兵。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畢業後歷任國民黨部隊隊長、支隊長、少將高級參謀、少將副軍長等職。1949年,本着“去國難拋麾下兵”的理念,不去台灣,毅然率部隊在成都與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伯承部隊談判起義。沈冠羣,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畢業後歷任國民黨部隊隊長、支隊長、少將高級參謀、少將副軍長等職。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川部教導團團長,解放後曾任宿松縣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沈冠羣傳奇人生

沈冠羣老人家曾經的坎坷、滄桑以及現在的平靜和與世無爭就像是一面歷史的鏡子給我們反射出過去槍林彈雨的從戎歲月以及他自己一生的傳奇。從沈冠羣零碎的歷史資料(文革時被毀)中得知沈冠羣在黃埔時,曾經與一個化名的共產黨員交情甚篤,志同道合。早在國民黨任職時,沈冠羣就為地方做過不少有益民生之事,而且經常營救和釋放進步的國民黨人士和共產黨。抗日時期沈冠羣參加過兩次長沙會戰,轉戰鄂南八縣,血戰日寇。轉戰到四川時,早已不滿國民黨腐朽統治的沈冠羣毅然率部在成都與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伯承部隊談判起義,平定四川叛亂,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不可遺忘的貢獻,也為自己翻開了棄暗投明的一頁。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川部教導團團長一年後,沈冠羣卸甲歸田。沈冠羣一生思想進步,光明磊落

沈冠羣晚年逸事

卸甲歸田後,沈冠羣幾十年來一直與妻子在一起過着清貧的農耕生活,還經常為家鄉公益事業奔走操勞。長期以來,沈冠羣就靠着老夫妻兩個的務農收入及他僅有的百餘元退休費艱難度日,但從無怨言。雖然他一直很平靜很樂觀但不可否認他很孤獨,他一直渴望與黃埔同志取得聯繫,尤其是收到黃埔同學會寄來的同學錄後他更感慨萬千。據當地人講,經常看到他捧着同學錄和一本他自己寫的詩集《血餘吟憶殘》熱淚盈眶地看個不停。
2005年,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來大陸訪問,沈冠羣爺爺熱血澎湃,感慨萬千。他常喃喃自語:與老同學老戰友見面終於指日可待了。2008年夏秋之季,沈冠羣逝於家鄉宿松縣,享年94歲。

沈冠羣有關專訪

早就聽説宿松縣下倉鎮一位已年過九十高齡的原國民黨少將副軍長仍健在,他的名字叫沈冠羣,筆者早就有意造訪。仲春的一天,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宿松縣下倉鎮白塔村,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鑠將士風範猶存的老英雄。雖是下着綿綿細雨,天空中還夾雜着些春天的寒意,但沈冠羣的家中卻充滿了喜氣。因為那天剛好是他92歲大壽,兒孫繞膝,其樂融融,我們真不忍攪亂這份天倫之樂。但健康而精神飽滿的冠老連忙迎上前來,同我們握手、寒暄,這手勁、這聲音哪裏象是年過九旬的耄耋老人啊。聽我們説明了來意,沈老連連搖手:“都過去了,都過去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啊!”
——摘自宿松週刊《投戈老去亦英雄》(作者:劉鵬程 20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