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作常

鎖定
沈作常 [2]  ,1946年出生於成都,名勝雙,字作常,號三禪唱居士,煮峯堂主,著名書畫家、理論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一級書畫藝術學部委員,原成都市書協副主席,成都畫院特聘藝術家,四川省九三學社書畫院秘書長,四川省戊子書畫院名譽院長。
中文名
沈勝雙
別    名
字作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6年
畢業院校
成都九中
職    業
書畫家
出生地
四川成都
藝術風格
中國畫

沈作常藝術風格

習書習畫,平常之事。其中得失,皆為受用。重在筆墨,爭取境界,高者思齊,雅者同契,以清簡為尚,更以方便為法門,倡樂則生智,趣有天機,淡淡融融,任運自如。故能將山水法內法外之旨要,全放在皴之探究上,著有《煮峯堂説皴集》。溯源於詩禪,根植於義理。法無定法,揮寫大意,舉要真放在慎密,創新古今於一爐。王摩詰、倪雲林是謂榜樣,沉湎於二黃(黃賓虹黃公望),徘徊古遠與時尚。自以為能薦山川之靈,可繪花鳥之韻。高士美人,靜物風景,一一採納。畫中欣喜,書時光陰,恭敬於文字,思考在篇章。餘喜丈匹大畫寫境寫情以氣勢而傾,亦尚隻字片語會心即可。最可佳處是不執於一偏,總以實驗之舉探究發現,轉換之際既自在如然又閒適恬淡。不求人造就的風格而遷於未來蜕變。歲月綿綿,功夫一添。

沈作常個人履歷

沈作常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1995
個人山水精品展
成都,中國
2011
山東濟寧博物館舉辦“沈作常寫意丹青·覺悟人生”迎春個人畫展
山東,中國
2013
成都瑞麒和書畫館舉辦新春沈作常個人畫展
成都,中國
2014
“歷年功用.今朝一看”個人書畫展
成都,中國
2015
“大美之境”沈作常專題書畫展,古城西安
西安,中國
2016
“富有修養”沈作常書畫展
成都,中國

沈作常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1986
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
北京,中國
1996
作品《揚州八怪》參加北京首屆書畫攝影藝術博覽會
1998
書畫作品參加成都、昆明、武漢三市書畫聯展,並任領隊出席開幕式,發表講話“書畫交流的社會責任”
武漢,中國
1999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捷克建交五十週年三人畫展,作品在捷克五十城市巡迴展覽,獲得捷方的“向大師致敬”的讚譽
捷克,中國
2000
“中韓名家名作書法展”
成都,中國
2010
全國山水畫學術邀請展,發表“內美是中國山水畫的靈魂”一文,並載入編中國山水文化高峯論壇論文集,山水作品參展併入編作品集
2012
“百年館慶”書畫展併入編作品集,四川省圖書館
2013
成都濃園美術館舉辦“寫意丹青,覺悟人生沈作常師生展”。
山水和花卉作品參加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的“當代美術經典觀摩展”
北京,中國
2014
參加雅昌網站組織的藝術雙年展
2021
作品參加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主辦的《繼續文心·四川文人畫十人展》 [1] 
成都,中國

沈作常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1986
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優秀作品獎
北京,中國
1996
北京首屆書畫攝影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揚州八怪》評為優秀作品獎

沈作常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菊蘭都是好花卉》
成都,中國
《萬紫千紅總是春》

沈作常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開軒剪取詩一段 
開軒剪取詩一段  開軒剪取詩一段 
2018年
尺寸:51cmx32cm
鈐印:沈氏
參禪圖
參禪圖 參禪圖
2018年
32cmx24cm
人間四月
人間四月 人間四月
2018年
41cmx24cm
峨眉松秀
峨眉松秀 峨眉松秀
2014年
180cmx97cm
心寄太虛
心寄太虛 心寄太虛
2014年
180cmx97cm
山水有清音
山水有清音 山水有清音
2014年
47cmx35cm
靜寂絕塵想
靜寂絕塵想 靜寂絕塵想
2014年
57cmx46cm
古琴事
古琴事 古琴事
2018年
尺寸:52.5cmx20.5cm
鈐印:沈作常印
石濤畫語兼字章第十七 
石濤畫語兼字章第十七  石濤畫語兼字章第十七 
2016年
尺寸:58cmx45cm
鈐印:作常
向日葵之故事
向日葵之故事 向日葵之故事
2018年
34cmx23cm
似與不似
似與不似 似與不似
2020年
133cmx67cm
畫作從心
畫作從心 畫作從心
2016年
138cmx67cm
人閒山林靜
人閒山林靜 人閒山林靜
2014年
102cmx70cm
山欲曉
山欲曉 山欲曉
2014年
97cmx70cm
春
2018年,
尺寸68cm x34cm
夏
2018年,
尺寸68cm x34cm
秋
2018年,
尺寸68cm x34cm
冬
2018年,
尺寸68cm x34cm

沈作常人物評價

中央電視台《寫意人生----沈作常》主題片:
“沈作常經常説的一句話是:我的畫,不是文人畫,而是人文畫。這種人文畫,是沈作常通過感悟生命的真性,即便在藝術風格多元化的當下,他也沒有因為自己在傳統的領域裏而感到絲毫的孤寂和迷茫。他通過心手合璧,心的馳騁,千頭萬緒;手的運作,輕重緩急;眼的觀看,畫局筆端。心制約着手,眼羈絆着筆,手、眼同時又撞擊着心,三者間的配合與抵消,在有意無意地碰撞着藝術的火花和靈感,他將這種靈感稱作為藝術中的最高境界。”
魏學峯(著名美術史家、書畫鑑賞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首席專家):
“作常先生是一個始終在追尋傳統哲學思想與書畫精神的藝術家,當他透徹瞭解書畫美學思想產生的根源後,自然能把握書畫精神的實質。天然之趣和生命的形質之美都顯示作家早已從技法走向理論的自覺,他所營構的已非一般意義的筆墨形態和語言結構,而是一個自在圓足的世界。”
林魯辛(畫家、藝術評論家):
“作常先生好讀,善思,博學,在文、史、哲、宗教、藝術諸多領域涉獵非淺,寫字畫畫也是他心靈的一種傾訴方式,筆下總搭載着他的某種寄託,不囿於師門,不累於職場與江湖。‘只為墨翰香不斷,舊去新來啓智開。’‘中國畫,這樣的藝術品是借自然萬象的展開和歸納,悠久地述説着人的高尚,淋漓盡致地表現着生命的色彩。’作常先生的詩句和感嘆,可窺視到他藝術生命的鮮活,一種‘簾卷虛明向遠開’的大自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