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沃川郡

鎖定
沃川郡位於忠清北道南部小白山脈與蘆嶺山脈中段,鄰接慶尚北尚州市大田廣域市、忠北永同郡、報恩郡,距首爾172km,距清州50km,距大田18km。下轄1邑8面。
中文名
沃川郡
外文名
Okcheon County
傑出人物
陸英修 宋建鎬 鄭芝溶
面    積
537.13 km²

目錄

沃川郡概況

沃川郡(Okcheon County,옥천군)韓國忠清北道南部的一個郡,西與大田廣域市接壤。1949年由沃川面和沃川邑升為郡。
農林業有葡萄苗木桃子蘑菇靈芝、韭菜、山芋、人蔘等。
鉄道有京釜線,高速公路有京釜高速道路。

沃川郡沿革

沃川郡位置地圖 沃川郡位置地圖
新羅景德王時期,把原來新羅的古屍山郡改稱為管城,高麗第8代君王顯宗時,隸屬京山府(星州)管轄。第16代君王仁宗時,又重新設置縣令進行管理。第18代君王明宗時(1183年),發生了小官吏和百姓把縣令洪彥抓起來囚禁的事件,因而撤縣。
此後,在第25代君王忠宣王時(1313年),升級為知沃州事,管理曾隸屬京山府管轄的利山、安邑、陽山三縣。朝鮮第三代君王太宗時(1413年)時,將地名改稱為沃川,從慶尚道編入忠清道。
第26代君王高宗時(1895年),在全國性的行政整頓下,使沃川成為郡,管轄郡內、郡南、郡西 1所、郡西2所、郡北1所、郡北2所、利內、利南1所、安內、安南等12個面。隨着1914年3月9日郡面廢除合併,合併青山郡南面20個洞裏、郡內面13個洞裏、東面6個洞裏、西面15個洞裏、北面15個洞裏等共5個面的69裏和永同郡北一面的一部分、北二面的一部分、報恩郡三升面的一部分、永汗面的一部分、 懷仁郡東面的一部分、全羅北道珍山郡東二面的一部分,改編為利內、利南、安內、安南、內面、東二、郡西、郡北、青南、青西、青山等11個面125個裏。
1917年,把內南面改稱為沃川面。1929年4月1日,通過地方行政區劃改編,合併利南、利西2個面為伊院面;合併青南、青西2個面為青城面。1949年8月13日,依據法令第156條之規定,在將沃川面升級為邑的同時,把東二面的水北里和郡西面的西亭玉覺裏編入沃川邑。
1973年7月1日,將伊院面牛山裏編入東二面,將安南面長溪裏編入安內面,將安內面龍湖裏、莫只裏編入郡北面。 [1] 

沃川郡景點名勝

鄭芝溶故里和文學館
鄭芝溶故里和文學館 鄭芝溶故里和文學館
詩人鄭芝溶被譽為韓國現代詩歌的詩聖,其故里就在沃川郡。芝溶故里由石牆、柴門、草房、水井和醬缸台等構成。石牆外立有詩人鄭芝溶的詩碑。芝溶故里前,作為其詩作《鄉愁》背景的涓涓溪流緩緩流過。
故里的後面就是紀念他的鄭芝溶文學館。在這裏,我們可以通過140餘篇詩作感受詩人鄭芝溶的生活的文學精神。文學館分為文學展覽室、文學體驗空間、影像室、文學教室。這裏還有可以感受詩篇在手上流淌的“用手感受的詩”角、在以音樂和影像為背景聆聽配音演員的詩朗誦的同時更深入理解詩作的“影像詩畫”、可欣賞製成MV的歌曲《鄉愁》的“鄉愁影像”、“詩朗誦體驗室”等體驗設施。此外,還可以通過抒情紀錄片形式感受鄭芝溶的生活、文化和人性美。
龍巖寺和日出
龍巖寺於新羅真興王13年由義信祖師創建。擁有被指定為第1338號寶物的雙三層石塔、被指定為忠清北道第17號有形文化遺產的磨崖佛和被指定為忠清北道第193號有形文化遺產的木造阿彌陀如來坐像。雙三層石塔具有高麗中期的建築樣式。與普通伽藍配置不同,不在大雄殿前,而是矗立於寺廟北側的小山頂上。據推測,這是因為沿襲了形成於高麗時代的山川裨補思想而建立的。
磨崖佛有着敬順王之子麻衣太子在通往金剛山的路上,看着南方的天空痛苦流涕的傳説。據説過去堂宇宏美,規模極大,但壬辰倭亂時多被毀,只勉強維持下來,形了今天的這種規模。
龍巖寺 龍巖寺 [2]
此外,環抱龍巖寺的長靈山吸引了無數沃川人乃至全韓國登山愛好者的到來。從龍巖寺磨崖佛向前看去,雲海翻湧,宛如仙境,引來無數登山愛好者和攝影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