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詞作)

鎖定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的詞作。此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上闋主要寫景,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借秋景以抒發革命激情;下闋側重抒情,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抒寫昂揚的意氣和豪邁的激情。全詞風格豪放,用典貼切,景物壯麗,在片語之間,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作品名稱
沁園春·長沙
作品別名
沁園春·獨立寒秋
出    處
毛澤東詩詞
作    者
毛澤東
創作年代
近代
創作時間
1925年
作品體裁
詞牌名
沁園春
字    數
114
課本階段
高中

沁園春·長沙作品原文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 

沁園春·長沙註釋譯文

沁園春·長沙詞句註釋

①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②獨立:典出《九章·橘頌》:“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説是寒秋。
③湘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南的海洋山,向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過長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説是湘江北去。
④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陸洲,是長沙城西湘江中一個狹長小島,西面靠近嶽麓山。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中所謂長島,指此。自唐代以來,就是遊覽勝地。
⑤萬山:指湘江西岸嶽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峯。
⑥層林盡染: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盡染,此處化用王實甫《西廂記》中“曉來誰染霜林醉”句意。
⑦漫江:滿江。漫,滿,遍。
⑧舸(gě):大船。這裏泛指船隻。爭流:爭着行駛。
⑨“鷹擊”二句:鷹在廣闊的天空裏飛,魚在清澈的水裏遊。擊,搏擊。這裏形容飛得矯健有力。翔,本指鳥盤旋飛翔,這裏形容魚遊得輕快自由。
⑩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萬類,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⑪悵(chàng)寥(liáo)廓(kuò):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悵,原意是失意,這裏用來表達由深思而引發激昂慷慨的心緒。寥廓,廣遠空闊,這裏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⑫蒼茫:曠遠迷茫。
⑬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沒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裏指興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悵”)究竟是誰主宰着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
⑭攜來:挽,牽。來,語氣詞,無實義。百侶:很多的伴侶。侶,這裏指同學(也指戰友)。
⑮崢嶸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本指山的高峻,此處意謂不平凡、不尋常。稠:多。
⑯恰:適逢,正趕上。同學少年:毛澤東於1914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子升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⑰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風華,風采,才華。茂,豐滿茂盛。
⑱書生:讀書人,這裏指青年學生。意氣:意態氣概。
⑲揮斥方遒(qiú):熱情奔放,勁頭正足。揮斥,奔放。《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注:“揮斥,猶縱放也。”方,正。遒,強勁有力。
⑳“指點”二句:評論國家大事,用文字來抨擊醜惡的現象,讚揚美好的事物。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指點,評論。江山,指國家。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
㉑糞土當年萬户侯:意思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作動詞用,視如糞土。萬户侯,漢代設置的最高一級侯爵,食邑萬户。此借指大軍閥,大官僚。萬户,指侯爵封地內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繳納租税,服勞役。
㉒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擊水:作者自注:“擊水:游泳。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裏引用祖逖的“中流擊楫”典故。這裏指游泳。
㉓遏(è):阻止。飛舟:如飛之舟,言其迅速。 [2-3] 

沁園春·長沙白話譯文

我獨自一人佇立在橘子洲頭,在這寒冷的秋天裏,看那湘江靜靜地向北流去。遠處,千座山萬座山,已紅透了,層層樹林都被染得如此絢麗與爛漫;俯視江水,清澈見底,許許多多的船,爭相競發。雄鷹在蒼穹上翱翔,魚兒愜意地閒遊在淺淺的水底,世間的生靈都在這降霜的天氣裏獲得它們的自由!可我卻在這無邊的宇宙間,感到有些悵惘,我要問這蒼蒼茫茫的大地,誰來主宰它的命運?
曾經,相約朋友們到此遊賞,回憶那個時候,多姿多彩,多麼沉重厚實!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各人都滿腹經綸,懷着那奔放遒勁的遠大理想,要用彼此的才學指點江山,要用練就的本領書寫春秋!只把那自古以來的王侯將相,看成一抔糞土!可曾記得:我們一同在水流最急處,奮勇搏擊,那連天的大浪,豈能阻擋住前行的方舟! [4] 

沁園春·長沙創作背景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長沙是毛澤東早年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1911年,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長沙長達12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鬥爭生活。1914年至1918年,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1918年4月,毛澤東與蕭子升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學友,在長沙市榮灣鎮劉家台子蔡和森家成立了新民學會,蕭子升被選為總幹事,毛澤東和陳書農被選為幹事。1919年起,毛澤東先後在長沙修業小學、湖南一師附屬小學等校任教。“五四”運動時期,他組織領導了湖南的學生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接着,他領導了“驅張運動”。1920年9月,毛澤東與何叔衡在長沙建立湖南共產主義小組。次年7月,他和何叔衡作為湖南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0月10日,他們在長沙建立中共湖南支部,毛澤東為書記。不久,又組建中共湘區委員會,也任書記。1923年4月,他離開長沙,到上海、廣州等地參加中共中央和國民黨中央的領導工作。9月,又返回長沙,領導反對湖南省省長趙恆惕的鬥爭,並開展工農運動。1925年2月,他帶着妻兒回到韶山養病,並領導開展農民運動。8月28日,趙恆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逮捕毛澤東。毛澤東得到消息後,秘密潛入長沙。在趙恆惕追捕下,他卻在長沙待了一二十天,會見了中共湘區、省工團聯合會、文化書社的負責人。9月上旬,他奉命赴廣州參加國民政府工作,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離開長沙前夕,毛澤東重登嶽麓山,重遊橘子洲,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3]  [4]  [5]  [6] 

沁園春·長沙作品鑑賞

沁園春·長沙整體賞析

《沁園春·長沙》是青年毛澤東的一篇力作,是一篇遊故地而觀秋景、憶同窗而思往事、勵鬥志而抒豪情的壯美詞章。縱觀全首詞,寫景、述事、抒情渾然一體、一氣呵成,無論是數詞還是動詞的選用,呈現的都是一種豪邁的氣勢。寫秋景而不衰颯,憶往事而不惆悵,景、事、情緊密交融,汪洋涵匯,大氣磅礴,實開臨秋撫事詞篇之大觀。
詞的上闋是借秋景抒發革命激情。“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點明瞭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寒秋”一詞給人一種寒氣撲面、秋風淒厲之感,既點明瞭作者到達長沙的時間,又暗示了當時軍閥混戰社會黑暗的現實,更是作者對自己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的切膚感受。“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給人一種大河之中、小洲之上的空曠感。接下來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這幅秋景異常壯美而富於活力,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作者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作者描繪這幅生機盎然的秋景圖,不是信手拈來,極目所及,而是經過藝術加工,賦之以主觀情感的,把作者積極樂觀的心志寄寓在景物之上。面對如此壯美的秋景,作者不禁心動神馳,噴出一句“萬類霜天競自由”,把自然風景靜態和動態的生物作了高度的概括,深刻揭示秋景之奧秘,揭示人生之哲理。“悵寥廓”三個字,表露出作者深沉的思慮。面對如此多嬌的祖國,反觀人民不能當家做主的殘酷現實,迫使他在悵惘中從內心深處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氣壯山河的詰問。這一詰問道出了作者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闋的抒情樂章。
詞的下闋側重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以“憶”字為統領,以情為線,帶情敍事,抒寫昂揚的意氣和豪邁的激情。“攜來百侶曾遊”點明作者過去常和志同道合的學子來橘子洲遊覽,為下文做鋪墊。“崢嶸歲月稠”正是“曾遊”時的時代特徵。一個“恰”字打開記憶的窗口,“同學少年”是“百侶”的年齡特徵;“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是“百侶”的素質特徵;“揮斥”“指點”“激揚”,表達“百侶”的革命氣勢與革命豪情。“糞土當年萬户侯”,典出《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這裏的“糞壤”是楚懷王左右的親信,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百侶”撰寫激濁揚清的文章,反對弊政、提倡革新。在熱血青年們眼中,那些毫不顧及國家和民族前途的達官貴人,如同封建時代的萬户侯一樣,為人不齒,糞土不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是一種令人興奮神往的景觀,表面上是在回憶游泳經歷,似乎也隱指作者和“百侶”在“五四運動”中激流勇進,勇於革命,同時也隱喻作者在歷史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希望昔日的“百侶”同自己一道“到中流擊水”,以掀起中國革命的新高潮。這表現了作者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上闋“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這首詞脱盡自古文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全詞無論寫景、憶舊、議論、記事,都緊緊繫於變革現實的思想主線,主題鮮明,羽翼豐盈。詞中景物之壯麗,人物之英俊,事蹟之卓絕、情感之豪邁,四者格調一致,相互輝映,建構渾成,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個世紀偉人的臨秋情懷。整首詞意境雄偉瑰麗,革命理想崇高。吟之,其情動人,思之,其理感人。 [5]  [6]  [7] 

沁園春·長沙名家點評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原理事吳奔星:上片側重在“興”與“觀”。如“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詩可以“興”,讀之令人振奮,感到鼓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則是詩可以“觀”,意味着從認識世界走向改造世界。下片側重在“羣”與“怨”。如“攜來百侶曾遊”,即詩可以“羣”,體現團結的作用;如“糞土當年萬户侯”,即詩可以“怨”,起審美的作用,要以真、善、美取代假、惡、醜。(《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 [3]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研究員龍劍宇:此詞歷來被視為毛澤東的第一篇成熟的詞章,信其不誣也。這應當是從語言的成熟,特別是意象、情境的獨創性和整體的風格來説的。(《毛澤東詩歌風景線》) [4] 
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曾珺:這首《沁園春·長沙》卻一掃秋之悲涼,以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震撼着人心。作為毛澤東詩詞中早期的代表作,這首詞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引用古詩文名句和典故的地方非常多。(《毛澤東的詩賦人生》) [8] 

沁園春·長沙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工詩詞。著有《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文集》等。 [9] 
參考資料
  • 1.    周振甫.毛澤東詩詞欣賞.北京:中華書局,2019:7-12
  • 2.    朱向前.詩史合一:另解文化巨人毛澤東.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213-218
  • 3.    吳正裕.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13-20
  • 4.    龍劍宇.毛澤東詩歌風景線.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53-58
  • 5.    李人傑 閔艦 張愛軍.閲讀與欣賞.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49-51
  • 6.    汪建新.品讀詩人毛澤東.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20:286-290
  • 7.    趙洪雲.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第四卷).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15:74
  • 8.    曾 珺.毛澤東的詩賦人生.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21:70-72
  • 9.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759-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