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汾州狐

鎖定
《汾州狐》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汾州狐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汾州狐作品原文

汾州判朱公者[1],居廨多狐[2]。公夜坐,有女子往來燈下。初謂是家 人婦,未遑顧贍[3];及舉目,竟不相識,而容光豔絕。心知其狐,而愛好之,遽呼之來。女停履笑曰:“厲聲加入,誰是汝婢媪耶[4]?”朱笑而起,曳坐 謝過。遂與款密[5],久如夫妻之好。忽謂曰:“君秩當遷[6],別有日矣。” 問:“何時?”答曰:“目前。但賀者在門,吊者即在閭,不能官也。” 三日,遷報果至。次日,即得太夫人訃音[7]。公解任,欲與偕旋[8]。 狐不可。送之河上。強之登舟。女曰:“君自不知,狐不能過河也。”朱不 忍別,戀戀河畔。女忽出,言將一謁故舊。移時歸,即有客來答拜。女別室 與語。客去乃來,曰:“請便登舟,妾送君渡。”朱曰:“向言不能渡,今 何以雲[9]?”曰:“曩所謁非他,河神也。妾以君故,特請之。彼限我十天往復,故可暫依耳。”遂同濟。至十日,果別而去。 [1] 

汾州狐註釋譯文

汾州狐詞句註釋

[1] 汾州判:汾州府通判。汾州府,治所在今山西汾陽縣。通判,清代 為知府佐官,詳見《蓮香》注。
[2] 居廨(xiè寫):所居官署。
[3] 未遑:未暇,未及。
[4]婢媪:指供役使的婢女、僕婦。
[5]遂與款密:就與她結為知心朋友。款密,懇摯,親切。此謂情感真摯 的密友。
[6] 秩:官吏的俸祿。此指官吏的職位、品級。
[7] 太夫人:此指朱母。 訃音,報喪的音訊。
[8] 偕旋:一同迴歸故里。旋,旋里。
[9] 雲: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作“渡”。 [1] 

汾州狐作品譯文

汾州有個州判,姓朱,他住的宅子裏有很多狐。一天,朱公正在房裏靜坐,忽然有一個女子在燈下往來。起初朱公以為是家裏僕人的妻子來幹事,沒有在意。過了一會兒抬頭一看,竟然不認識。又見她容貌很美,心裏知道這一定是個狐女,不過還是很歡喜她,就急忙叫她過來。女子停住腳笑着説:“你聲音這麼嚴厲,哪個是你的丫鬟使女?”朱公笑着起身拉她坐下,向她道歉,便與她共同歡好。時間一長,就像是一對夫妻一樣恩愛。
一天,狐女忽對朱公説:“你的官職將要有調動,我們馬上就要分別了。”朱公問她:“什麼時候?”回答説:“就在眼前。但是祝賀的人在你門前的時候,弔喪的人卻在你的老家,你不能當官了!”三天後,朱公調遷的命令果然到了;再一日,老家就來報喪,説太夫人去世了。朱公只得馬上辭職,回家奔喪。他要求狐女一同回家,狐女不同意,送朱公到了河邊。朱公再次要她一塊上船,狐女説:“你不知道,我們狐不能過河。”朱公不忍別離,在河邊戀戀不捨。這時狐女忽然出去,説是去拜謁一個老朋友。過了一霎她又回來。接着就有人來回拜,狐女就到別的地方與來人説話。客人去了以後,狐女來與朱公説:“請上船吧!我送你過河。”朱公説:“你剛才還説不能過河,怎麼現在又能過了呢?”女子説:“剛才我去拜謁的不是別人,是河神。我是為了你,特去拜見他,他限我十天回來,所以暫時依了你。”於是他們同船一起回了家。到了十天期限,狐女果然辭別朱公回去了。 [2] 

汾州狐作品賞析

《聊齋》中有兩篇作品寫到汾州狐與人的戀情。《狐妾》中的汾州狐是鬼狐。本篇所寫的則是真狐。作為一個志怪的短篇,文字不足三百,故事也是粗陳梗概,但作者“用傳奇法,而以志怪”,所摹寫的狐的形象卻使人感到和易可親,具有很濃的人情味兒。這位狐女與州判朱某結識時不畏朱某的厲聲相加,能自重,不輕賤;與朱某相戀後則變得一往情深,富於犧牲精神。“狐不能過河”,這大概是狐性中的一個短處,但在朱某的“強之”之下,她還是遂了朱某要她一同渡河回家的心願。這個渡河的過程,她先是“不可”,送朱到河邊時又特地説明不能同渡的緣由,在朱的一再堅持之下,她只好破例去“特請”於河神,才被允准了十天的往復期限,可見這一破例對狐來説是盡了多大的努力,那簡直是不計個人得失的了。相形之下,朱某的強人之難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更多些自私的成分。人不如狐,這大概是此文的一個重要思想。(鄒宗良) [3] 

汾州狐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4]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4-30]
  • 3.    馬振方編.聊齋志異評賞大成 上:灕江出版社,1992.12:401頁-402頁
  • 4.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