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汽車構造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汽車構造》是 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    名
汽車構造
作    者
李春明,焦傳君主編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4072452

汽車構造內容簡介

《汽車構造》是根據教育部對高等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的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而編寫的。
通過對目前市場上典型轎車(如捷達、紅旗、奧迪A6轎車)的實例分析,系統地闡述了現代汽車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突出了汽車的新技術、新結構。全書共包括總論、發動機、底盤、電氣和車身幾部分內容,以發動機和底盤部分為主。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與職業技能鑑定標準接軌,旨在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加強針對性與實用性,是一本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
《汽車構造》適合高等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等相關專業使用,也可以用做成人高等教育、汽車技術培訓等相關課程的教材。 [1] 

汽車構造圖書目錄

總論
一、汽車的定義與分類
二、國產汽車編號規則
三、車輛識別代號
四、汽車的總體構造
五、汽車的主要技術參數
思考題
第一章 發動機基本知識
第一節 汽車發動機的分類
第二節 發動機結構基本術語
第三節 發動機產品名稱和型號編制規則
第四節 四行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一、四行程汽油機的工作原理
二、四行程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第五節 發動機的總體構造
第六節 發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與特性
一、動力性指標
二、經濟性指標
三、速度特性
四、發動機的工況與負荷
思考題
第二章 曲柄連桿機構
第一節 曲柄連桿機構的功用與組成
一、曲柄連桿機構的功用
二、曲柄連桿機構的組成
第二節 機體組
一、氣缸體
二、氣缸蓋和氣缸墊
三、油底殼
第三節 活塞連桿組
一、活塞
二、活塞環
三、活塞銷
四、連桿
第四節 曲軸飛輪組
一、曲軸
二、曲軸扭轉減振器
三、飛輪
思考題
第三章 配氣機構
第一節 配氣機構的功用與配氣相位
一、功用
二、配氣相位
第二節 配氣機構種類
第三節 配氣機構的組成
一、氣門組
二、氣門傳動組
三、氣門間隙
第四節 可變配氣相位機構
一、可變配氣相位
二、組成與原理
思考題
第四章 汽油機燃料供給系
第一節 燃料供給系基本知識
一、汽油
二、可燃混合氣成分及其形成
三、可燃混合氣成分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四、發動機各工況對可燃混合氣成分的要求
五、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的基本組成
第二節 汽油供給系統
一、汽油供給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二、各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第三節 空氣供給與廢氣排出系統
一、主要部件結構與工作原理
二、可變進氣系統
三、廢氣渦輪增壓系統
第四節 電子控制系統
一、傳感器
二、執行元件
三、控制單元
第五節 汽油發動機缸內直噴技術
一、FSI的特點
二、FSI燃油系統的組成
三、TFSI技術
思考題
第五章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
第一節 柴油機燃料供給系基本知諺
一、柴油
二、可燃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
三、燃燒室
四、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組成
第二節 噴油泵
一、柱塞式噴油泵
二、分配式噴油泵
三、調速器
第三節 電子控制柴油機噴射系統
一、電子控制直列泵燃油系統
二、電子控制分配泵燃油系統
三、電子控制泵噴嘴燃油系統
四、電子控制柴油共軌噴射系統
思考題
第六章 發動機冷卻系
第一節 冷卻系的功用與分類
一、冷卻系的作用
二、冷卻系的分類
第二節 水冷系
一、水冷系的組成及水路循環
二、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三、冷卻水和防凍液
思考題
第七章 發動機潤滑系
第一節 潤滑系基本知識
一、潤滑系的功用
二、潤滑方式
三、潤滑系的組成
四、潤滑劑的種類及選用
第二節 潤滑系油路
第三節 潤滑系的主要部件
一、機油泵
二、濾清器
三、機油散熱器
第四節 曲軸箱通風
思考題
第八章 汽油機點火系
第一節 點火系的功用與種類
第二節 點火系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一、點火系的組成
二、點火系的工作原理
三、點火系的主要部件
思考題
第九章 發動規啓動系
第一節 發動機的啓動及其輔助裝置
一、發動機的啓動
二、汽、柴油機冷啓動輔助裝置
第二節 起動機
一、直流電動機
二、傳動機構
三、控制裝置
思考題
第十章 汽車的排放淨化
第一節 汽車排放污染物及其成因
一、汽車排放污染物
二、汽車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三、汽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
四、柴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
第二節 汽油車的排放淨化
一、降低汽油車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二、燃油蒸發排放控制系統
三、三效催化轉換器
四、廢氣再循環系統
五、二次空氣噴射系統
六、稀薄燃燒發動機
第三節 柴油車的排放淨化
一、降低柴油車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二、電控共軌柴油噴射技術
三、微粒捕集器
思考題
第十一章 汽車傳動系
第一節 傳動系功用與佈置形式
一、傳動系的功用
二、傳動系的佈置型式
第二節 離合器
一、離合器的功用與分類
二、單片摩擦式離合器
三、膜片彈簧離合器
四、離合器操縱機構
第三節 手動變速器
一、變速器的功用與分類
二、普通齒輪傳動的基本原理
三、手動變速器的變速傳動機構
四、同步器
五、變速器操縱機構
六、分動器
第四節 自動變速器
一、自動變速器的功用與種類
二、電控液力自動變速器
三、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
四、電控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
第五節 萬向傳動裝置
一、概述
二、萬向節
三、傳動軸與中間支承
第六節 驅動橋
一、概述
二、主減速器
三、差速器
四、半軸
五、橋殼
思考題
第十二章 汽車行駛系
第一節 汽車行駛系的功用與組成
第二節 車架
一、邊梁式車架
二、中梁式車架
三、綜合式車架
四、承載式車身
第三節 車橋
一、轉向橋
二、轉向驅動橋
三、轉向輪定位
第四節 車輪與輪胎
一、車輪
二、輪胎
第五節 懸架
一、懸架的組成、作用與分類
二、彈性元件
三、減振器
四、非獨立懸架
五、獨立懸架
六、電控懸架
思考題
第十三章 轉向系
第一節 轉向系的功用與種類
一、轉向系的功用
二、轉向系的類型
三、轉向中心與轉彎半徑
第二節 機械轉向系
一、轉向操縱機構
二、轉向器
三、轉向傳動機構
第三節 動力轉向系
一、動力轉向類型
二、動力轉向系部件
思考題
第十四章 汽車制動系
第一節 制動系的基本組成與工作原理
一、制動系的功用
二、制動系的組成及類型
三、制動系的工作原理
四、對制動系的要求
第二節 液壓制動系
一、液壓制動迴路
二、制動主缸
三、制動輪缸
四、真空助力器
五、車輪制動器
第三節 氣壓制動系
一、氣壓式制動迴路
二、空氣壓縮機及調壓閥
三、制動閥
四、制動氣室
五、凸輪式制動器
第四節 駐車制動系
一、駐車制動系的功用與種類
二、駐車制動系的結構與工作過程
第五節 制動防滑轉系統
一、附着係數與車輪滑移率的關係
二、防滑控制系統簡介
三、汽車制動防抱死系統
四、電子穩定性程序
思考題
第十五章 汽車車身與附屬設備
第一節 概述
一、車身的功用與組成
二、車身的類型
三、附屬電氣設備的組成
第二節 車身殼體結構及門窗
一、轎車車身
二、客車車身
三、貨車駕駛室
四、車門、車窗及附件
第三節 車身內部裝置
一、汽車內飾
二、汽車座椅
第四節 安全防護裝置
一、安全帶
二、安全氣囊
三、其他安全防護裝置
第五節 照明與信號裝置
一、照明裝置
二、信號裝置
第六節 儀表與警報裝置
一、儀表
二、報警燈
三、駕駛員信息系統
四、常用標識符號
第七節 汽車暖風空調裝置
一、暖風裝置
二、空調裝置
第八節 風窗刮水器與風窗洗滌器
一、風窗刮水器
二、風窗玻璃洗滌器
思考題
第十六章 新能源汽車
第一節 混合動力汽車
一、混合動力汽車定義
二、混合動力汽車的優點
三、混合動力汽車分類與工作原理
第二節 電動汽車
一、電動汽車定義
二、電動汽車的優點
三、組成與工作原理
思考題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