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集暘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熱、水文地質學家)

鎖定
汪集暘,1935年10月11日出生於江蘇吳江,地熱、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  [4]  [6] 
汪集暘於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水文與工程地質系;1962年7月獲得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地質礦物學副博士學位,10月起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4]  ;200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 
汪集暘長期從事地熱理論和應用研究 [6] 
中文名
汪集暘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吳江
出生日期
1935年10月11日
畢業院校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當選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汪集暘人物經歷

汪集暘在會議中發言 汪集暘在會議中發言
1935年10月11日,汪集暘生於江蘇吳江(今蘇州)。
1952年,畢業於杭州一中。 [4] 
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水文與工程地質系。
1962年7月,獲得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地質礦物學副博士學位;10月,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79年—1981年,歷任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訪問教授、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高級客座研究員。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當選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4] 
200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 

汪集暘主要成就

汪集暘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左起:盧耀如、袁道先、陳夢熊夫人、陳夢熊、汪集暘 左起:盧耀如、袁道先、陳夢熊夫人、陳夢熊、汪集暘
汪集暘在大地熱流研究中,對中國集近千個數據分析,提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熱流分佈圖式,併成圖;對全球兩萬四千餘大地熱流數據分析,指出中國所在地北半球為“冷”半球,南半球為“熱”半球,與之相對應的大西洋半球(“海”半球)為“熱”半球,太平洋半球(“陸”半球)為“冷”半球,地球熱場分佈極不均勻。在岩石圈熱結構研究中,對華北地區提出了岩石圈熱結構模式,並恢復了中新生代熱演化史;通過對攀西裂谷研究,確定其為中國第一個“熱流省”;對東南沿海的研究,用大量事實證明,被譽為理論地熱學三大定律之一的“熱流(G)—生熱率(A)線性相關律”不成立的新觀點,並將中國大陸岩石圈熱結構劃分為五種類型,指出華北為“冷”殼“熱”慢型的。在應用地熱研究方面,對中國地熱資源分佈規律及資源潛力評價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福建、廣東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中低温對流型地熱系統”概念;對礦山地熱深入研究,提出中國礦山地温類型劃分方案,以及礦區深部地温預測和災害防治措施;對油田地熱研究,闡釋了中國不同類型含油氣盆地的構造—熱背景及其相應的油氣資源潛力,並依其温壓條件對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進行了預測,指出穩定帶的分佈及其厚度。 [3]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汪集暘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已發表論文100餘篇,撰寫專著6部,其主要論著有《中低温對流型地熱系統》《Geothermics in China》《神奇的地熱》《地熱利用技術》《地熱學及其應用》等。 [1]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06年7月
“地下水資源與環境2006”國際學術研討會 [10] 
北京
2008年9月
第13屆岡瓦納國際學術大會 [23] 
2010年
首屆中國能源高層論壇 [1] 

2015年4月
2015世界地熱大會(World Geothermal Congress 2015) [7] 
2016年10月
中國水利學會年會 [8] 
2020年11月
第18屆地質災害與減災國際研討會暨第4屆谷德振講座 [16] 
  • 承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2005年
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聯合開發利用 [1] 
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諮詢項目
2020年
長三角地區地熱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研究 [1] 
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項目
  • 科研獎勵
據202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汪集暘已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學及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等獎項。 [1] 

汪集暘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2001年,汪集暘在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考察地下水 2001年,汪集暘在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考察地下水
據202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汪集暘已培養博士、博士後40餘人,其中兩名博士生獲得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他的學生中不少已成為中國國內外地熱和水文地質學界的中堅骨幹 [1]  ,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實驗副研究員李義曼 [11-12]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員孔彥龍 [19-20]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天明 [13-14] 蔡春芳等都是他的學生。 [21-22] 

汪集暘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 [1] 
1993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 [1] 
中國科學院
199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6] 
1996年
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4] 

2001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 
2003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1] 
2004年
全國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1] 

2004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 [1] 
中國科學院
2006年
2016年
劉光文科技成就獎 [1] 

汪集暘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1年—1995年
國際熱流委員會(IHFC)委員 [1] 
1989年—2001年
國際地熱協會(IGA)主席團成員 [1] 
2006年
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 [24] 
2009年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名譽主任 [18] 
2014年
中國地質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 [17]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戰略委員會委員 [15] 

國家地熱能中心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1] 

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委員 [1] 

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岩溶研究中心(IRCK)理事會理事 [1]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 [1]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熱與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1]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1] 

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1]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資源與能源學部副主任 [2] 

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常委及副主任 [3] 

中國礦業聯合會地熱開發管理專業委員會總顧問 [3] 

汪集暘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汪集暘(左1)回訪母校震澤中學 汪集暘(左1)回訪母校震澤中學
汪集暘的母親是上海浦東人,從蘇州女子師範畢業後曾在吳江縣嚴墓鎮國民中心小學教書。汪集暘的父親是江蘇吳江人(今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杭州兩浙鹽務管理局。抗日戰爭爆發後汪集暘全家遷往昆明,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才又回到老家吳江。1949年中國解放後,汪集暘的父親在浙江省衞生廳工作,全家又從吳江遷往杭州。 [25] 
  • 婚姻家庭
汪集暘的妻子是熊亮萍。 [26] 

汪集暘人物評價

汪集暘(左3)回訪母校震澤中學 汪集暘(左3)回訪母校震澤中學
“汪集暘在水資源領域特別是同位素水文學研究方向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評) [9] 
“汪集暘為中國水文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劉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評) [9] 
“汪集暘在大地熱流、深部地熱、地熱資源以及油田—礦山地熱等方面作出了系統突出貢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評) [5] 

汪集暘人物影響

  • 造福家鄉
2019年4月,汪集暘捐出自己一年的工資,成立銅羅小學汪集暘科技教育獎學金,用於獎勵在科技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銅小學子。截至2022年5月,汪集暘夫婦已累計為銅羅小學捐款達200餘萬元。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