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為霖

鎖定
汪為霖(1763—1822),字傅三,號春田,江蘇如皋(今江蘇如東)人。以貢生捐納郎中,由刑部湖廣司郎中,仕至山東兗州知府,護理兗沂曹濟道。清中期傑出的詩人、書畫家兼園林藝術家,詩學成就尤其突出,著有《小山泉閣詩存》八卷,袁枚趙翼蔣士銓等大家對其詩歌評價甚高。
本    名
汪為霖
傅三
春田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江蘇省如皋縣
出生日期
1763年
逝世日期
1822年
主要作品
《小山泉閣詩存》八卷

汪為霖人物生平

汪為霖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九月初七日,為汪之珩副室劉氏夫人所生。清豐利場人。身經乾嘉道三朝,宦轍京粵魯三地,捐郎中,授知府,擢道員,敭歷垂三十年,勤政惠民,居官有聲。傳入《鎮安府志》、《兗州府志》、《濟南府志》、《如皋縣誌》、《豐利鎮志》。
汪天資穎悟。幼貪玩,“釣魚彈雀兒時樂”,然讀書甚刻苦,“當年絳帳侍忘疲”,十二齡,受讀於父執舅友徐錫爵師,即解賦詩。及長,“才氣高亮,又承先尊公令緒,藏書十餘萬卷,盡歸腹笥。”
“少年意志麤,冀得印系肘”。乾隆四十四年(1779),汪為霖年十七,與同鄉好友徐沂遊京師,由貢生援川運例候銓部曹,十二月選得刑部湖廣司郎中。汪為霖自此躋身仕途。成親後,挈眷居北京宣武門外繩匠衚衕。然為官不久,《西齋集》案發,驚動乾隆皇帝,遂遭牽連。因在汪家搜尋一無所獲,乾隆於是傳諭:汪之珩“今身已故,姑免深究”。汪為霖“伊處如並未存留此書,或知其語涉悖妄,業經銷燬,朕亦不加治罪”。由是逃過文字獄一劫。
乾隆五十二年(1787)木蘭秋獮,汪為霖奉旨,與韓崶快馬聯繮,穹廬接席,扈蹕灤陽。閲射布靶,汪隨駕射箭,連中兩枝。乾隆大喜,賞戴花翎。王文成贈詩有“羽衞千官聽箭聲”之句。一時異數殊榮,交相傾羨,傳為佳話,寫進袁枚《隨園詩話》和錢泳《履園叢話》。
乾隆五十四年(1789),汪為霖京秩俸滿,授思恩府知府。思恩府地居極邊, “銜恩敢憚蠻荒遠,奉母終愁氣候偏”。汪“事重慈以孝聞”,從京師一路扶輿護送兩位母親大人回到了老家豐利文園,方抵任。他廉明率屬,勵精圖治。政簡刑清,遐邇胥安。“案無積牘,座有蘭交。”
乾隆五十六年(1791),汪為霖奉命調守。五月,赴桂林省寓交卸思恩篆務。六月,自桂林登舟,移官鎮安。時值盛暑,“火雲燒日汗如漿,八口妻孥一葉航。”下車伊始,會郡大旱。田地龜裂,稻黍枯萎。他聞説郡西南馬鞍山有龍神廟甚靈驗,遂率隨員一行拾級而登,虔心祈禱。祭畢下山,雷雨頓作。當地百姓皆以為太守誠意所感。社日擇吉,汪為霖拆亭奠基,重建龍神廟三楹。每逢朔望,必親詣拈香。鎮安郡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百多年來,“太守祈雨”民間流傳於今。
鎮安,古之西南邊陲名郡,文風頗盛。汪為霖期許“振文教育人才,尤邊徼之急務也。”秀陽書院,府屬八邑士人肄業之所。歲月滄桑,風雨剝蝕,至汪為霖來守是邦已破敗不堪。五十九年(1794),汪不煩民力,首捐百金,鳩工庀材,拓地重建。半年後竣工。書院重建後,遠近諸生、舉子紛紛慕名來此,“觀書論詩,款洽終日不倦”。汪政務之餘,常至書院授課,勖勉年輕學子。該書院自創立至清末廢科舉,有秀才數百人,舉人十多人,進士兩人。
光緒十六年(1890),後任知府羊復禮立祠於書院,建祀王陽明公,汪為霖與商盤、趙翼等一併祔祀其內。十七年(1891),光緒皇帝親書“教衍巖疆”匾額,懸於書院大門之上。
牧守鎮安期間,汪為霖與三位高密派詩友及眾多門生弟子,形成乾嘉時期桂西地區頗具規模、影響的詩人羣落。他還與神慕已久的性靈派主將、“乾隆三大家”之首的袁枚魚雁傳書,唱和不絕。
嘉慶元年(1796),汪為霖升廣西桂平梧鬱道,兼管通省鹽法事。時雲貴山區寨匪猖獗,糾眾屯聚,焚掠淫殺。新任兩廣總督覺羅·吉慶以汪為霖久歷邊境,親平農福聯之亂有功,奏留輔佐督帥襄理西隆州軍務。 走馬赴任,即得密報,有匪潛寨煽動起事。汪為霖單騎馳往,邏獲十二人,立馬斬之。麾下部屬以“擅殺”為虞,汪笑道:“所獲之俘,蹤跡詭譎,形貌兇悍,恐弗及誅耳。”後訊證實,這十二人果是先至圖謀內應者。眾乃悦服,德威大著。嘉慶二年(1797)十二月,苗釁戡平。汪屢建奇勳,卻因前守思恩失察,屬吏買補倉谷遲延,議敍降級留任。
嘉慶七年(1802)十二月,阮福映滅安南,臣服請封。八年(1803)六月,清廷賜封越南王。汪為霖旋奉督撫委命,護送安南阮藩進京覲見。汪不辱使命,金鑾寶殿,奏對稱旨,賞緞二疋。後由京返粵,舟車勞頓,病於湖南道中。八月,乞假獲准,回籍養痾。
嘉慶十三年(1808)正月,汪為霖應朝廷之召復出,補山東兗州知府。緝匪捕盜,推行保甲,疏浚泉源,蓄湖利田。以勤惠著聞。五月,擢山東鹽兑督糧道。六月,抵省與前任好友孫星衍交替督運。時漕務叢脞,丁户疲累。懲勸得宜,積弊盡除。督視德州儲倉,發現積穀受潮,黴變在即。汪為霖以新易舊,既濟民乏急,又確保倉儲充盈無虧,前任官員並獲免吏議。九月,汪復署兗沂曹濟道,孫星衍接篆回任督糧道。頃接老母卧病家書,汪去意已決。
嘉慶十四年(1809)春,汪為霖解組去任。吏民塞道,攀轅脱靴。孫星衍賦詩四首,為之送行。汪自山東乞養回到故里,徜徉林下十四年,遊跡所至遠或數百里,而皆以文園為菟裘。家祚不幸,汪為霖晚年喪子殤女,不在愁中即病中。
道光二年(1822)三月,錢泳繞道豐利訪文園,汪年六十,鬚髮皓然矣。是年冬,過繼族弟汪為沾長子承鏞(號曉堂)為令嗣,遂與世長辭。 [1] 

汪為霖親屬成員

其玄祖自安徽歙縣遷來豐利,以業鹽起家,遂成一邑首富。汪4歲時,父遽然病逝。時生母劉氏28歲,守節事姑,躬親撫子。嫡母黃氏五十有一,視為霖如己出,百般呵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