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德昌

(中國台灣職業高爾夫球手)

鎖定
汪德昌(wang_dechang,1962年8月9日--) 中國台北
嗜好:釣魚、唱歌 轉入職業:1985年 海峽杯參賽記錄:10次
現與上海銀濤·曲擁高爾夫合力創辦汪德昌高爾夫學院
沒有高球世家的背景,汪德昌可以説是自學出身而成功例子,他曾經為了把球練到合乎自己要求的落點和距離,每天打上八百多個球,他精準的鐵桿及推杆技巧,正是這一個時期苦練的結果。
中文名
汪德昌
外文名
Wang dechang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台北
出生日期
1962年8月9日
身    高
177 cm
體    重
64 kg
運動項目
高爾夫
職    業
高爾夫選手

汪德昌早年經歷

在高爾夫界,汪德昌算得上一個傳奇人物。他18歲開始迷戀高爾夫,卻因為服兵役耽誤了兩年。由於沒有教練,他勤學苦練近乎瘋狂。他曾為把球練到合乎要求,每天狂打800多個球。他精準的鐵桿及推杆技巧,正是那個階段苦練的結果。當汪德昌發現自己已離不開高爾夫後,他參加了職業考試,並於24歲成為職業球員。“我沒有教練,家裏也沒有親戚打球,我打出來全靠自己。”

汪德昌職業生涯

2006文萊公開賽汪德昌奪冠
文萊公開賽汪德昌奪冠 文萊公開賽汪德昌奪冠 [2]
2006年8月27日,在文萊斯里巴加灣市舉行的總獎金三十萬美元的文萊公開賽落幕,中國台北選手汪德昌力克對手,喜登冠軍寶座。汪徳昌與澳大利亞選手大衞·格里森以相同的總成績負16杆,總杆268杆在帝國酒店及鄉村俱樂部結束四輪比賽,進入延長賽,並以沉着冷靜的老將風範在標準桿四杆的第18洞,即延長賽的第二洞一舉擊敗錯失了一個五英尺推杆的格里森。此番獲勝,使汪德昌不僅拿到47,550美元的冠軍獎金,更將自己在亞洲巡迴賽UBS獎金排名榜上的位置提升至第七。印度選手剛傑與美籍韓裔俊才安東尼·康以及菲律賓小將帕工桑同時並列第三名。 [2] 
2012年台灣PGA錦標賽收杆 老將汪德昌奪冠
2012年台灣PGA錦標賽 汪德昌奪冠 2012年台灣PGA錦標賽 汪德昌奪冠 [1]
2012年8月3日,總獎金新台幣四百萬元的2012 台灣PGA高爾夫錦標賽在台南南寶高爾夫鄉村俱樂部進行最後一回合決賽,即將年滿五十歲的汪德昌以領先之姿持續沉穩出擊,打出低於標準桿兩杆的70杆,以三輪(因颱風取消第三輪)總杆低於標準桿十杆的206杆,以四杆之多的勝差,贏得冠軍及獎金新台幣七十萬元。這是他首次拿下台灣PGA錦標賽冠軍,也是他2012年在台巡賽繼首站科技杯公開賽後的第二冠,更是他職業生涯的第廿八冠。 [1] 

汪德昌生涯數據

輝煌戰績
聯盟杯冠軍記錄:
2002年 成都牧馬山高爾夫山莊精英賽
2001年 北京精英賽
2002年 中信汕頭精英賽 第3名
其他成績:
2000年 天馬公開賽  第3名
彰化公開賽   第5名
三商名人賽 第7名
1990年 747杯公開賽冠軍
1991年 三商名人賽冠軍
1992年 菲律賓公開賽冠軍
1994年 韓國寶礦力公開賽冠軍
1995年 百樂門公開賽冠軍
中國台北巡迴賽總冠軍
1997年 大溪公開賽冠軍
桃園公開賽冠軍
中國台北巡迴賽總冠軍
1998年 第一屆顧華比洞賽--男子組冠軍
北海公開賽冠軍
老爺公開賽冠軍
中國台北巡迴賽總冠軍
1999年 緬甸公開賽冠軍
一桿進洞記錄:1次 [3] 

汪德昌人物評價

在1995、1997、1998年成為台灣巡迴賽冠軍後,汪德昌就放棄“台巡賽”,改打“日巡賽”。再以後,他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亞巡賽”、“歐巡賽”等國際比賽上。
汪德昌30多歲才成名,可謂大器晚成。他説:“大器可以早成,也可晚成。起步晚是大器晚成的一個特點,對起步晚的人來説,應有一種鑽研精神和刻苦精神。我是自學成才的,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我大量閲讀了關於高爾夫球的資料。我當初的訓練量也很大,在練習場上每天要打近千個球。”
經過勤奮鑽研,汪德昌對高爾夫杆的應用很有研究。他説:“木杆的意義在於距離,鐵桿的意義在於落點。鐵桿十分重要,上果嶺要靠鐵桿;要打“鳥”,更需要鐵桿用得好。鐵桿的要領是:杆上到頂點時,杆面要向外,擊球時杆面要與球垂直,擊在球四分之三的位置。要做到這一點,擊球一剎那,眼睛要緊盯杆面與球的撞擊。”
這些研究使汪德昌的擊球技巧近乎完美。他最近一次國際大賽的勝利是奪取文萊公開賽冠軍。在那場比賽中,他精準的鐵桿和推杆幾乎令人窒息。
汪德昌給人的另一個印象是打球很放鬆。別人打得再好,他也不會緊張。在昨天的比賽上,他雖然發揮失誤,但神情淡定,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經過兩輪比賽,汪德昌以137杆暫列“美的”精英賽總成績第2名。許多職業選手都認為,汪德昌經驗豐富、心態好,是奪冠大熱門。
參考資料